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罗马的政制与法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罗马法学家认为,在适用于特定民族的市民法和适用于全人类的万民法之外,还有“自然界教给一切动物的法律”——自然法,“而奴役是违背一切人都是生而自由的自然法的”。这反映了
A.罗马法不断发展完善为一部自然法
B.天赋人权的思想理念贯穿于罗马法
C.使用中的罗马法丧失了自然法的精神
D.罗马法学家追求公平正义的立法原则
2018-01-30更新 | 195次组卷 | 21卷引用:黑龙江省绥化市哈师大青冈实验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2 . 《世界著名法典汉译丛书》中说:“它开创了罗马法制史上的一个新时代。它把向来由贵族祭司阶层把持的‘习惯法’用人人可见的文字公布出来,使司法执法‘有明确的文字做依据。”“它”是指(  )
A.《十二铜表法》B.公民法C.万民法D.《民法大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公元前287年,罗马通过霍腾西阿法案,规定平民会议所制定的法案,不管元老院是否批准,对国家都具有约束力。从此,平民会议成为具有立法权的人民会议,平民获得了可以担任各种官职的权利。这意味着罗马
A.最终确立了民主共和的制度
B.自由民内部的关系得到调整
C.贵族和平民的法律地位平等
D.平民会议成为最高权力机关
4 . 《十二铜表法》规定:“若(当事人双方)不能和解,则(他们)应在午前到市场或会议场进行诉讼。出庭双方应依次申辩(自己案件)”这反映出当时的司法审判
A.侧重于当事人的申辩
B.遵循严格的司法程序
C.确保审判结果的公正
D.摈弃旧有的风俗习惯
2017-11-16更新 | 103次组卷 | 19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古罗马物法对所有权有明确的概念,就是对所有物的最完全支配权,其中包括占有、使用、收益、处分和返还占有权等。这反映了罗马法
A.成为后世各国效仿榜样
B.是维系帝国统治的重要工具
C.提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是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产物
2017-09-03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法制起源较早。夏朝法律被称为“禹刑”,西周周公制礼,礼刑互补。秦朝制定《秦律》,以“轻罪重刑”为指导思想,刑罚名目繁多。唐朝制定《唐律疏议》颁行天下,规定了严惩十恶: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成为中国古代法成熟的标志和中华法系的代表。……自此,“法自君出,权尊于法”,“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家族国家本位,息讼无讼,实现社会和谐等成为古代中国基本的立法思想和价值取向,影响后世。……而古罗马法,私法(保护私人利益有关所有权、债权等方面的法律规范)发展异常充分,以个人权利为本位,权力服从于法律,公开审判,追求正义,法治精神贯穿于罗马法律体系之中。

——改编自张中秋《中西法律文化比较研究》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利用不平等条约获取的政治、经济、法律特权,迫使中国匆匆迈入到近代,这种被动的社会转型导致社会结构发生巨大断裂,社会现实和法律制度严重脱节。1902年,两湖总督张之洞以兼办通商大臣身份,与各国修订商约。在此期间,英、日、美、葡四国提出在清政府改良司法现状“皆臻完善”以后,可以放弃领事裁判权。清政府随后下诏:“参酌各国法律,悉心考订,妥为拟议,务期中外通行,有裨治理。”开启了清末司法改革,以因应形势变化,挽救权力危机。但在引进西方法律原则、制度的过程中,遭到传统礼教派的强烈反对,清廷秉持“旧律义关伦常诸条,不可率行变革,……惟是刑法之源,本乎礼教”的修律宗旨,在移植和妥协中,艰难推进。

——改编自张晋藩《中国法律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华法系和罗马法的差异,并分析产生这一差异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绪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司法改革的历史背景,并作简要评价。
2017-05-13更新 | 148次组卷 | 20卷引用:黑龙江省绥化市哈师大青冈实验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有学者对罗马法做了如下评价:“罗马法的发展基本上不是按立法程序制定的,也不是君主个人独裁意志的结果,而主要是凭借裁判官的审判实践和法学家的理论活动,在改造和继承旧有的法律规范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可见罗马法
A.具体实施具有较大的随意性B.完全没有按照基本立法程序制定
C.法官和法学家随意曲解法律D.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开放性
8 . 《十二铜表法》规定:“出卖的物品纵经交付,非在买受人付清价款或提供担保以满足出卖人的要求后,其所有权并不移转。”该条款体现的目的是
A.维护罗马贵族的利益B.保障下层平民的权益
C.确认等价交换的原则D.保护罗马公民财产权
9 . 《十二铜表法》第六表第五条规定:物品之转让,通过有五个证人及一个司秤人在场时缔结契约的方式,并通过在出庭辩论时于最高审判官前对该物品所有权之否认的方式。这一规定反映出《十二铜表法》(     )
A.严控被统治阶级的转让行为
B.在法律行为中强调程序合法
C.重视商品经济中的道德因素
D.宣扬民主制度对公民的意义
2016-09-12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黑龙江哈尔滨师范大学附中高三上期开学考历史试卷
10 . 罗马法体现了程序法优先于实体法的特点,在程序法方面作了很多规定。如:原告传被告出庭,如被告拒绝,原告可邀请第三者作证,扭押同行;如被告托辞不去或企图逃避,原告有权拘捕之;如被告因疾病或年老不能出庭,原告应提供交通工具,但除自愿外,不必用有篷盖的车辆。这些规定的直接目的是为了(     
A.更好地维护奴隶主的利益B.确保司法审判的公正性
C.防止司法部门以权谋私D.使原告的利益不受侵犯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