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监察与谏议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3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 . 权力监督与制约是政治领域的重要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从西周就开始了权力监督的制度建设。秦汉时期已有大量相关法规,如关于官吏任用与铨选的《置吏律》、关于官吏调任与监察的《效律》和考核官吏为政情况的《上计律》等。唐朝时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专门的行政法典——《唐六典》,首次以法典的形式为行政监督提供了完备的法律根据。在此基础上,宋朝不仅大量充实各项监察法规,诸多行政制度也体现了权力监督理念,如在人事任用上通过了“避亲法”、“避嫌法”等回避制度约束官员权力。明清两朝也制定了专门的行政法典和比较完善的监察法,对监察考课机关的职掌权限、官员的条件及责任义务等做出详细的规定。(据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 宋英宗欲擢王畴为枢密副使,封驳官钱公辅认为王畴“素望浅”,不宜擢升。英宗不仅不采纳其意见,反而贬钱公辅为滁州团练使。(据贾玉英《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发展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权力监督的突出特点。根据材料一、二分析古代中国权力监督的作用与局限。
材料三 英国政治制度史大事记(部分)
英国政治制度史大事记(部分)
1215年 《大宪章》限制王权,保障贵族特权,保护部分骑士与市民的利益
1265年 孟福尔议会召开。英国议会产生的标志
1628年 《权利请愿书》
1689年 《权利法案》
1701年 《王位继承法》
1721年 沃波尔主持内阁会议,开创了多数党领袖组阁的先例
1747年 君主不再行使立法否决权
1832年 《议会改革法案》
19世纪50年代 责任内阁制趋于完备
19世纪中叶 两党制度形成
1867年 第二次议会改革
19世纪晚期 内阁权力膨胀,人称议会“第三院”
1884年 第三次议会改革
1911年 《阿斯奎斯法案》,上院权力进一步削弱
1948年 议会通过《人民代表法案》,确立“一人一票”制度
(2)根据材料三,指出近代英国限制王权历史进程中的重要事件。说明近代英国政治体制的权力制衡关系。
(3)英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呈现出鲜明的渐进性、灵活性等特点,任选其一结合史实予以说明。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代和明代地方行政和监察制度比较表

宋代明代
地方行政每略设四监司,分掌财政、军政、刑法及仓谷;各州加设通判,知州发出的政令须由通判副署;通判可直接向中央报告地方吏治的得失各省设三司,分掌行政、军事及司法,互不统属,直隶中央;分封子孙为王,以镇守地方,屏藩皇室
监察制度设独立的谏院和御史台,监察百官,以监督宰相为要务中央设都察院,监察百官;置十三道监察御史,巡视地方

材料二   中国治边思想大体形成于秦汉,发展并延续至清代。清廷中持中国“居天下之中”的看法相当普遍。康熙帝说,“我朝施恩于喀尔喀,使之防备朔方,较之长城,更为坚固”。乾隆帝说:“夫开边黩武,朕所不为;而祖宗所有疆域,不敢少亏尺寸。”随着沙俄等对中国边疆的觊觎,清代不仅通过设置东北三将军、伊犁将军等在陆路屯重兵于边疆,在海疆亦设立全面的防御体系,定期巡边。边疆将军管理所辖区的边防、屯田、贸易和征税诸事务。清廷还对边疆各族采取盟旗、伯克和土司等管理制度,“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强调其地方行政由本民族人士负责,并长期严禁其他民族人口流入边疆。

——据马大正《中国边疆经略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宋、明两代地方行政和监察制度的异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前期边疆治理的主要特点及积极作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北宋初,中央为加强对官员的监察和管理,开始实行御史制度和谏官制度,御史台台官负责言事,谏官负责弹劾;北宋中期以后,台官和谏官都具有监察和管理文武百官、荐举官员、谏诤皇帝、参政议政、参与司法等职责。这一变化表明宋朝
A.监察机构的分工职责分明B.君主加强了对文武百官的控制
C.台谏制度丧失了监察功能D.监察机构内部出现了严重对立时
2021-05-20更新 | 265次组卷 | 4卷引用: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第3课时)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汉书·张苍传》载,西汉初,萧何任丞相时,发现张苍“明习天下图书计籍,又善用算律历”,于是任命他掌管“那国上计”。由此判断,当时张苍主要负责的事务是
A.掌管地方教化,维护基层治安B.核查王国财政,察举地方贤才
C.审核各地计薄,考核官员政绩D.买卖运输货物,调剂各地物价
2022-05-27更新 | 219次组卷 | 5卷引用:天津市河东区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朝,御史大夫,掌管监察大权。御吏大夫之下设有御史中丞、侍御吏、监察御史等官。秦统治者为巩固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所实行的御史制度,乃开我国封建社会监察制度之先例。

——摘编自汤建华、宋晓辉《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演变及借鉴意义》

材料二   明时,在中央设都察院,下设十三道监察御史和“六科给事中”,对官吏实行双重监督;在地方,御史台要定期派出监察御史巡查,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监察网络,正是这种监察网络的强制凝聚力,使权力最终归结到皇帝一个人手中。

——摘编自首春华《中国古代监察制度述论》

材料三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确立于秦汉时期,完备于隋唐采时期,加强于明清时期,建立在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基础上、服务于以皇帝为代表的地主阶级专政。

——摘编自汤建华、宋晓辉《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演变及借鉴意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朝实行御史制度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代监察网络的作用。
(3)根据上述材料,概括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特点。
6 . 宋代在州县之上设置分权独立的路级行政机构,在其下设立漕、宪、仓、帅四司,建立起诸司并立、互不统属的运行机制,同时也设立通判加强对州县政府的监管,规范地方官员的选任。这些做法
A.提高了地方的行政效率B.客观上推动了地方经济发展
C.促使君主权力更加集中D.破坏了地方的制衡机制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元朝中央设置御史台。御史台又在地方上建立了两个行台机构,即监临东南诸省的江南诸道行御史台和西南地区的陕西诸道行御史台。北部和中原地区不另置行台。在路以上设置肃政廉访司,定期检查各种案件账目,监督纠劾各级官吏。这可以用来说明元代
A.地方官员职权削弱B.御史台行政权力的加强
C.监察体系系统严密D.中央与地方的分权制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自汉代起,皇帝的言行由史官记录,称《起居注》,在位皇帝不能查阅。唐太宗以审查和改正自己过失为由强行破坏这一规矩。宋代史官更将其呈送皇帝御览,明清皇帝则直接指导编写。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古代皇帝专制集权意识不断得以强化
B.唐太宗的“仁君”形象具有示范作用
C.《起居注》因“劝诫”功能备受皇帝重视
D.皇帝和史官对君主形象关注重点不同
2019-07-11更新 | 652次组卷 | 35卷引用:山东省日照市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9 . 监察体制一直是专制帝王用以控制国家和人民,巩固统治的重要手段,中国古代监察体制的演变一定程度上也是皇权不断加强的折射。下列史料所记载的监察体制,按照其存在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御史台)中台建于大都,西台建于陕西,南台建于建康。其余各道设廉访司,隶于三台。”
②“郡守掌治其郡,有丞;尉掌佐守典武职甲卒;监御史掌郡监。”
③“刺史班宣,周行郡国,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案,以六条问事……”
④“三京、诸路大辟罪,狱既具有非理致死者,委纠察提点刑狱官察知。”
A.②①③④B.④①②③C.②③④①D.③②④①
2020-06-29更新 | 360次组卷 | 15卷引用: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202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重难点突破(选择性必修一)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古代的监察体系包括御史体系和谏官体系。唐朝职掌纠弹臣僚的是御史台。御史台统辖诸御史,下设台院、殿院、察院;台院主要取零纠弹中央百官,参加大理寺审判和推鞠由皇帝制敕交付的案件;殿院职掌朝会时百官仪态行止、言行队列;察院负巡接地方,“事无巨细得失,皆令访察奏闻”。御史的主要职能是维持国家纲纪与吏台,打击贪腐,纠弹非违,控官吏,限制与制截其法定权力以外的权力追求,从而充分发挥官僚机构的作用,平衡统治集团内部的利益分配,实现对社会的调整。门下省负责规谏君主,言谏以臣对君的谏诤、谏议为表现形式,以匡正君主施政中的缺失,约束君主的恣意妄为。

——摘编自李青《中国古代监察机构的演变及其改革的经验教训》

材料二建国初期,各蚁政府广泛聘请“人民监幕通讯员”,以“密切联系人民,加强监察工作”。不但负责监督国家行政机关、国营企业及其工作人员执行国家政策、国务院的决议命令以及是否存在违反纪律的情况,“人民监察通讯员”还要监督这些机关、企业、公私合营企业、合作社对国家资财的收支和核算等情况。监察机关“可以向被检查部门提出改进工作的建议”。由于当时监察机关实际职权较小,群众监督工作缺少制度保障,其监督作用并未得到克分发挥,监察机关在20世纪50年代被撤销。20世纪80年代初,为了应对经济建设过程中出现的违法失职、违法乱纪、徇私枉法等现象,我国开始着手恢复设立监察机关。1986年以来,监察机关被定位为”专司监察取能”的机构目的是聚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争,全面提高履职能力。监察机关初步具备了检查权、调查权和处权三项权力。

——摘编自徐海燕《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及其分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朝监察体制的特点及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新中国监察机构的变化及其原因。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