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罗马的政制与法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1 . 奥古斯都(前27-14年)所创立的罗马帝国对各省来说,是一个有利时代的开端.权力集中于一人之手,帝国也逐渐抹去了罗马公民和省区属民间的差别,保证各省区人民可享受法律的平等体护,特别是紧急状况下的政府帮助,以及那经常而有效能的行政利益。据此可知,这一时期的法律
A.扩大了罗马帝国的管辖范围B.有利于解决城邦意识的局限性
C.加剧公民与外邦人间的矛盾D.推动了帝国不断完善法律程序
2022-02-22更新 | 10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皖江名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年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2 . 罗马法的“诚信诉讼”规定:承审员可按诚信和公平的原则,根据案情作出衡平的判决,不必严守法规,拘泥形式。原告如有诈欺、胁迫等情况,被告如有可原有的错误,虽程式书中未列有抗辩,承审员也有权减免被告的责任。据此可知,“诚信诉讼”
A.损害了法律的客观公正B.有助于社会道德的匡正
C.保证了司法程序的完整D.构成罗马法的主体内容
2021-02-27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皖江名校联盟2021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3 . 《十二铜表法》第八表中规定:“毁伤他人肢体而不能和解(和解即通过支付一定的经济赔偿解决争端)的,他人亦得以同态复仇而毁伤其形体。”查士丁尼《法学总论》规定取消同态复仇,无论是较重的或较轻的侵害,一律改为罚金制裁。这种变化反映罗马法律
A.由习惯法向成文法演变
B.由公民法向万民法演变
C.由野蛮习惯向文明演变
D.从不公平向公平的演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公元242年,罗马设外事最高裁判官处理涉及非罗马公民的诉讼,他们有权不受任何形式主义的程序规范与严格的本地法规则约束,后来前任裁判官发布的告示往往为后任裁判官所因袭借鉴,并经过国家认可而形成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裁判官法。这表明裁判官法
A.适应了罗马商品经济的发展B.化解了公民与非公民之间的矛盾
C.注重保护罗马人的私有财产D.使罗马法民事诉讼程序更加完善
2020-08-31更新 | 372次组卷 | 17卷引用:安徽六校教育研究会2021届高三第一次素质测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罗马人对“法”的观念源于ius,即“法”被认为是关于善良与公正的艺术,所以罗马共和国时期的立法者“都不意在创制新的法律,而只是陈述法律是什么及其始终是什么。”这反映了罗马法
A.注重立法正义B.维护民主共和
C.保障私有产权D.忽视法律发展
6 . 下列政体形式体现的是
A.君主制B.共和制C.元首制D.寡头制

7 . 材料一   《唐律疏议》是唐高宗永徽年间完成的法典,是唐律的典型代表。据《旧唐书·刑法志》记载,唐太宗贞观年间有同州人房强,弟弟在岷州任统军,因为谋反伏诛;按照当时的法律,房强应当因为连坐处死。太宗得知此案,怜悯其将死,于是对大臣们说:“因为风俗教化未能博施,所以如今仍然需要刑典。这不是庶人的过错,怎么能因此滥施重刑呢?这更显得君主不德。……怎么能不察其原本而一概加以诛罚呢,这违反了恤刑而重人命的原则。”这对《唐律疏议》的修订产生了影响,如将原《贞观律·名例篇》中的“言理切害”,更为“情理切害”。后来以其为代表的法律体系亦被宋元明清所继承,在东亚被其他国家所接受。

——陶舒亚《中国法制史》等

《法学阶梯》是罗马法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在位期间(公元527—公元565年)编写的一部法学教科书。书名取自罗马帝国鼎盛时期大法学家盖尤斯、保罗,乌尔比安以及其他法学家弗洛伦丁和马其安的同名著作。简要阐明了法学原理,如“正义是给予每个人他应得的部分的这种坚定而恒久的愿望”,“奴役是违背自然法的(因为根据自然法,一切人生而自由)”。但《法学阶梯》随着罗马帝国的分治和西罗马帝国的灭亡,逐渐湮没在欧洲中世纪的历史中,直到人类走出中世纪迈向近代时,其命运又发生了变化。

——摘编自徐国栋译《法学阶梯》等

材料二   中国古代在自然济和专制统治环境下,不具备产生诸如自由、平等、权利、义务等近代民法观念的条件,现今中国民法,是清朝末期从外国继受而来。甲午战败和庚子事变后,清廷推行新政,1907年设立修订法律馆,“参酌西洋法制”,起草民、刑各法典。1908年民法典起草正式开始…1910年底,“大清民律草案”完成。辛亥革命后,北洋政府在“大清民律草案”基础上继续主持起草民、刑法典,称为“第二次民律草案”。1930年,国民政府在此前民律基础上修订的《中华民国民法》颁布实施,此前,在清政府、国民政府和列强续签商约时,提出废除领事裁判权,列强均以颁布民商法典、法治完善为放弃该权的条件。

——摘编自梁慧星《中国民法典草案建议稿》序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律、罗马法的立法思想,并指出它们产生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民法精神并归纳中国制定民法典的作用。
2019-10-16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年安徽省阜阳市颍上二中等三校高三上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西塞罗说,制定法律的目标是“为了保障公民的福祉、国家的繁昌和人们的安宁而幸福的生活”(《论共和国·论法律》),“法律应成为恶的改造者和善的促进者”(《国家篇·法律篇》)。这说明他
A.开始提出自然法思想
B.批判了市民法的狭隘
C.认为法律要公平正义
D.主张公法要高于私法
9 . 从希腊文明和罗马文明两者的关系看,它们
①罗马文明完全继承了希腊文明
②两者同属“海洋文明”的范畴
③罗马文明继承和发展了希腊文明
④它们的文明成果都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下面是《查士丁尼法典》里的记载:如果一匹租来的马被人偷走,租马的人该负什么样的责任?答案是:他必须赔偿这匹马的价钱给马的主人,因为他应该好好照顾这匹马。由此可见,《查士丁尼法典》
A.包罗之广、涵盖之细
B.带有浓厚的人道主义色彩
C.留下了重证据的法治传统
D.已经具有契约的思想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