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宗法制实行的目的、含义和内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 道试题
1 . 有学者指出:西周时代,大宗宗子如果没有亲生子,便需要从同族中收养族人之“支子”为自己的继承人,这便是宗法制度中的大宗“收族”现象。据此可知
A.大宗小宗可以相互补充B.宗法制度逐渐走向完善
C.分封制是宗法制的基础D.宗法制继承原则遭破坏
20-21高二下·全国·期末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春秋时期,天子正妻称为后,庶妻被称为次妃、嫔、世妇等。诸侯之正妻称夫人、元妃,庶妻为如夫人、次妃或二妃、下妃等。这一规定
A.反映出周天子大宗地位逐渐丧失B.有利于家国内外的宗法化管理
C.体现出嫡长子继承制已名存实亡D.说明权力继承世袭化开始形成
3 . 在先秦文献中,“母弟”一般是指国君或宗子的同母弟。在《春秋》《左传》《公羊传》等文献记载中,只有诸侯的“母弟”才被称为“弟”,异母弟则被称为“公子”。这主要是为了
A.强化宗法观念B.维护母系权威
C.突出分封差别D.体现礼乐教化
2021-05-18更新 | 212次组卷 | 20卷引用:四川省乐山市十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左传》曰:“周之有懿德也,犹曰:‘莫如兄弟’,故封建之。其怀柔天下也,犹惧有外侮,捍御侮者莫如亲亲,故以亲屏周。”对材料反映的制度解读合理的是
A.推行分封制使周不再有外侮B.周天子实现了对地方的垂直管理
C.体现了周人浓郁的宗法观念D.鲁、燕、宋是以亲屏周的典型代表
6 . 周天子以嫡长子世代继承最高执政权力,为天下的大宗,嫡次子和庶子按照身份等级不同,获得不同的次级政治地位。西周这一举措实施的主要目的是
A.保证社会稳定B.维护周王室统治
C.抑制诸侯实力D.加强宗族认同感
7 . 下图为商代王位传承示意图。图中横箭头表示兄弟关系,竖箭头表示父子关系,斜箭头表示堂兄弟或叔侄关系,数字表示即位顺序。该图示内容表明商朝
A.嫡长子继承制逐渐确立B.王位继承缺乏制度规范
C.兄终弟及方式渐趋成熟D.血缘宗法关系影响深远

8 . 西周实行以嫡长子继承为核心的宗法制度,而宋国始终将“父死子继,兄终弟及”奉为天下通义。如宋丁公死后,儿子宋滑公即位;宋滑公死后,弟弟宋炀公即位。出现这一现象是由于

A.传贤优于传子B.宗法制度瓦解
C.王室逐渐衰微D.殷人旧俗影响
2021-01-24更新 | 1869次组卷 | 19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市东辰国际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周先族属于氏族部落,实行外婚制一定要靠姓氏来区别,到西周时期,族外异姓婚更趋严格并走向制度化,即执行“同姓不婚”的规则。周人实行这一制度的主要原因在于
A.防止同姓内部因争权而致内斗B.扩大和加强与异姓集团的合作及联盟
C.避免同姓婚配造成不育或后代畸形D.崇尚伦理道德,传承周先族遗风
10 . 帝乙的长子启,因其母亲非正妻,启虽为长子却不能承袭帝位。帝乙的小儿子辛(即纣王),因其母是正宫,故继承帝位。材料说明(  )
A.宗法制源于原始社会父权家长制B.殷商时期已经实行嫡长继承制
C.分封制加强商天子对地方的统治D.宗法观念规范了社会生活习俗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