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王位世袭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 道试题
1 . 从夏禹到夏桀,共传14代、17王,用岁471年。从商汤到商纣,共传17代、31王,用岁496年。材料主要说明夏商实行(  )
A.封邦建国B.王权至上C.王位世袭制D.宗法制
2020-12-05更新 | 199次组卷 | 27卷引用:人教版高一(江苏)历史必修1课后同步练习卷:第1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2 . 关于启的继位,古书中有不同记载。《战国策》记载:“启与支党攻益(禹晚年培养的接班人),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汉代《史记》写道“益让帝禹之子启。”由此可见
A.历史叙述具有主观性
B.离事件更近的《战国策》更接近真相
C.历史真相无法考证
D.作为正史的《史记》观点更可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3 . 据学者考订,商朝产生了17代30位王,多为兄终弟及;而西周产生了11代12位王。这反映出
A.禅让制度的长期影响B.王位继承方式的变化
C.君主寿命的时代差异D.血缘纽带关系的弱化
2019-06-08更新 | 15463次组卷 | 167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邗江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4 . 据《礼记·礼运》记载,在“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的“大同”社会之后,社会进入“小康”之世,其基本特点是“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这表明“小康”之世
A.具有浓厚血缘色彩
B.是历史倒退的体现
C.开始出现分封制
D.阶级矛盾变尖锐
2019-05-09更新 | 484次组卷 | 2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启东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5 . 《韩非子》中记载:“古者禹死,将传天下于益,启之人因相与攻益而立启。”这一现象对我国古代政治制度产生的影响是
A.建立了奴隶制国家B.实行了禅让制度
C.开创了王位世袭制D.确立了皇帝制度
2019-03-27更新 | 500次组卷 | 16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据史料记载,商朝时期,王位“兄终弟及”的现象非常普遍;西周时期,王位“父死子继”则成为定制,并逐步确立严格的“嫡长子继承制”。这反映了
A.从“公天下”到“家天下”的历程
B.“家国”观念随社会发展而变化
C.保障了国家制度和政策的可持续发展
D.体现了王位继承者“优胜劣汰”原则
2019-03-12更新 | 3107次组卷 | 22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陆慕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夏王朝是由禹开创的。
2021-03-09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2-2013学年江苏省宿迁青华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8 . 夏朝时候,天下为家替代了天下为公,这种家天下时代的开启,从政权更替的角度看是指
A.九品中正制取代察举制
B.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C.察举制取代世官制
D.科举制取代九品中正制
9 . 《礼记·礼运》: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根据材料判断,“今”指的是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
2018-11-23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校级联考】江苏省江阴四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中国历史的社会政治形态发展可分为封建、帝制与民治这三大阶段。不属于从封建转帝制这一次转型时期特征的是
A.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型
B.“公天下”转向“家天下”
C.百家争鸣向儒学独尊转型
D.分裂割据向统一王朝转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