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监察与谏议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中国古代对监察官任职资格有严格要求,不仅要求监察官有刚正不阿的品质、丰富的为官经验和优异的政绩,还要求监察官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宋代就曾明确规定未经两任县令者不得充任御史,明代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规定御史必得科举出身,否则不选。这些规定的直接意义是
A.加强政府对官吏的监督和管理B.保证监察官的素质能担当重任
C.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D.有利于强化皇权、巩固统治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唐长安四年,监察御史肖至忠弹劾宰相苏味道后,御史大夫李承嘉曾责之曰:“近日弹事,不咨大夫,礼乎?”肖至忠却答曰:“故事,台中无长官。御史人君耳目,比肩事主,得各自弹事,不相关白。若先白大夫而许弹事,如弹大夫不知白谁也!”李承嘉无言以对。由此可见唐代(   
A.监察权独立于行政权之外B.监察官员不受长官节制
C.监察机构内部分工混乱D.监察官员有独立奏事传统
4 . 台湾学者许倬云在描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时说:“帝国时代延续两千年的奥秘即在于,君主专制的刚性与官僚高度流动的柔性相结合。”“官僚高度流动的柔性”主要是指
A.官员的职责经常变动并要受制于中央政府
B.官员的任职地域经常变动
C.官吏来源有一定社会性且由中央任免调遣
D.所有官员完全听命于皇帝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中国古代的官职名号颇有渊源。“刺史”有“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之意。从名称寓意来看,“刺史”应是
A.地方的封疆大吏
B.中央朝廷的重臣
C.皇帝的内侍人员
D.具有监察地方的职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下图中的“华表”,源于尧舜时期的“谤木”。相传尧舜时于交通要道竖立木牌,让人们在上面写谏言。《淮南子•主术训》记载:“尧置敢谏之鼓,舜立诽谤之木。”夏朝中期“谤木”的设置地点由交通要道移至宫室之旁。“谤木”几经变化,逐渐演变为“华表”,明永乐年间建于天安门,其含义也变成“华饰屋之外表”了。由“谤木”到“华表”的演变见证了
A.选官制度的变化
B.专制统治的加强
C.监察体制的完善
D.建筑艺术的进步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我国古代官僚机构中,最早具有监察百官职能的官吏应是(        )
A.节度使B.御史大夫C.提刑按察使司D.刺史
2016-11-18更新 | 450次组卷 | 17卷引用:2015-2016学年河南偃师市高级中学高一开学考试文综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下列中国古代官职中具有监察职能的是
①太尉
②御史大夫
③刺史
④军机大臣。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016-11-14更新 | 148次组卷 | 23卷引用:河南省濮阳油田实验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随着反腐力度的不断加大,中央巡视组巡视地方工作已全面展开。下列古代官职与其职能相似的是
A.秦丞相B.西汉刺史C.宋三司使D.明内阁大臣
10 . 加强对官吏的检察是实现吏治清明的重要措施。秦汉具有监察职能的官职和机构是(  )
①御史大夫       ②刺史       ③丞相       ④军机处
A.①②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