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官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如表为宋代文举状元家世统计表,这反映出宋代
类别家庭背景人数比例
官宦士子祖辈或父辈曾经担任过官职者5042.4%
寒素士子祖辈及父辈都不曾担任过官职者1714.4%
家世不详根据史料难以判明家庭背景者5143.2%
A.社会阶层流动加强B.科举制度功能弱化
C.世家大族把持选才D.平民入仕欲望强烈
2022-04-26更新 | 996次组卷 | 33卷引用:河南省商丘市第一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在明代,未考中进士的举人也获得终身功名,具有连续参加会试和选官资格;乡试落第的学校生员也享有钦定生员服饰、“免其家二丁差徭”的优待。上述政策的推行,意在
A.扩大官吏来源B.稳定社会秩序C.保证取士公平D.束缚士人思想
2022-04-08更新 | 247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济源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人物品题,也称之为臧否人物,是汉魏六朝士族社会最重要的文化风尚之一。有曰,汉末清议尚“德行”,曹魏初霸辨“形名”;两晋玄风重“神韵”,南朝衰落好“文采”。其实质是
A.强化对官员的监察B.控制选举的话语权
C.提升社会理学水平D.抨击专制强调自由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汉代察举制在选宫中设有“尤异”和“治剧”两科,对官吏中政绩突出者和能够处理繁重难办事务的官吏给予特别的荐举提拔。这表明,汉代
A.建立了官吏奖惩的有效机制B.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C.重视激发官吏理政的积极性D.进一步扩大了统治基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有历史学者写道:“经济力的扩张,使得教育和财富相当普及。社会、经济的成长,使得参加政治结构的层次的候选人来自各方,不再是二十万人选一个代表,也不再是三分之一贵族、三分之二普通人了,官员几乎都是在考试制度里登记。”这种现象最有可能出现于
A.汉朝B.唐朝C.宋朝D.元朝
论述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科举制度在中国实行了整整一千三百年,对隋唐以后中国的社会结构、政治制度、教育、人文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科举原来目的是为政府从民间提拔人才,打破贵族世袭的现象,以整顿吏制。相对于世袭、举荐等选才制度,科举考试无疑是一种公平、公开及公正的方法,改善了用人制度。

科举所造成的恶劣影响主要在其考核的内容与考试形式。由明代开始,科举的考试内容陷入僵化,变成只要要求考生能造出合乎形式的文章,反而不重考生的实际学识。大部分读书人为应考,思想渐被狭隘的四书五经迂腐的八股文所束缚;无论是眼界、创造能力、独立思考都被大大限制。只要他们能“一登龙门”,便自然能“身价十倍”。历年来莘莘学子,俯首甘为孺子牛,目的多亦不过希望能一举成名,光宗耀祖。可以说,科举是一种笼络、控制读书人的有效方法,以巩固其统治。清朝科举制终于消亡。

从此可知,政治制度是现实的。每一制度,必须针对现实,时时刻刻求其能变动适应。制度须不断生长,又须在现实环境、现实要求下生长。

一选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根据以上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出一个观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今之中正,不精才实……高下逐强弱,是非由爱憎。随世兴衰,不顾才实……是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

——《晋书·刘毅传》

材料二   大唐贡士之法,多循隋制。上郡岁三人,中郡二人,下郡一人,有才能者无常数……到尚书省,始由户部集阅,而关于考功课试,可者为第。

——杜佑《通典》


(1)指出材料一、二描述的选官制度。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选官制度有何创新之处?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历史作用。
2022-02-24更新 | 224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南省济源市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1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从唐朝士子感叹“空有篇章传海内,更无亲族在朝中”到宋朝士子相信“惟有糊名公道在,孤寒宜向此中求”,这一变化说明
A.唐代科举制度受到世家大族控制B.科举制的完善推动社会阶层流动
C.宋代的官员政治才能远超过唐代D.门第等级观念在宋朝已彻底消失
2022-02-22更新 | 416次组卷 | 25卷引用:河南省周口市周口恒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9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下表为中国古代部分朝代的选官制度。这说明
朝代制度选拔标准或方式
汉代察举制德行学问,荐举
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门第声望,品评
隋唐科举制考试成绩
A.政府对读书人控制减弱B.官吏道德水平不断下降
C.世家子弟入仕日益受阻D.官员选拔整体趋向公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下表是关于唐代士人科举报考资格的规定。这些规定的变化反映出
初唐学有所成的士人,自己可向所在州县报考,经县、州选拔参加考试
中唐需经过“户部籍阅、结款通保”等诸多审查环节和流程,报考资格的要求越来越严
晚唐“举人曾为官司可罚,虽有辞艺,不得举送,违!”者举送官停职,考试官贬黜
A.国家官员选拔能力的提升B.儒学衰败刺激科举变革
C.科举成为入仕的唯一通道D.唐朝的社会流动性加强
2022-02-19更新 | 289次组卷 | 16卷引用: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市永威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