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官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 . 明代,在浙江桐乡县,地方官员若出身进士,当地的秀才就“不胜谄事”,若出身举人,便随意提出要求,“苟不如意,便加词色犯之”。这现象反映出
A.官员士绅之间关系紧张B.士人舆论左右地方政事
C.出身等级决定行政能力D.科考功名影响官员威望
2021-06-13更新 | 15530次组卷 | 128卷引用:广西桂林市临桂区五通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2 . 唐代诗人刘得仁系皇亲国戚,其兄弟为达官显贵,而他“出入举场三十年,竟无所成”;唐宗室子弟李洞屡考不中,竟想去皇陵哭诉。两人的经历反映了唐代
A.科举考试不重考生诗才B.选官制度阻断贵族入仕
C.中央政府剥夺宗室特权D.科举取士体现公平公正
2019-06-10更新 | 12678次组卷 | 212卷引用:广西柳州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j题
3 . 两汉实行州都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     
A.提升社会文化水平B.排除世家子弟入仕
C.官员特权受到否定D.鉴别官员道德水平
2022-10-26更新 | 3279次组卷 | 288卷引用:广西钦州市第三中学2018届高三年级期中考试文综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4 . 下表是宋代宰相祖辈任官情况表
曾祖、祖父或父亲任官情况宰相人数
北宋(71)南宋(62)
高级官员208
中级官员1510
低级官员128
无官职记录2436
此表据学者研究整理而成,反映出两宋时期
A.世家大族影响巨大B.社会阶层流动加强
C.宰相权力日益下降D.科举制度功能弱化
2018-06-09更新 | 10804次组卷 | 163卷引用:广西钦州市大寺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5 . 五代时,有人赞扬科举制度说,无论贫寒之家还是王孙公子,“莫不理推画一,时契大同”。他强调的是,科举考试
A.实现王公子弟与百姓平等B.改变了社会阶层结构
C.体现了公平的选拔原则D.促成了国家统一
2019-06-21更新 | 6063次组卷 | 71卷引用:广西南宁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公元220年,曹丕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在地方设立中正官代替乡里评议考察人才。中正由当地出身的朝官中“德充才盛”者担任,负责将本地士人状况考评定级,以供吏部选官参考。曹丕推行的政策(     
A.打破贵族政治特权B.阻断世家子弟进入仕途
C.带有中央集权倾向D.完善吏部考核官员程序
2022-11-26更新 | 765次组卷 | 32卷引用:广西桂林市桂林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魏晋时期,高品第的士族很乐于就任地望清美、品秩较低、升迁较易的秘书郎、著作郎、黄门侍郎、散骑侍郎等官职,而寒门不可企及。这从本质上说明
A.社会阶层已经固化B.地主阶级统治加强
C.士族精于为官之道D.门阀政治逐步形成
2021-01-24更新 | 1505次组卷 | 17卷引用:广西钦州市浦北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唐以后,世族门阀的力量逐渐蜕化,中国社会自此完成了从世族形态到士绅形态的转型。所谓“富贵不过三代”,确实是唐宋之后的景象,是对平民社会的一种另类描述。由此可知
A.科举制推动世族门阀衰落B.唐宋之后平民占社会主导地位
C.科举制体现公平公正原则D.世族门阀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北宋时期,山西人司马光主张按照行政区划分配科举录取名额,江西人欧阳修主张按照才学录取。后来,参加争论的人非常多,上至皇帝,下至一般官员都参与其中。这反映宋代
A.科举选才标准变化B.社会发展存在区域差距
C.君主专制不断强化D.地方行政权力逐步扩大
2021-04-26更新 | 1264次组卷 | 16卷引用:广西南宁市第五十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东汉顺帝阳嘉年间,朝廷对察举制进行了改革,引入考试机制,规定:儒生、文吏被郡守举为孝廉后,必须通过中央的考试才能获得官职。考试包括对经术射策、对策陈政、令史史书和尚书郎笺奏等。据此可推知,“阳嘉改制”
A.杜绝了察举制的流弊B.选拔了各类实用人才
C.促进不同阶层的流动D.有利于察举制的完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