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宗法制的特点与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6 道试题
1 . 按照周制,周王把土地赐始贵族,贵族可以世袭占有使用。周厉王“专利作威”,将部分贵族对山林川泽的开发权收回,由此引起贵族强烈反对。这反映出当时西周
A.井田制已名存实亡B.礼乐秩序得到维护
C.私有观念受到冲击D.统治基础有所动摇
2 . 荷兰统治印尼时期实行的是采取“出生地主义”和“被动制”原则的国籍法,依照规定凡在印尼出生的华侨都是荷兰国籍。而根据1909 年颁布的《大清国籍条例》、北京政府1912 年的《中华民国国籍法》和南京国民政府1929 年修订实施的《国籍法》均以血统主义为原则,凡在海外出生的中国人都具有中国国籍。上述中、荷国籍认定上的差异突显出中国
A.国籍法律制订上的落后B.国籍认定不如荷兰科学合理
C.传统宗法观念影响深远D.制订法律时已具备国际视野
2021-08-23更新 | 17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自贡市2017届高三一诊文综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对于早期中国家庭来说,继承户主之位的人承担着祭祀权、政治权和财产权。祭祀权力的取得标志着该人取得家长之位,以保证血缘传承的连续性。在早期中国,平民有权获得田宅,但大部分民众没有财产继承,继承权丧失了现实意义;只有贵族阶层真正享有法定继承的权利。秦汉时期的法律规定,订立遗嘱要在官府登记,如果是临终书面遗嘱,需要聘请见证人和家属到现场。秦汉时期的继承行为,可以发生在父母健在之时;父母逝世后,再进行家庭财产分配。

材料二   早期罗马家庭财产以家族为单位,如果一家之主亡故,按照法律规定,家庭财产的所有权不会随之进行转移或灭失,仍然由该家族进行保有,以保证家族延绵。《十二铜表法》颁布后,罗马采用会前遗嘱与战前遗嘱两种形式进行继承。战前遗嘱不适用于和平时期,而会前遗嘱的订立对象仅限于贵族。由于平民的财产数量不多,因此平民不重视家庭祭祀与遗嘱订立。罗马法对于财产继承的规定极为系统和规范,比如对于遗嘱的订立有严格的规定,必须有一定数量和身份的见证人,完成特定的程序,遗嘱才能成立,继承开始的时间是从遗嘱人死亡之时。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王砚文《秦汉与古罗马财产继承制度比较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代中国继承制度出现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与古代罗马在继承权方面的异同。
4 . 有历史学家称中国传统民居是传统中国社会宗法制度的活化石。据调查,宋以来传统建筑组合方式大致可分两类:一类是以单元组合为特征的“合院群聚落”,一类是以向心式围合为特征的客家聚居建筑。这两类建筑组合方式的共性是
A.民族融合B.家国同构C.聚族而居D.以民为本
2021-08-21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2015届高三12月阶段性统一考试历史试题
5 . 周代实行“媵嫁制度”,《左传》有“诸侯一聘九女”的记载,是说如果齐国等异姓诸侯的一位公子娶一位周家姬姓女子的话,他就可能从三个姬姓国家娶来九位夫人,和许多异姓国家结成婚姻关系。据此可推知,这一制度
A.维护了分封制的统治秩序B.违背了分邦建国基本原则
C.实现了国家的统一和稳固D.瓦解了西周初年的宗法制
2021-06-07更新 | 705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五一中学2021届高三考前定位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6 . 春秋时期齐国的崔、庆两个贵族世家,在与其他卿族的斗争中曾一度联合,并发誓说“崔、庆一也”。但当崔氏家族内部出现裂痕时,庆氏之人却认为:“彼实家乱,子何病焉?崔之薄,庆之厚也。”庆氏随即灭掉了崔氏。这反映了当时
A.贵族政治开始确立B.国家政治秩序遭破坏
C.阶级矛盾异常尖锐D.大宗与小宗斗争激烈
2021-06-02更新 | 618次组卷 | 7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庆中学2021届高三第一次仿真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西周的中央机构“卿事寮”主管中央和地方各级官吏及其政务,“太史寮”掌管册命、记录国家大事、祭祀、占卜、历法等。西周前期为两寮长官共秉国政,但晚期“太史寮”及其职官地位一直呈下降趋势。这说明西周晚期
A.神权逐渐被王权所取代B.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强
C.重人事的文化精神渐长D.史官丧失对王权的约束
2021-06-01更新 | 520次组卷 | 4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第六十六中学2021届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题
8 . 《吕氏春秋》曾引用一个寓言故事∶“今一兔走,百人逐之,非一兔足为百人分也,由未定。未定者,人欲望之也。由未定,充且屈力,而况众人平?积兔满市,行者不顾,非不欲兔也,分已定矣。分已定,人虽鄙不争。”作者讨论的主题是
A.郡县制B.人文精神
C.租佃关系D.嫡长子继承制
9 . 先秦时期,宗族的个人行为举止都要受到宗法族规、等级礼制的约束。在经济生活中,个体无法独立经营,被牢牢束缚在村社血缘共同体中。这表明先秦宗法制
A.导致了社会各阶层的等级分化B.造就了经济和血缘宗法的结合
C.促成了分封制和礼乐制相结合D.实现了执政集团权力高度集中
2021-05-21更新 | 290次组卷 | 2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县第八中学2021届高三5月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10 . 据《公羊传》言,秦人立君不以嫡庶长幼,“惟择勇猛者立之”。自秦襄公至秦穆公九代国君,以长子继位者仅有武公、宣公二人。这反映出秦国
A.率先建立集权体制B.尚武的文化传统
C.未受宗法制的影响D.王位传承的稳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