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监察与谏议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汉代皇帝诏书先下御史大夫,然后转给丞相,丞相上书也由御史大夫转达。御史大夫一职多由皇帝的亲信充任,如景帝时的晁错、武帝时期的张汤等。可见御史大夫
A.对丞相具有监督与制衡作用B.是内外朝制度的具体体现
C.实际上掌握着朝廷行政大权D.对皇权有一定的制约作用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萌芽于西周,确立于秦汉,成熟于隋唐,完备于明清。秦设监御史执掌群臣奏章和下达皇帝的诏令,并兼国家的监察工作。汉武帝在各州设刺史,以“六条”法规作为履行职务的依据,而六条中打击强宗豪右、以强凌弱以及二千石不奉诏书则是其基本内容,明清监察机关的触角更深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

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比较突出的是监察御史不受其他行政机关牵掣;监察官员特殊的选任、考课、监督制度,使中国的监察制度具有一定的科学内容,因而在一定时期曾经成为抵触惰性力量、消解社会矛盾的积极因素,对澄清吏制起过较好的作用。

—《试论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特点》

材料二   从世界各国已有的行政监督经验看,监察制度在一个国家的监督机制体系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无论是立法监督、司法监督,还是政党监督、社会舆论监督,都不可能对国家机构中的行政系统进行立接、有效的监督。孙中山认为,监察制度是中国固有的东西,是中华法系的精华。邓小平也强调:“最重要的是要有专门的机构进行铁面无私的监督控制。”因此,对我国现有的行政监察制度进行改革,建立行政监察院,使行政监察成为监督行为的主干监督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论我国行政监察制度的完善》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特点和意义。

(2)概括材料二的基本主张,并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其理由。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4 . 监察制度是中国古代官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关于我国古代监察制度说法错误的是
A.秦朝的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B.监察制度杜绝了官僚队伍的腐败
C.都察院是明清时期的监察机构D.监察权来源于皇权,代表君主个人的意志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5 . 2012年度百度搜索风云榜,“网络反腐”成为当下搜索热词。中国自秦汉开始,就已确立官员监察制度。下列哪一官职(或官员)不具备监察官员的职权?
A.御史大夫
B.刺史
C.门下省
D.通判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两汉时期,由中央到地方实行分级负责、层层对官吏进行考核:唐代出现了专门考核机构——吏部考功司;宋代设审官院、考课院和监司负责不同类别官吏的考核;明清主要由吏部负责官员考核,由都察院协同工作。这表明
A.专制皇权不断强化B.官吏考核逐渐规范
C.中央集权不断加强D.官员选拔目渐科学
2016-11-27更新 | 730次组卷 | 31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第一中学老校区(新泰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2014年度百度搜索风云榜,“网络反腐”成为当下搜索热词。中国自秦汉开始,就已确立官员监察制度。下列哪一官职(或官员)具备监察官员的职权(       
A.太尉B.御史大夫C.内阁D.枢密院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9 . 加强对官吏的监察是实现吏治清明的重要措施。历史上,下列机构或官职具有监察职权的是
①御史大夫 ②通判 ③御史台 ④军机处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10 . 两汉实行的一系列政治经济制度中,具有监察职能的是(  )
A.刺史制度
B.郡国并行制
C.察举制
D.“三公九卿”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