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监察与谏议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盖宽饶在汉宣帝时任司隶校尉,“絮白公正,不畏强御”“刺举无所回避”,因此出现了“公卿贵戚及郡国吏徭使至长安,皆恐惧莫敢犯禁,京师为清”的局面。据此推测司隶校尉的职能是
A.负责京城地区的监察
B.负责向朝廷举荐人才
C.负责首都地区的防务
D.负责调查刑事案件
2017-12-23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求精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第一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权力监督,在中国古已有之。西周就有过所谓做诗、诵诗的舆论监督,当时还创造了“三监”制度,并成为以后秦汉时的监察御史和刺史制度的渊源。此后中国各朝代都建有权力监督制度。西汉中期开始建立多重监察制度,如御史的监察、丞相司直的监察、司隶校尉的监察等。西汉还发明了中国最早的举报箱。唐、宋、元、明、清的监督制度都有不同程度发展。忽必烈曾说:“中书省是我的左手,枢密院是我的右手,御史台是我用来医治左右手的。”这些制度虽有一时一地之效,但并不能对贪官保持持久的威慑力。                      

——蒋德海《为什么说权力制衡比权力监督更重要》


根据材料概括中国古代权力监督采取过的举措。并简评古代监察制度。
2017-11-16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求精中学高一年级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第一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明朝洪武年间,都察院下设13道监察御史,职纠内外官员。监察御史秩正七品,官阶虽低,威权甚重,外出巡按,号称“代天子巡狩”,“大事奏裁,小事立断”,“历代均不能望其项背”。这一官职的设置
A.以大驭小体现古代政治特色
B.开启中国古代地方监察体制
C.是制约相权膨胀的理性措施
D.是专制制度不断强化的产物
2017-10-31更新 | 505次组卷 | 25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关于监察官员的遴选,司马光说“凡择言事官,当以三事为先,第一不受富贵,次则重惜名节,次则知晓治体”。他主张
A.重视监察官员自身素养
B.扩大官员的遴选范围
C.侧重监察吏治腐败现象
D.建立完整的监察体系
2017-10-22更新 | 201次组卷 | 16卷引用:重庆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5 . 在中国古代,“对皇帝的决定可以提出批评,这一条在某种程度上蕴含着言论自由的原则,每每令研究中国政治制度史的人倍感兴趣”。这里所评述的制度
A.有利于完善君主专制
B.加强了中央集权
C.使君臣关系趋于平等
D.为官员升迁提供方便
2017-10-11更新 | 1581次组卷 | 31卷引用:重庆市万州区2017-2018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孙中山先生建立民国时倡导在三权的基础上加上中国从前的弹劾权,他说“弹劾权,在中国君主时代,有专管弹劾的官,像唐朝谏议大夫和清朝御史之类,就是遇到了君主有过,也可冒死直谏。这种御史都是耿直得很,风骨凛然。……”据材料可知孙中山先生认为中国古代监察谏议制度
A.削弱了皇权B.利于谏正皇帝过失
C.杜绝了腐败D.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下列中国古代官职中具有监察职能的是
①太尉
②御史大夫
③刺史
④军机大臣。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016-11-14更新 | 148次组卷 | 23卷引用:重庆市长寿区长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