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官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唐代杨绾指出,士人们“幼能就学,皆诵当代之诗;长而博文,不越诸家之集”,“《六经》则未尝开卷,《三史》则皆同挂壁”。这反映当时
A.习文重视声韵推敲和文句雕琢B.士族政治阻碍了阶层流动
C.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受到冲击D.求学带有浓厚的功利色彩
2 . 唐德宗贞元十四年(公元798年),白居易以进士的身份授秘书省校书郎,在任期间他写诗道:“幸逢太平代,天子好文儒。小人难大用,典校在秘书。……俸钱万六千,月给亦有余。遂使少年心,日日常晏如。”上述材料
A.说明朝廷践行崇文抑武治国理念B.表明参禅悟道已融入士人日常生活
C.折射出朝廷重视图书的收藏管理D.反映了印刷术普及推动了知识传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大约有2%的考生能通过地方考试,然后参加几星期后的县城考试,有幸通过县城考试的人(约一半考生)有资格担任较小的官职,并可进一步参加在省城举行的乡试。乡试每三年举行一次,成功者有资格参加在京城举行的会试。只有6%的考生能通过会试这一‘篱笆’,并获得担任较高官职的资格。这些人中通常又只有1/3的人能通过由皇帝亲自组织并主持的最高一级的殿试。”材料表明科举制
A.有利于选拔最优秀的官吏B.更有利于鉴别官员的道德水平
C.基本上排除世家子弟入仕D.通过选拔方式和程序体现公平
4 . 察举制是汉代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初选拔人才和委任官吏沿袭秦朝,重在军功,辅之以“任子”等方式,任子是沿袭西周以来的“世卿世禄”制。由于任子、赀选讲究门第和财产,不仅排斥了被统治阶级入仕为官,也排斥了地主阶级中下层进入仕途,容易引起在野者阶层的强烈不满。军功则要在战场立军功,受封军功爵。随着社会逐渐趋于安定,朝廷急需大批治国安邦人才,仍按“军功爵”选官,仅有弊端,而且不是长久之计。

——摘编自赖华明《汉代察举制的内容及其功过》

材料二   察举制由地方政府的郡国守相向皇帝推荐各郡国能够担任官职的人才汉武帝时孝廉一科为最重要。孝是指孝敬父母,廉是指清廉勤政。察举孝廉的标准有四条:一是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是学通行修,熟知经书;三是明习法令,善于决狱;四是头脑清楚,才干出众。察举制举荐的范围也逐渐扩大到“布衣”平民。此外,考试是汉代察举制度的重要环节。被举者经考试后,由政府量才录用。随着考试制度不断发展和完善,到隋唐以后更发展成“科举制”。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代察举制产生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概括汉代察举制的特点,并分析其积极影响。
5 . 吕思勉《中国通史》中写道“隋炀帝本好辞华,所设的进士科,或者不过是后汉灵帝的鸿都门学之类。……这是制度本身的变化,不能执后事以论其初制的。科举所试之物,虽不足取,然其取士之法,则确是进步而可纪念的。”以上材料主要反映了
A.德主才辅的人才观逐渐形成B.选官考试内容日趋经世致用化
C.选官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D.科举从学术研究转为选才手段
2020-01-11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株洲市醴陵四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唐朝科举考试进士科包括帖经,诗赋、策论三场。第一场要求对儒家经典(治国安邦之道)十分熟悉;第二场要求文学、文化素养;第三场要求能对现实的重大政治、经济问题提出自己见解。这一做法
A.使古代科举制度趋于完善B.有利于选拔实用型人才
C.有利于社会尚学风气形成D.凸显选拔制度公平公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中国古代某种选官制度以名列第一者为元,凡在乡、会、殿三试中连续获得第一名,被称为“连中三元”。据统计,历史上连中三元的至少有十六人。欧阳修《卖油翁》中提到的“陈康肃公尧咨”,陈尧咨与其兄陈尧叟都曾考中状元,而陈尧叟则是连中三元。这种选官制度
A.重视门第和血缘B.凸显人才的品德和胆识
C.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提高官员的文化素养D.凸显人才的军事才能
8 . 某同学在评析古代某一制度时用到了以下词组:“士大夫阶层的壮大”“社会阶层流动性的增强”“读书重学风气的发展”“官员文化素质的提高”。据此判断,这一制度是
A.科举制度B.察举制度C.刺史制度D.世官制度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9 . “举孝廉”这种人才选拔制度的建立者是
A.隋文帝B.汉武帝C.唐太宗D.武则天
2019-12-27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市岳阳县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唐太宗时期,26位宰相中三人具有科举出身,高宗朝41位宰相中有科举出身者已增至13人,玄宗开元年间27位宰相中有科举出身者多达18人,高级官员和地方封疆大吏也多出于进士。这反映出唐朝
A.国家权力在地方的渗透B.皇权专制体制迅速强化
C.官僚集团的精英化趋势D.科举成为做官唯一途径
2019-12-06更新 | 603次组卷 | 17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历史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