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宗法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22 道试题
1 . 明《帝京景物略》载:“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粲粲然满道也。拜者、酹(lèi)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chǔ)锭次,以纸钱置坟头。”与该材料中的习俗相关的制度是
A.分封制B.郡县制C.行省制D.宗法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甲骨文字“宰”,是专门负责王室贵族的饮食、车服等的杂役。西周时期“宰”地位不断提高,逐步成为百官之长,例如周公曾任大宰。这一变化反映
A.君主专制呈现加强趋势B.家和国具有共通性
C.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D.礼乐制度彻底崩坏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3 . 清代,纂修宗谱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行为,每部宗谱均有族规、家训,其内容主要包括血缘伦理、持家立业、报效国家等。这表明,宗谱的纂修
A.反映了科举制度的导向作用B.体现了儒家思想观念
C.维持了士族家庭的血统纯正D.确立了四民社会结构
2020-07-08更新 | 13852次组卷 | 97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赣县第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奥赛班)上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题
4 .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封建制赖以存在的宗法制日渐败坏,再依靠封建制重建国家的企图,就难以实现了。随着世代的交替,亲族间维持忠诚的纽带日益松弛,诸侯与周室之间的距离越拉越大。据此可知
A.王位世袭淡化了家天下色彩B.宗法制导致血缘纽带日益松弛
C.新制度需要突破宗族性规制D.分封制建立不具有历史必然性
5 . 明清时期,世家大族家法族规中多有教导族众生活态度及治家处世的规定,如忠君国、孝父母、敬师长、息争讼、戒赌博、诘盗贼等。这表明
A.民间力量干预国家统治B.儒家伦理占据主导地位
C.宗族观念利于社会治理D.社会活动依赖血缘关系
2020-07-03更新 | 495次组卷 | 16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6 . 周代已形成严格的宗庙祭祀制度。在《诗经》中,祭祀祖先的诗歌最多,而在祭祀祖先的诗歌中,又以祭祀文王、武王的诗歌为多。这表明
A.嫡系血统关系受到重视B.分封制更注重王室贵族
C.中央集权制度得以强化D.王位继承制度已臻完善
2020-07-02更新 | 716次组卷 | 15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广丰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周太王(文王祖父)舍长子太伯而立少子季历,文王舍长子伯邑考而立次子姬发;武王生前欲传位周公,因周公辞让加之管叔、蔡叔(皆武王弟)等人反对,不得已而立孺子诵(是为成王)。这说明当时
A.分封制度需进一步完善B.王位继承制度尚未成熟
C.贤能成为选择继承人的主要标准D.兄终弟及继承方式退出历史舞台
2020-06-19更新 | 990次组卷 | 16卷引用:四川省雅安市雅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9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样,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后。”从上述中国人重视姓氏这一现象中可以看出
A.家族宗法观念浓厚B.男尊女卑思想严重
C.个人名利色彩鲜明D.聚族而居根深蒂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西周的国家制度和政府机构较之商代不断完善,主要表现在君统宗法化、王权专制化、封国宗亲化。下列叙述可印证“君统宗法化”的是
A.“封建亲戚,以藩屏周”B.“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C.“文王孙子,本支百世”D.“王后无嫡,则择立长”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