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监察与谏议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据《汉书》记载,某一官员“周行郡国,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该官员属于
A.十三州刺史
B.御史大夫
C.参知政事
D.三司使
2018-01-05更新 | 323次组卷 | 21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第一次模块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中国古代历朝都有专门负责监察的官员或机构,如刺史和御史台。但是从秦至明清仍不断出现监察官员乃至监察机构贪赃枉法的情形,屡禁不绝。这种现象无法断绝的根本原因是
A.专制制度的本质决定监察体制的效能有限
B.监察官员和监察机构没有履行自己的职责
C.没有设立相应的惩治措施来配合监察体制
D.监察官员和监察机构的权力太小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杨宁一在《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指出:两汉时期,州逐渐成为一级固定的地方行政机构。汉武帝制定刺史制度,负责监视州内之郡县。东汉时期,刺史凌驾于郡守之上,由单纯的监察官吏发展为总揽地方大权的行政长官。这说明汉代刺史制度
A.加强了对地方的行政管辖
B.削弱了秦以来膨胀的相权
C.奠定了三省六部制度基础
D.逐渐取代了郡国并行制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明朝洪武年间,都察院下设13道监察御史,职纠内外官员。监察御史秩正七品,官阶虽低,威权甚重,外出巡按,号称“代天子巡狩”,“大事奏裁,小事立断”,“历代均不能望其项背”。这一官职的设置
A.以大驭小体现古代政治特色
B.开启中国古代地方监察体制
C.是制约相权膨胀的理性措施
D.是专制制度不断强化的产物
2017-10-31更新 | 506次组卷 | 25卷引用:山东省桓台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阶段性测试(六)文综历史试题
7 . 汉武帝创立刺史制度,当时刺史的职能是(  )
A.掌管地方行政B.监察诸侯和地方高官
C.负责地方财政D.监察中央官吏
8 . 孙星衍等辑的《汉官六种》中记载:汉武帝元封五年初置部刺史,其“周行郡国,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以六条问事,非条所问,即不省”。此时刺史是地方
A.行政长官
B.监察长官
C.军政长官
D.司法长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关于监察官员的遴选,司马光说“凡择言事官,当以三事为先,第一不受富贵,次则重惜名节,次则知晓治体”。他主张
A.重视监察官员自身素养
B.扩大官员的遴选范围
C.侧重监察吏治腐败现象
D.建立完整的监察体系
2017-10-22更新 | 201次组卷 | 16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第八中学东校区2017-2018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杨阳主编的《中国政治制度史纲要》认为我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有一套完备的自我调节系统,在防止皇帝决策失误方面有“封驳”和“谏议”制度。下列机构设置属于“封驳”和“谏议”制度的机构是
①唐朝门下省
②宋代的谏院
③明朝时期设按察使司
④明清时期设都察院。
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