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宗法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3 道试题
1 . 西周文献和金文中频繁提到了“孝”,主要含义有两重:一是对祖先的尊崇与祀奉,二是对生身父母的孝养。相关记载以前者为主,后者甚少。这反映了当时
A.儒家伦理逐渐形成B.宗族是主要社会单位
C.血缘关系日趋淡化D.文字系统的发展完善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吕思勉指出古代中国封建有四次反动:第一次是项羽复辟六国贵族的封建;第二次是刘邦封建同姓和异姓王;第三次是晋武帝封建司马氏宗室;第四次是朱元璋封建他二十几个儿子为藩王。出现这种现象是
A.分封制日益发展完善B.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强化
C.宗法制的影响D.利用宗室是强化皇权的主要手段
2021-04-27更新 | 472次组卷 | 80卷引用:云南民族大学附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左传恒公二年》载:“国家之立也,本大而末小,是以能固,故天下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这段记载反映出
A.重本抑末观念的萌芽B.宗法制度利于国家稳定
C.中央集权制度的创建D.“士”阶层的开始出现
4 . 我们国家进行人口普查时会统计“籍贯”。籍贯通常指的是祖父及以上父系祖先的长久居住地或曾祖父及以上父系祖先的出生地,从母系的相对较少。“籍贯”传统源于
A.宗法制B.法家思想C.分封制D.神权观念
5 . 西周时期,周天子规定诸侯国必须贯彻分封中的强本弱末原则,实行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制,爵位谥号不得“违制”,要求诸侯必须定期朝聘天子。这些规定旨在
A.推动宗法制与分封制的融合B.加强对地方的垂直管理
C.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D.维护周天子的统治权威
6 . 学者徐增阳说:“在农民的心目中,理想的国家政治关系成了家族关系的自然放大,官吏被称为‘父母官’,理想的皇帝就是‘爱民如子’的慈父。”这主要体现了传统中国(     
A.家族血缘关系B.中央集权意识
C.家国同构观念D.安土重迁理念
2021-02-28更新 | 913次组卷 | 96卷引用: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下图是某位学生整理的西周制度史。据史实判断,①②处应填入的是
A.内外服制、小农经济B.内外服制、井田制
C.分封制、井田制D.分封制、小农经济
2021-02-05更新 | 448次组卷 | 23卷引用:云南省文山州文山景尚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9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西周实行以嫡长子继承为核心的宗法制度,而宋国始终将“父死子继,兄终弟及”奉为天下通义。如宋丁公死后,儿子宋滑公即位;宋滑公死后,弟弟宋炀公即位。出现这一现象是由于

A.传贤优于传子B.宗法制度瓦解
C.王室逐渐衰微D.殷人旧俗影响
2021-01-24更新 | 1869次组卷 | 19卷引用: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茚旺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位于浙江省浦江县的“郑氏义门”,自南宋开始,历宋、元、明三朝,十五世同居共食达三百余年,鼎盛时有3000多人同吃一锅饭。其孝义家风多次受到朝廷旌表,明太祖朱元璋曾亲赐“江南第一家”。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源是
A.封建国家的倡导B.分封制的产物C.君主专制的需要D.宗法制的影响
2021-01-14更新 | 231次组卷 | 24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黄冈实验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据表可知,春秋战国时期
言论出处
(商贾)倍道兼行,夜以继日,千里而不远。《管子》
百姓不聊生,族类离散,流亡为臣妾,满海内矣。《战国策》
六国之时,贤才之臣,入楚楚重,出齐齐轻,为赵赵完,畔魏魏丧。东汉王充《论衡》

A.封建生产关系开始出现B.奴隶制商品经济日益壮大
C.部族血缘关系逐步瓦解D.封建士大夫阶层迅速崛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