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宗法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0 道试题
1 . 周宣王十二年,鲁武公携长子姬括与少子姬戏至镐京朝觐周王。宣王仅因偏爱姬戏,便一意孤行扶持姬戏登鲁公君位,是为鲁懿公。懿公九年,姬括之子伯御攻杀懿公自立。这样,鲁国发生了长达20年的公室内乱,材料反映出
A.分封制度走向瓦解B.王室衰微已成大势
C.诸侯争霸战争不断D.宗法制度遭到破坏
2 . 秦汉以后,嫡长子继承原则被运用到皇位继承和一般地主家产分配之中,但没有西周宗法制严格:在东汉豪族地主的田庄内,庄主“振赡穷乏,务施九族,自亲者始”,对同宗贫困而死者则纠合宗人合族收葬:魏晋南北朝时期,门阀士族垄断政权,“谱学”大兴。这反映了
A.家国同构是古代政治结构的首要特征
B.宗法制度本质就是家族制度的政治化
C.宗法宗族观念在古代社会的影响深远
D.宗法伦理道德维系封建社会长治久安
2022·江西·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明清以来,民间修谱之风颇为盛行,甚至出现专门替人伪造家谱的“谱匠”。不少家谱为“光宗耀族”,往往攀附帝王、名臣作为自己的先祖。这类行为
A.意在维护门阀等级制度B.冲击了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念
C.表明门第观念根深蒂固D.是传承家风敬宗睦族的需要
2022-04-09更新 | 523次组卷 | 11卷引用:宁夏银川市第二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春秋时期,“姓”代表大宗,而“氏”则指小宗。到了战国末年,人们逐渐将姓氏结合在一起使用,表示一个人的出身。这一变化反映了(   
A.宗法制度的瓦解B.小农经济的发展
C.血缘纽带的割裂D.贵族政治的异变
5 . 论及周王朝的统治模式,有学者指出,周王是家族中嫡长子一脉的首领,代表整个家族祭祀上天;诸侯国君主的排序反映了他们与周王嫡长子一脉的亲疏关系。下列选项中,对这一“统治模式”解读正确的是
①神权与王权结合
②中央对地方实行垂直管理
③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
④标志着中国开始迈入早期国家起源的历史阶段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1-12更新 | 6274次组卷 | 43卷引用:宁夏银川市贺兰县景博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每当白鹿原上发生大事件,族长白嘉轩都会召集原上所有的成年男子到宗祠议事,有权对触犯族规者进行责骂、鞭笞甚至驱逐出原。电视剧《白鹿原》的这些剧情,主要反映了
A.分封制的影响B.宗法制的影响C.礼乐制的影响D.郡县制的影响
2022-02-11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吴忠市吴忠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7 . 古代建筑作为承载人类文明的物质载体,是古代政治、经济、社会习俗等方面的反映。我国北方四合院一般依东西向的胡同而坐北朝南,基本布局是分居四面的北房、南房和东、西厢房,四周再围以高墙形成四合,开一个门。依照古代宗法礼仪观念长辈应居住在
A.西厢房B.东厢房C.南向北房D.北向南房
2021-12-28更新 | 184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银川市贺兰县景博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西周初期,在商代宗族制度基础上,统治阶级内部确立了“立子以贵不以长”“立嫡以长不以贤”的两条原则。其意在
A.消除商朝政治的影响B.确保周王室王权至上
C.消除周王室内部矛盾D.维护统治秩序的稳定
2021-12-11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银川市贺兰县景博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有学者在评论我国古代某一政治制度时指出,它对于减少政治继承中的冲突、维护君主专制制度的稳定有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也符合儒家思想的家族本位观念和最低政治目标。该政治制度是
A.嫡长子继承制B.中央集权制度
C.王位世袭制D.宗法分封制
10 . 学术界对殷商时期继承制度总结归纳为一类:即“弟及为主”、“子继与弟及并用”、"子继为主”。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A.血缘分封尚未形成B.兄终弟及现象普遍
C.嫡子继承或已存在D.王权神权相结合
2021-12-02更新 | 461次组卷 | 6卷引用:宁夏石嘴山市平罗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