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分封制实行的背景、目的和内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7 道试题
2 . 周王将子弟、功臣和臣服的先代贵族分封于各地,“制其畿疆而沟封之”,封国成为王朝的屏障。对此制度解读正确的是
A.周王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B.诸侯在封国享有世袭统治权
C.血缘关系是分封的唯一依据D.维持了周朝四百余年的统治
2021-01-09更新 | 10224次组卷 | 96卷引用: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江北高级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复习检测历史试题
3 . 商朝建立后,商王直接控制内服王畿地区,王畿四周是外服。西周时,天子控制着王畿地区,其他地方分封给与周天子有血缘关系的同姓贵族、功臣或旧贵族,让其在各地建立诸侯国。这反映出西周
A.社会形态发生变化B.国家政权趋于严密
C.中央权力高度集中D.逐渐抛弃商朝制度
4 . 《国语》记事起自西周中期,下讫春秋战国之交。其中《国语·鲁语下》记载:天子作师。公帅之,以征不德:元侯作师,卿帅之,以承天子”;又《礼记·王制》记载有“命卿制度”。“大国之卿命于天子”,诸侯能组建几个师,天子才委任几个卿,据此可知
A.中央集权制得以确立B.周朝统治得到有效维护
C.礼乐征伐已自诸侯出D.天子拥有军队的指挥权
5 . 西周以镐京为都城,除此之外在王畿区广设都邑宫馆,在王畿区以外的交通要道沿线及族群关系复杂的边疆地区设置王帐,供周王“巡狩”时驻跸。此举       (  )
A.实现周王对地方的直接控制B.以监察异姓功臣为首要目的
C.适应管控地方强化王权之需D.建立起沟通全国的交通网络
6 . 《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而西周统治者对分封制的设计还有所侧重,如封神农之后于焦(今河南陕县),封黄帝之后于祝(今江苏丹阳),封帝尧之后于蓟(今天津蓟县),封帝舜之后于陈(今河南淮阳),封大禹之后于杞(今河南杞县)。这样设计
A.改变了中原地区的落后面貌B.有利于树立周王的贤明形象
C.使最高统治者权力高度集中D.确立了王室贵族的特权政治
7 . 《史记》记载: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并众封功臣谋士,尚父被封于营丘,曰齐。据此可知,分封制
A.建立在井田制基础之上B.有助于笼络异姓权贵
C.确保西周统治长治久安D.与宗法制度相辅相成
8 . 史料记载:“殷民六族”、“怀姓九宗”等原属于周王室的臣民,被分给鲁、卫、晋等,成为诸侯的臣民,但同时他们依然为周王臣民。原属诸侯、贵族之臣也普遍成为周王之臣。这改变了商代各地方国里的臣民只属于方伯所有,不为商王所拥有的局面。“王臣”范围的扩大
A.有利于周王天下共主的形成B.逐步巩固了周王臣民的地位
C.强化了西周的中央集权制度D.扩大了诸侯国君的统治范围
2020-10-25更新 | 444次组卷 | 22卷引用:河北省衡水中学2018届高三第十五次模拟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9 . 如图是1963年出土于陕西宝鸡的西周早期青铜器“何尊”,尊内底铸有铭文122字,“唯武王既克大邑商,则廷告于天,曰:余其宅兹中国,自之乂(yi治理、安定)民”。材料中的“中国”指当时
A.统治的地域中心B.汉文化影响范围
C.封建政权的称谓D.中华民族的总称
2020-10-09更新 | 556次组卷 | 18卷引用:2020届湖北省武汉市高三5月质量检测文综历史试题
2020·浙江·模拟预测
10 . 春秋时齐侯约集诸侯伐楚,楚人质问为何伐楚,齐国国相管仲告知楚人是因为楚对周王室久未上贡祭祀用品,楚国君主听后感到理亏。这从本质上反映出
A.楚国对周王室没有尽到朝贡义务B.周王室已经失去天下共主地位
C.周王与诸侯之间是一种主从关系D.齐国进攻他国破坏了分封制度
2020-09-10更新 | 107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名校联盟2020届高三《新高考创新卷》选考历史试题(一)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