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官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6 道试题
1 . 科举制使官员选拔变得更加公平公正,中国古代选官制度逐渐走向成熟与完善。下列各项中,可以体现这一制度的是(     
A.“以爵赏战功,故云军爵”B.“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C.“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D.“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2022-11-04更新 | 1297次组卷 | 38卷引用:湖北省荆州市公安县车胤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两汉实行州都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     
A.提升社会文化水平B.排除世家子弟入仕
C.官员特权受到否定D.鉴别官员道德水平
2022-10-26更新 | 3263次组卷 | 288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湖北省荆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1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如表是清代湖北部分地区进士和书院分府统计表,据如表可知,清代湖北地区
府名进士人数占全省比率%书院数占全省比率%
武昌
汉阳
黄州
德安
安陆
襄阳
郧阳
荆州
荆门
宜昌
施南
总计
265
284
335
93
119
22
6
108
17
4
9
1262
21
22.5
26.5
7.4
9.4
1.7
0.5
8.6
1.3
0.3
0.7
100
20
12
40
8
17
15
8
10
13
15
16
100
11.5
6.9
23
4.6
9.8
8.6
4.6
5.7
7.5
8.6
9.2
100

A.书院制度推动私学发展B.书院教育存在地域差异
C.官府重视对人才的培养D.进士培养水平全国领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下表是关于唐代士人科举报考资格的规定。这些规定的变化反映出
初唐学有所成的士人,自己可向所在州县报考,经县、州选拔参加考试
中唐需经过“户部籍阅、结款通保”等诸多审查环节和流程,报考资格的要求越来越严
晚唐“举人曾为官司可罚,虽有辞艺,不得举送,违!”者举送官停职,考试官贬黜
A.国家官员选拔能力的提升B.儒学衰败刺激科举变革
C.科举成为入仕的唯一通道D.唐朝的社会流动性加强
2022-02-19更新 | 288次组卷 | 16卷引用:湖北省荆州市沙市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选考)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介绍唐朝时人们会想到“三省六部”“科举选才”“玄奘西游”“鉴真东渡”,最能概括这些主题的是
A.国家的统一与强盛B.开明开放的对外政策
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D.制度创新与文化交流
6 . 有学者指出,九品中正制推崇这样的理念:人品是可以量化的;官位官阶应与人品高下相对应。历史上,最推崇这种制度的社会阶层是
A.士族B.外戚C.农民D.宦官
2021-11-15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荆州市石首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随着南北朝以来经济的发展,中小地主与富裕农民的数量日益增多,他们要求打破门阀士族的限制,在政治上得到发展。这一要求与隋朝打击豪强地主,加强中央集权的政策是相符合的。因此,魏晋以来为豪强地主所操纵的选拔官僚的“九品中正制”,就在隋文帝时废除了。代之而起的是以考试选士的科举制度。自隋文帝罢九品中正制,始立科举。炀帝时设进士等科,并命按十科举人,科举制度形成。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二   科举考试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主要方法。它所一直坚持的是自由报名、公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取士的原则,其基本理念是“至公”,……可以说,科举制是封建社会的“平民政治”。这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皇族及豪强宗法势力对于政治权力的垄断,促进了社会的良性流动,从而扩大了统治阶级政治统治的合法性基础。

——摘自邹一南《浅谈科举制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材料三   对孝文帝汉化问题,史学界存在着不同的观点

观点一拓跋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也是唯一自觉的、坚定的比较彻底地推行汉化的少数民族统治者。他的以封建化为实质的汉化,是一种使少数民族文明化的进步的历史运动。
观点二孝文帝的汉化学来的主要是汉人的繁缛腐朽,吸收的多是汉文化的糟粕,丢掉的却是拓跋族的勇武质朴的特点和长处,因此是迂腐的汉化。

——摘编自景有泉《近年来北魏孝文帝改革研究综述》


(1)根据材料一,指出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科举制是封建社会‘平民政治’”的内涵。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发展趋势。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孝文帝汉化问题的认识。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8 . 明代,在浙江桐乡县,地方官员若出身进士,当地的秀才就“不胜谄事”,若出身举人,便随意提出要求,“苟不如意,便加词色犯之”。这现象反映出
A.官员士绅之间关系紧张B.士人舆论左右地方政事
C.出身等级决定行政能力D.科考功名影响官员威望
2021-06-13更新 | 15473次组卷 | 128卷引用:湖北省荆州市沙市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通过层层严格考试的人才能进入衙门任职,人们全然不可能设想一个比这更好的政府。”这是伏尔泰在评价中国的
A.世官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
2021-06-08更新 | 612次组卷 | 40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湖北省荆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9月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科举考试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主要方法。它所一直坚持的是自由报名、公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取士的原则,其基本理念是“至公”,……可以说,科举制是封建社会的“平民政治”。这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皇族及豪强宗法势力对于政治权力的垄断,促进了社会的良性流动,从而扩大了统治阶级政治统治的合法性基础。


(1)根据材料一,指出“科举制是封建社会‘平民政治’”的内涵。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发展趋势。

材料二 1397年明朝科举考试录取进士52人,全是南方人,北方举人全数落选。北方举人强烈不满,纷纷指责主考官自己是南人,就包庇南人压抑北人。朱元璋派人复查,结果是主考官并未舞弊违法,史称“南北榜争”。1425年,明朝实行按地域调配进士名额的制度,规定“南六十,北四十”。这一制度后来被清朝继承沿用。


(2)你怎样看等材料二中的“南北榜争”反映的本质问题及其最终结果?
2021-02-24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荆州市石首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