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宗法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3 道试题
1 . 《史记》载:“(鲁)武公九年春,武公与长子括,少子戏,西朝周宣王。宣王爱戏,欲立戏为鲁太子。”虽有大臣劝阻,但“宣王弗听,卒立戏为鲁太子。”周宣王此举
A.加强了君主专制权力B.破坏了宗法政治体系
C.维护了统治集团稳定D.弥补了分封制的缺陷
2 . 1933年编的《龙山姚氏宗谱》族规第二条:“正月初一,后辈要先向同房长辈拜年祝福,日常膳食先请长辈上座;长辈体衰行走不便,后辈要先奉馔食其榻前请食。长辈所嘱言事,后辈要听从,并不许对长辈有非礼之举。”该条族规表明(     
A.儒学统治地位稳固B.封建糟粕根深蒂固
C.宗法观念影响深D.民间文化成为主流
2020-11-04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丽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下图是一张拍摄于清末和21世纪的中国家庭聚餐照。它反映了中国已经延续了数千年的“团圆饭”情结。这种情结与下列哪一制度有关(     
A.禅让制B.宗法制C.分封制D.郡县制
2020-11-01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保山第九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试历史试题
4 . “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焉,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疑生争,争生乱,是故诸侯失位则天下乱,大夫无等则朝廷乱。”这表明西周继承制的目的是
A.确立嫡长子的地位B.强化中央集权制度
C.稳定贵族统治秩序D.保证贵族血统纯正
5 . 战国以前,“百姓”是对贵族的总称;战国以后,“百姓”成为民众的通称。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
A.分封制的瓦解B.井田制的推行
C.宗法制的衰落D.百家争鸣出现
2020-10-24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玉溪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古代中国早期国家治理中强调“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的传统。这种传统的制度根源是
A.分封制B.礼乐制C.宗法制D.皇帝制
2020-10-23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第二次双基检测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7 . 祠堂主要供奉祖先的神主排位,对祖先的崇拜,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心理的一个重要特征,祭祀祖先是最重要、最严肃、最重的礼制,“礼有五论,莫重于祭”。这一现象主要源于
A.分封制B.宗法制C.王位世袭制D.礼乐制
2020-10-14更新 | 330次组卷 | 27卷引用:云南省大理州民族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周代宗法分封制,打破了远古以来方国之间政治相互独立的格局,以周王室为中心,联结许多有亲缘关系的诸侯国,形成在统一版图之内的强大统治机体。据此可知,周代分封
A.出现了君主专权的局面B.有助于亲缘关系的形成
C.建立起国家政治新秩序D.产生了中央集权新体制
2020-10-09更新 | 343次组卷 | 19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寻甸县民族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在中国传统社会,祖宗崇拜、血缘亲情、伦理道德及由此衍生的心理上的从属感,成为专制王权操纵社会的工具,也是臣民文化的起点。材料反映了
A.家庭伦理是中国传统社会的核心准则
B.君主专制是宗法向政治延伸的必然结果
C.传统政治文化强化了王权的秩序认同
D.等级秩序是专制王权不断强化的奠基石
2020-10-01更新 | 4140次组卷 | 18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师大附中2021届高三适应性月考(二)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10 . 商代统治者事事必同鬼神,以至于每事必占卜,而周代统治者更加重视现实社会中的人伦礼乐制度和人的主宰性。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西周
A.确立君舟民水观念B.神权迷信思想衰微
C.推行等级分封制度D.建立宗法血缘秩序
2020-09-08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师大附中2021届高三适应性月考(一)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