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宗法制的特点与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据考古发现,商代妇女可以参与政治生活,如商王武丁的妻子妇好不仅名字出现在多件器物上且相传还领兵作战,此现象在周代几乎不存在。这一变化(     
A.强化了周天子共主地位B.避免了政治动荡的发生
C.源于周代宗法制的推行D.吸取了商亡的历史教训
2 . 自古以来,我国民间十分重视修订“家谱”。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谱系之学,在周代已有,所记者为君主、诸侯的世系,政府设有专官典掌,秦汉均沿其旧。君主、诸侯之外的家族谱系在汉代也已出现,到魏晋南北朝门第社会成立之后,谱学大盛,世家大族均有谱牒,详载世系,而且要上告之于官府,门第高下的评定、官职的选举;以至于两家之间的通婚,都以此为依据,唐代仍然承袭此风气。宋代以后,随着社会形态的转变,族谱的纂修更为发达,也具有新的特色。

——摘编自梁庚尧《中国社会史》

材料二 苏洵说的很明白,"盖自唐衰,谱牒废绝,士大夫不讲而世人不载,于是乎由贱而贵者耻言其先,由贫而富者不录其祖,而谱遂大废"。但是,在儒学重振之后,讲求古礼,基于敬宗收族的要求,谱学也随之而复兴。其中欧阳修、苏洵两人亲自编修本家的族谱作为范例。他们两人所修之谱,均为小宗之谱,记载仅限五世。在平民化社会里,修族谱的目的既不在于维系政权的传递,也不在于作婚宦的依据,而是在于维系亲情。南宋修谱之法大体上不出于欧阳修和苏洵所定的形式,不过,到南宋末期,也有家谱所载世代超出五代以上,甚至达到十世以上的。

——摘编自梁庚尧《中国社会史》

材料三   常州历来人杰地灵、文风炽盛,这极大地促进了姓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上世纪八十年代,少数家族开始恢复修撰家谱传统。上世纪九十年代,海外游子回乡问祖,拉开修谱热。近十年来,家谱热集中武进,且热度不减。改革开放后,我市新修家谱达到了650多部。

——摘编自常州晚报《40年间,我市新修家谱650余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我国古代谱学发达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族谱编修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当今族谱编修的现实意义。
2023-01-12更新 | 291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3 . 西周时期,宗子“必皆有土之君”,卿大夫“有分土,而无分民”,亦不能建立宗族;而春秋战国时期的庶子地主亦可聚族而居、尊祖敬宗。这说明(     
A.族田有助于增强宗族凝聚力B.分封制与宗法制之间互为表里
C.血缘政治衰落助推经济发展D.土地制度变革导致宗法制衰落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西周实行“同姓不婚”制度。春秋时,鲁昭公从吴国娶回夫人,由于鲁国是周公封地姬姓,吴国也是姬姓,时人指责鲁昭公“君而知礼,孰不知礼”,甚至该夫人过世后也不能执行夫人一级葬礼。这说明当时(     
A.分封制度遭到破坏B.宗法分封互为表里
C.宗法观念影响较大D.诸侯争霸连年不断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有学者在评价西周世官制时指出,“世袭权利仅仅作为一个人进入政府服务的资格,而不是担任其父、祖之前相同职位的绝对权利”;“要得到一个期望许久的职位并能够持续在周王任命的这个职位上工作……需要的是个人的付出和大量努力。”该学者意在说明这一制度(       
A.固化了社会结构B.体现出官吏选拔注重品行
C.维护了君主集权D.有助于保持朝廷政治稳定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西周考古发现,地方封国青铜礼器式样紧随中心地区青铜器的发展趋势,但以陶器为代表的日用品则与当地的传统密切相关。据此可知,西周
A.周人礼乐文化植入地方封国B.宗法制遭到严重破坏
C.周人文化遭到地方封国抵制D.分封制促进文化繁荣
2022-06-04更新 | 931次组卷 | 7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2届高三高考模拟(二)历史试题
7 . 周宣王十二年,鲁武公携长子姬括与少子姬戏至镐京朝觐周王。宣王仅因偏爱姬戏,便一意孤行扶持姬戏登鲁公君位,是为鲁懿公。懿公九年,姬括之子伯御攻杀懿公自立。这样,鲁国发生了长达20年的公室内乱,材料反映出
A.分封制度走向瓦解B.王室衰微已成大势
C.诸侯争霸战争不断D.宗法制度遭到破坏
8 . 秦汉以后,嫡长子继承原则被运用到皇位继承和一般地主家产分配之中,但没有西周宗法制严格:在东汉豪族地主的田庄内,庄主“振赡穷乏,务施九族,自亲者始”,对同宗贫困而死者则纠合宗人合族收葬:魏晋南北朝时期,门阀士族垄断政权,“谱学”大兴。这反映了
A.家国同构是古代政治结构的首要特征
B.宗法制度本质就是家族制度的政治化
C.宗法宗族观念在古代社会的影响深远
D.宗法伦理道德维系封建社会长治久安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福”是中国人的祈盼。西周时期,人们求“福”经历三个阶段的变化,由“祭祀合礼”到“型效祖德”再到“政治规范”,即神鬼赐予“福”、效仿祖先之德获“福”、实施德政得“福”。此变化
A.反映西周时期人文观念取代鬼神观念B.说明祭祀礼仪更加注重程序的规范有序
C.日益突显宗法制在家国治理中的作用D.体现求“福”得“福”的个体行为特征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周王室与同姓诸侯或同姓诸侯之间的外交辞令中,“父”被用于年龄较低贵族对年龄较长贵族的称呼。战国之后,将“父”与“兄”“老”“师”等词连缀,用于非血缘关系的长辈,这是“父”的进一步泛化。这种变化(     
A.体现了儒家伦理体系的内涵B.表明礼乐制延伸至底层
C.说明社会宗族推进社会变革D.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团结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