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宗法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6 道试题
1 . 《吕氏春秋》载:“纣之同母三人,其长曰微子启,其次曰仲衍,其次曰受德。受德乃纣也,甚少矣。纣母生微子启与仲衍,尚为妾,已而为妻而生纣。纣之母欲置微子启以为太子而争之,(王)曰:‘有妻之子,而不可置妾之子。故纣为后(王)。”上述材料最能说明
A.商纣为王不符合当时的制度规定
B.商纣因得到大臣的支持得以继位
C.商王对于王位继承的发言权很少
D.商朝末期嫡长子继承制已经确立
2017-10-02更新 | 183次组卷 | 31卷引用:云南省玉溪市华宁县一中2017-2018学年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著名史学家张荫麟等著《中国史纲》认为“周代社会组织可以说是中国社会的基础”,此处的“社会组织”应该是
A.分封制
B.礼乐制度
C.宗法制
D.世袭制
3 . 周代王位继承制度一改“兄终弟及”为“父死子继”,然,王的儿子有嫡、庶之分,嫡子有长、幼之别,于是又规定“立子以贵不以长”、“立嫡以长不以贤”等。该制度的核心标准是
A.年龄长幼B.贤良优次C.出生贵贱D.血缘亲疏
2017-08-28更新 | 448次组卷 | 24卷引用:云南省玉溪市玉溪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2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夏、商、周时期的国王制度,是中国古代一种特殊的政体,既非贵族民主政体,也非君主专制政体,而是一种宗法贵族君主政体。这一国家制度形式既有别于古代西方希腊、罗马的奴隶主民主制,又有别于皇帝制度创立以后的专制集权政体。”对文中“宗法贵族君主政体”的准确理解应为
A.宗法原则下的分封制
B.带有宗法色彩的君主专制
C.具有严格等级的世袭制
D.受到贵族权力限制的王权制
5 . 殷人祭祀祖先的主要目的是希望通过取悦先王先公等获得庇护,与此相比,周人有明显不同:“夫圣王之制祀也,法施于民则祀之,以死勤事则祀之,以劳定国则祀之,能御大灾则祀之,能捍大患则祀之。”商周祀祖制度的演变
A.反映出上古时期帝王创立祀祖制度旨在社会教化
B.表明商周等早期政权日益重视以神权维护世俗权
C.显示出早期宗法文化中越来越多的人文理性因素
D.推动了战国时期崇尚君主集权的法家思想的诞生
2017-08-04更新 | 1948次组卷 | 34卷引用:云南省普洱市景东彝族自治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6 . 台湾学者柏杨在《中国人史纲》中说:“最重要的问题是权力的继承,……父亲遗留下的财产,每一个儿子都有一份。但父亲遗留下来的如果是一个不能均分的宝座,或是一个不能均分的世袭爵位,只能由一个儿子继承时,问题就发生了。必须有适当的方法解决,才可以保持国家和家族的完整。”西周时“适当的方法”应该是指
A.禅让制B.嫡长子继承制C.王位世袭制D.礼乐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清人全祖望说:“宗祠之礼,则所以维四世之服之穷,五世之姓之杀,六世之属之竭,昭穆虽远,犹不至视若路人者,宗祠之力也。”这说明宗法制旨在
A.强化专制集权
B.巩固宗族团结
C.稳定统治秩序
D.维护社会和谐
2017-06-03更新 | 366次组卷 | 23卷引用:云南省大理市下关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8 . 西周时期两种重要的政治制度之间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①两者互为表里,相辅相成
②都形成了森严的等级制度
③宗法制在政治方面的体现是分封制
④宗法制是奴隶社会的经济基础,分封制是属于上层建筑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9 . 《吕氏春秋》中记载:“诸侯失位,则天下乱;大夫无等,则朝廷乱;妻妾不分,则家室乱;嫡庶无别,则宗族乱。”为解决以上问题,当时规定的制度是
A.嫡长子继承制
B.按年龄继承制
C.按军功继承制
D.按遗嘱继承制
10 . 中国古代的姓氏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其中最早的一批姓氏包括姬、姜、赢、姒、妊、妘、娮、姚等。这些姓氏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封建礼制对女性的压迫B.受西周宗法制的影响
C.政治上分封制的实施D.血缘关系最初以母系来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