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夏商两代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商朝王位继承先由兄终弟及,后向嫡长子继承制转变。周人最初是立子以贤,如文王以武王发为储君;在克商以后向立嫡以长转变,如成王的继位与即政。这些转变有助于
A.政治统治稳定有序B.王位世袭制的形成
C.维护君主专制制度D.儒学的齐家平天下
2 . 《史记·夏本纪》写道:“益(禹晚年培养的接班人)让帝(位)禹之子启。”《战国策·燕策一》记载:“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同一件事有两种不同记述说明
A.宗法制度早在夏朝就遭破坏B.标志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C.前后两种史料记载都有道理D.对启取得最高统治权都认同
3 . 有学者指出,相比于夏朝多人称王的局而,商朝除了最高首领称王之外,也存在部族首领称王的情况,但这种情况仅限于商王朝无法控制的边远地区。该学者强调的是商朝
A.建立系统的国家治理机制B.国王的统治权威得到加强
C.国王的天下共主地位确立D.边疆的管理秩序趋向混乱
2021-01-16更新 | 181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4 . 商代的统治者在封赏贵族时,往往会冠以相应名号。例如,血缘相近而辈分低者称为“子”;辈分高或年长者称为“公”“伯”;负责边境地区警戒安全任务者称为“侯”“卫”;在畿内主要负责垦殖者称为“男”“甸(田)”。这说明商代
A.宗法分封制形成B.贵族爵位等级萌芽
C.统治秩序尚未稳固D.神权色彩比较浓厚
2020-10-10更新 | 263次组卷 | 28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哈师大附中2021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商朝建立后把天命作为统治的重要依据,并认为天命永固,不可剥夺。周人灭商号称是恭行天之罚,并宣扬是获取天命的依据。周人的做法
A.揭示了古代社会兴衰规律B.协调了统治阶级内部关系
C.反映了社会生产发展要求D.影响了后世王朝执政思想
2020-06-08更新 | 872次组卷 | 19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铁人、鸡西一中、鹤岗一中三校2021届高三12月联考历史试题
6 . 夏启决定讨伐有扈氏之前,召集了“六卿”会议;商王盘庚决定迁都时,曾分别召集大臣会议和民众会议,对他们“敷心腹肾肠”,说明迁都的必要性和正确性。这些反映了夏商时期(  )
A.出现民主决策方式B.王权受到一定制约
C.“家天下”格局形成D.地方诸侯实力强大
7 . 商人祭祖对象广泛,从高祖到先公先王、先妣,从直系到旁系再到异族功臣,虽然有亲疏远近之别,祭祀用品也有简单与隆重之分,但他们都受到商人的祭祀。这说明商代
A.女性地位提高成为重要受祭对象
B.已经正式形成了宗法制和分封制
C.是传统文化体系形成的重要时期
D.注重借助人伦秩序维护专制皇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8 . 据学者考订,商朝产生了17代30位王,多为兄终弟及;而西周产生了11代12位王。这反映出
A.禅让制度的长期影响B.王位继承方式的变化
C.君主寿命的时代差异D.血缘纽带关系的弱化
2019-06-08更新 | 15471次组卷 | 167卷引用:黑龙江省绥化市哈师大青冈实验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夏代最初几个君主不称王,而称为“后”(意思是生育,亦有祖先之意)。直到少康(夏朝第六世君主)才明确称“王”(意为天地人的主宰)。这一变化源于
A.宗法观念影响消退
B.中央集权制度强化
C.君主权威显著增强
D.官僚体制逐渐完善
10 . 据《史记》记载,商汤见野外有人捕猎鸟兽,张设的罗网四面密实,认为这样便将鸟兽杀绝了,“乃去其三面”,因此获得诸侯的拥护,最终推翻夏桀,创立商朝,这一记载意在说明
A.商汤成功缘于他的仁德之心B.捕猎是夏商时主要经济活动
C.商朝已经注重生态环境保护D.资源争夺是夏商更替的主因
2018-06-09更新 | 13229次组卷 | 142卷引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海林市朝鲜族中2019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