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监察与谏议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汉武帝下诏书说:刺史班宣,周行郡国,省察治状,黝涉能否,断治冤狱,以六条向事,非条所问,即不省。汉武帝明确了刺史职责和监察范围,其目的不包括
A.防止刺史干涉郡国的正常工作B.使郡国能发挥行政主动性
C.不至于刺史做大威胁中央集权D.使州监察区上升为行政区
2020·浙江·一模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2 . 中国古代监察机构主要负责监督法律的实施,维护国家法令的统一,参与监督中央和地方政治,历来统治集团都重视监察体制的建设,通过监察机构的设置以达到专制统治目的。下列关于中国古代监察体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秦朝在郡、县都有专门负责监察的官员
B.西汉时期御史大夫主管的机关是最主要的监察机构
C.宋朝的提点刑狱司是专职监察刑狱的官员
D.元朝的人命重案移送御史台并由监察御史复按
2020-04-24更新 | 111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超级全能生”2020年3月高考选考联考历史试题(C)卷
3 . 秦朝实行御史监郡制度,由中央的御史大夫派出御史到郡监督,与郡守、尉并列,还兼有领兵、举官和开渠等行政大权。汉文帝时一度派遣丞相史刺州,监察郡守和监御史,属临时性质,有事始出而事毕即还。汉武帝于“元封五年初置刺史部十三州,创立了刺史制度。可见,刺史制度的创立是监察制度不断完善的结果,其主要表现在
A.监察权力逐渐分散B.刺史直接参与地方政治
C.政治决策封闭性日趋明显D.监察身份、职责和区域相对固定
2020-03-31更新 | 446次组卷 | 4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鄞州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秦国统一后,继承战国时期御史监县制,正式设立监御史,负责监督郡守。汉文帝十三年“以御史不奉法,乃遣丞相史出刺”,正式创立刺史制度,负责督察监察御史及郡国。从监御史到刺史的变化
A.强化了对地方的控制B.完善了中央集权制度
C.导致了官僚机构膨胀D.说明了汉代承袭秦制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武帝元封五年初置部□□,掌奉诏条察州,秩六百石,员十三人”,负责审查“二千石不奉诏,遵旧典,倍公问私,旁诏守利,侵渔百姓,聚敛为奸”等官员的不法行为。

——据《汉书》整理

材料二   行省是蒙元帝国留给后世的重要遗产。在世祖前期和中期,多数行省是以中书省宰执临时派出处理军政事务的形式出现的。随着大规模征服战争的结束,临时处理军政事务的行省陡然减少,而半固定化的行省不断扩充和发展,并且在世祖末成宗初逐步过渡到地方最高行政机构。

——据李治安《行省制度研究》整理


(1)材料一中“□□”处应填的官职名称是什么?根据材料一概括该官职的特点。结合所学,指出该官职的职能在东汉末年所发生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概括行省在元代的双重属性。结合所学,简要评价行省制创建的积极意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经历了悠久的发展过程,形成了完整的制度体系和严密的监察法律体系,下列监察官职与解释对应不一致的是
选项监察官职解释
A秦代御史大夫丞相副贰,掌图籍章奏,监察百官
B汉代司隶校尉察举百官以下,及京师近郡犯法者
C唐代御史台定期到各州县地方监狱视察执法情况
D元代御史纠举官吏时,可采取拘捕、审讯甚至先斩后奏等手段
A.AB.BC.CD.D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历史上称汉文帝时代开始的委派丞相属吏出察的行政监察形式为“出刺”。这里所谓“刺”,有侦问察探的意思。由于这种官员往往为丞相的下属官员“史”来充任,于是又称为“刺史”。这说明
A.刺史制度是由汉文帝首创B.设置刺史制有利于弥补宰相才干不足
C.刺史职责是监察中央官员D.“出刺”是为了强化中央集权
2020-01-13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湖州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历史试题
2020高二·浙江·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8 . 秦汉时期在中央政府和郡一级行政机关内,都有专门负责监察的官员。汉武帝时,中央监察地方政治的官员称为
A.御史大夫B.监御史C.刺史D.提点刑狱司
2020-01-11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新东方】2019新中心五地068高中历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汉书·百官公卿表上》记载某官职,“掌奉诏条(诏书所列条款)察州,秩六百石,员十三人”。该官职是
A.御史大夫B.监御史C.郡守D.刺史
2020-01-10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统一检测历史试题(B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早在宋朝时期就已经有一条官场潜规则,“官员不入酒肆”,一旦发现官员在酒店吃喝,不管公款私款,即刻遭到御史弹劾,重则罢官免职,轻则纪律处分。另一条规矩是:王公贵族“不得取食味于四方”,即不得向各地索要特产和美味佳肴。这些规矩产生的积极作用是
A.遏止了官吏横征暴敛B.君主有效控制了臣属
C.便于把权力装进笼子D.形成严密的反腐机制
2021-08-22更新 | 140次组卷 | 94卷引用:2013-2014年浙江宁波市效实中学高二下期期中历史试卷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