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监察与谏议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汉建立后,承袭秦制,中央设御史大夫,监察包括丞相在内的百官。汉武帝时,把全国分为十三个州作为监察区,每州设一个刺史负责监察。刺史级别不高,官秩(级别)不过六百石,约等于中下等县令。但他位卑权重,可代表中央,监察二千石的地方高官、豪强势力,甚至诸侯王。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概要》

材料二   谏议制度在唐宋时发展到成熟阶段,主要标志为职官与机构设置日趋完备。唐朝的门下省和中书省都有谏议权,并分别设有补阙、拾遗两种谏官;宋朝专设“谏院”为独立的谏议机构。大量著名文人出任过谏官,如唐代诗人杜甫、白居易、王维、陈子昂当过拾遗,宋人司马光、欧阳修、苏东坡、范仲淹当过谏官。唐太宗有纳谏雅量;宋太祖为后世皇帝立下祖训“不杀上书言事人”。

——摘编自晁中辰《中国古代谏议思想与谏议制度刍议》


(1)根据材料一,概况汉朝监察体系的构成,并指出刺史制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唐宋时期谏议制度的特点。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对解决藩镇跋扈,维护国家统一,起了重要作用,在客观上也有利于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是这些措施具有很大局限性,如实行兵将分离的政策,带来了将帅无权,指挥不灵,以致军队战斗力削弱的弊病,虽然北宋政府后来豢养了百余万军队,却阻挡不住辽、西夏的侵扰。由于各级政府权力的分散,形成了叠床架屋的官僚机构,官吏众多,行政效率低。总之,北宋实行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在一定时期起到了巩固政权的作用,后来便逐渐走向反面。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西汉统治时期,御史大夫专门行使监督权,其下属御史中丞常驻内宫,专门负责监督王室和宫廷,也可以说是监察皇帝的;另一下属御史丞则负责监督政府,不论中央、地方都在内。值得注意的是,御史大夫是宰相的副手,因此,监察权是相权的一部分……唐代单独设立御史台,其职权限于监察政府,没有监察皇帝和宫廷的权力。但在政府中,仍存在专责监督皇帝的,那就是谏官,谏官由宰相任命,宋朝谏官改由皇帝任命,他们就不再监督皇帝,反过来监督宰相。

——《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宪法学透视》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加强中央集权措施,评析其历史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从汉朝到宋朝监察制度的变化趋势。
2020-01-02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以下是有关古代“通判”一职的史料记载。
史料出处
(943年,张易)以水部员外郎通判歙州……郡事亦赖以济。《南唐书·张易传》
宋初……始置诸州通判……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宋史·职官志》
(南宋通判)有按察之名,无事权之实……督经总制钱为职业。《四库全书·后村集》
据此可以断定的是(  )
A.通判一职的设置始于南唐B.南宋通判的职权有名无实
C.通判行使地方最高行政权D.通判发挥过地方监察作用
2019-12-20更新 | 280次组卷 | 2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重庆市第八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中国古代在选拔官员上长期推行“保任”制,即任人者要对被任者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被任者任职后的功过优劣,任人者要与之同其赏罚。这说明中国古代
A.建立了完善的选官制度B.法律惩罚制度异常严酷
C.注重加强对官员的管理D.官员职责缺乏明确分工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5 . 下列中国古代官职中具有监察职能的是
A.太尉B.御史大夫C.参知政事D.丞相
2019-12-02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大足区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电视剧《大宋提刑官》讲述的是南宋人宋慈判案的传奇故事。历史上确有宋慈其人,据宋慈墓志铭记载,他先后做过“提点广东、江西、湖南刑狱”。历史上与宋慈的“提刑官”职能较为类似的有
①刺史   ②都察院   ③御史台   ④参知政事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019-11-19更新 | 144次组卷 | 34卷引用:重庆市大学城第一中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半期考试历史试题
7 . 汉武帝统治时期,全国划分为十三个州部,每州部设刺史一名。当时刺史的主要职责是(          
A.监察地方政治B.管理地方行政C.征收地方赋税D.掌管地方军事
2019-11-01更新 | 177次组卷 | 26卷引用:2016-2017学年重庆市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据记载,西汉成帝绶和元年置大司空,掌执法纠察之权,可弹劾不法之臣,还可奉诏收缚或审讯有罪的官吏。这里的“大司空”相当于秦朝的
A.御史大夫
B.刺史
C.县令
D.丞相
9 . 西汉皇帝朝会时,官俸只有六百石的刺史的班序远在官体两千石的郡国守相之后,但刺史与郡国守相因政务而单独会见时,则要以刺史为尊。这主要是因为(  )
A.刺史代表中央管理地方B.郡国守相畏惧刺史权威
C.刺史职权是皇权的延伸D.汉代朝廷礼仪规定混乱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分天下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每郡置一监御史,负责监察地地方官吏,但其监察职能并没有固定,监察制度尚不成熟。西汉初年,汉承秦制……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武帝“始巡郡国”,发现许多郡守失职现象严重,而监御史竟未能举奏,怒而处决了一大批地方官吏,这成为武帝下决心对监郡御史制度进行改革的导火索。

——摘自刘佳《中国古代地市监察机构行政化的演变及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汉时期监察制度的变化并评价中国古代监察制度

材料二:民众大会本身是国家权利机构,由它来选举产生行政官员,但它同时也是主要监察机关,随时可以对行政官员实行弹劾和惩罚。民众大会监督行政官员最有力的方式就是可以行政官员或公民提出不信任案,认为其有危害国家安全、危害公民自由等行为,就可以提交公民大会全体举行表决,如多数通过,则对其人进行放逐。………陪审法庭主要是司法机关,但在一定程度上也行使着监察机关的权力,对行政官员的活动实行监督。古希腊雅典国家的监察制度赋予了公民很大的监督权力,在其政治经济生活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代雅典的监察制度的特点并评价雅典民主制度。

材料二:……1987年恢复行政监察制度的目的在于解决由于长期监察体制缺失所导致的行政风气恶化、腐败现象滋生等问题。2010年新修改《行政监察法》也是为了对1997年《行政监察法》的完善,使其里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行政监察其中的重要内容是:落实廉政建设责任制,为服务经济发展提供政治保障;查办违法违纪案件,为经济发展扫除障碍开展执法监察,确保经济发展不“毁于蚁穴”。

——摘编自司丽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行政监察制度变迁研究》


(3)根据材料三,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促进我国行政监察制度变化的因素。
2019-08-23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渝中区巴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