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监察与谏议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宋代规定,御史上任后百日必须弹人,否则就要罢黜为外官或受罚俸处分,名为“辱台钱”。元世祖明确规定“凡有官不勤于职者,勿问汉人回回,皆以论诛之,且没其家。”明太祖甚至亲创了“剥皮实草”的酷刑惩治犯脏满六十两以上的官吏。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惩治贪污腐败,调和社会矛盾
B.树立君主权威,加强君主专制
C.改善行政管理,提高行政效率
D.加强政府监督,维护统治秩序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据记载,西汉的刺史不仅要熟知国家各种法令,还要穿着特定服饰、坐着专用马车,每年定期到自己的监察区出巡,并“循令而从事,案法而治官”。由此可知,西汉刺史
A.成为一级地方长官
B.具有职责明确的专职性
C.随意处罚违纪官员
D.拥有位高权重的权威性
2018-07-12更新 | 299次组卷 | 19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扶轮外国语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加强对官吏的监察是实现吏治清明的重要措施。历史上,下列机构或官职具有监察职能的是
①御史大夫
②通判
③内阁
④军机处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2018-06-19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安阳滑县实验学校2017至2018年高一下学期开学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在西汉,刺史每年8月“巡行所部郡国”,郡守“常以春行所主县”,“秋冬遣无害使”审察案情,至于临时突击督察,大多发生于突发的案情或农民起义的发生。如武帝时派绣衣御史去镇压农民起义,派遣司隶校尉“补巫蛊,督大奸猾。"这说明西汉时期
A.基本继承了秦朝的监察制度
B.监察方式具有多样性和灵活性
C.刺史的设立加强了中央集权
D.汉武帝扩大了郡守的履职权限
2018-05-31更新 | 1212次组卷 | 18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唐朝对地方的监察称为“道察”,由察院临时派出监察御史,具有奉敕特使的性质,或者定期巡视。御史出巡,尤其是遣使巡察,在皇帝的直接控制下,“事无巨细得失,皆令访察奏闻”。这一制度旨在
A.维护社会公正B.防止贪污腐败C.加强中央集权D.建立监察体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汉初地方监察制度成为空白,终使地方势力坐大,汉惠帝时派出监御史到各地负责监察地方,汉文帝时又由丞相派出刺史,汉武帝时在全国各州常设刺史,并改由皇帝指派。汉武帝时刺史的主要职能是
A.举荐官吏候选人
B.管理地方行政事务
C.监察地方高官
D.征收地方赋税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7 . 从汉武帝征和四年一直到三国魏晋时期,司隶校尉都是监督京师和京城周边地方的秘密监察官,汉武帝时同时将郡国豪富迁徙到长安附近集中居住。这表明当时
A.司隶校尉监察使郡国力量逐步削弱
B.监察制度是解决郡国体制的主要方式
C.豪富家族成为维系政权的政治支柱
D.强干弱枝是巩固专制集权的重要措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宋初统治者认识到官员的俸禄与其廉洁的关系,实行了提高官吏待遇的政策。与其他朝代相比,宋朝给予官员的俸禄待遇是最为优厚的。宋代的这种高薪制
A.杜绝了官员的贪腐行为
B.对于官员的廉政有正面的保障作用
C.是统治者一时兴起的行为
D.导致国库空虚,王朝崩溃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西汉)成帝末,翟方进、何武乃言:“《春秋》之义,用贵治贱,不以卑临尊。刺史位下大夫,而临二千石,轻重不相准。请罢刺史,……”而朱博以汉家故事(指汉代的传统制度),置部刺史,秩卑而赏厚,咸劝功乐进(指为获皇帝赏识,积极性高)。……”于是……复置刺史。这种以卑临尊的“法制”
A.提高了行政效率
B.可提高秩卑官员的积极性
C.加强了专制皇权
D.能够防止官僚队伍的腐败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秦统一后,在全国实行郡县制,每郡设监郡御史一名,是中央最高监察机构御史府在每郡设置的派出官员,其职责主要是监察一郡地方官吏。此后,这种派出管理制度一直延续至清代。这一制度
A.削弱了地方权力
B.形成了地方割据势力
C.加强了中央集权
D.维护了大一统的局面
2018-01-20更新 | 578次组卷 | 28卷引用:河南省鹤壁市淇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