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罗马法的评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意大利法学家维柯把罗马法看成“诗”“歌”,即法律是用一些暗含事实真相、具有公文程式般的面具来表达。“这些公文程式,由于有些什么字和用多少字都有严格的规定,不能加、不能减、不能改,它们把这种公文程式叫做诗或歌。”据此可知,罗马法
A.具有人文主义特征
B.追求法律严谨公正
C.蕴含着自然法理念
D.体现罗马公民意志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罗马法律规定,如果出卖人知道物品有瑕疵,而买受人不知情,或者出卖人知道被卖物与买受人所想象的物品之间存在重大差别,这足以使买卖中的买受人获得一项诉因,可以提起有关诉讼。该规定
A.适应了罗马对外扩张的需要
B.旨在保护罗马公民的私有财产
C.反映了罗马法重形式的特点
D.表明法律以诚信规范经济行为
2019-04-23更新 | 272次组卷 | 29卷引用:福建省晋江市季延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有学者认为:“在西塞罗生活的共和国晚期,古希腊哲学犹如西斯廷小教堂天顶画《创世纪》中的那个上帝,罗马法犹如那个被造好的亚当,前者的手指轻轻触及后者。被触者就从一堆泥土变成鲜活的生命,并生生不息地繁衍下去,进而影响着诸多的后来者。”作者意在说明
A.希腊民主政治深刻影响罗马法的发展
B.没有希腊文化就没有罗马文化
C.欧洲两大文化源头相互影响互为渊源
D.希腊文化赋予罗马法精神内涵
2019-04-02更新 | 753次组卷 | 26卷引用:福建省福清市华侨中学2019届高三年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据《查士丁尼学说汇纂》记载,大法官在判处极刑、徒刑时会同时宣告受刑人“丧廉耻”,犯罪情节较轻、行为不符合公序良俗或从事下贱职业的人,也会被官员记录为“丧廉耻”。帝国剥夺丧廉耻者所享有的公权,并形成档案加以管理。据此可知,在当时的罗马
A.司法程序过于繁琐形式主义色彩浓厚
B.已经初步建立起原始的社会信用体系
C.道德谴责是维护社会秩序的主要手段
D.法律法规从零星分散到形成完备体系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6世纪初,梭伦对国家政权机构进行了改革,使公民大会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所有合法的公民均有参与权、知情权、发言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公元前6世纪末,克里斯提尼创立新的五百人会议,每个行政选区各选出50人参加,议员名额依各居住区公民人数按比例分配。当选议员可以连选连任,但一位公民一生只能担任两届议员。

材料二   “不得基于怀疑而惩罚任何人。……与其判处无罪之人,不如容许罪犯逃脱惩罚

——古罗马《民法大全》

“法律条文没有作出规定的,法官就不能受理。譬如有公民的奴隶被人拐走或偷跑掉,此公民要求法律受理就要找法官,向他申明:根据某某法律,我认为此奴隶应归我有。法官确认后才能受理。”

——《十二铜表法》


(1)古希腊开西方民主政治之先河,据材料一概括古代雅典民主政治建设对后世的借鉴意义。
(2)材料二反映出罗马法的哪些特点?在由共和国到帝国的过程中,罗马法获得重大发展,指出其发展的政治和经济根源。
2019-03-21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有学者认为,罗马万民法虽然不是调整国家间关系的法律,但那些用来规定私人间贸易关系的常识也可能被恰当地用来调整国家间关系,在财产转让领域内这种情况尤为多见。该学者旨在说明,罗马万民法
A.孕育了当今国际法的诸多原则
B.避免了形式主义法律的弊端
C.调节了社会关系上的复杂矛盾
D.实现了人人平等和公正至上
7 . 下列对古代希腊、罗马政治制度的评述,正确的是
A.古希腊的民主政治中已初步体现出主权在民、集体统治和任期制等民主特征
B.古希腊的民主政治是小国寡民的产物,是一种间接的民主制
C.《十二铜表法》是为保护平民的利益而颁布的
D.罗马帝国之所以能维持长久统治,与罗马公民法对社会关系和社会矛盾的有效调节有重要关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罗马法规定,如果原告有诈欺、胁迫等情形,虽程式书中未列有抗辩,承审员也有权减免被告的责任。这表明罗马法
A.忽视对公民私有财产的保护
B.严格按照法律程序处理纠纷
C.注重以诚信规范人们的行为
D.遵循了古老的契约自由原则。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自公元前8世纪,希腊开始进入城邦时代。城邦的诞生不仅为法律开辟了广阔的用武之地,而且也为人们的思想观念提供了一个自由的空间。希腊人崇尚法律观念、维护法律权威的观念以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等观念就诞生在这个自由的精神世界之中,如斯巴达的法律制度,由其政治制度的创建者来库古以“神谕”的形式传达,因而具有极高的权威性,斯巴达人也由此养成了极强的守法观念,他们自愿服从来库古法律的约束,极少违反,他们将对法律的遵从看成是一种“美德”。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法律具有至上权威是法治的关键,而良法是法治的基石,这是法治的两大基本要素。

——《浅谈从古希腊到现代西方法治理念的转变》

材料二   古罗马法学家西塞罗认为:理性是不成文的法律,法律只不过是成文的理性而已。

——《浅谈从古希腊到现代西方法治理念的转变》

材料三   《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此前的习惯法是口耳相传,含混不清的,司法官使用习惯法时任意曲伸,平民深受其苦,《十二铜表法》的出现,使刑事诉讼中的定罪量刑和民事诉讼中的裁决有了确定和公开的法律条文作为准绳,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贵族的司法专断。《十二铜表法》是当时罗马社会政治斗争,特别是平民与氏族贵族斗争的产物。它集中了过去的习惯法,并结合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编纂而成。它是罗马习惯法向成文法转变的重要标志,是罗马法发展的基础。

——郭守兰等《西方法文化史纲》


(1)据材料一概括古希腊人在治国理念上有何变化?材料二与之相比有何进步?
(2)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十二铜表法》产生的背景条件及其重要历史影响。
(3)你认为罗马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2019-03-04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邵武市第七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如果道路因水灾或其他变故而毁坏时,邻近该道路的土地所有者,应该在道路未修复前任他人在自己土地上行走。罗马法这一规定反映了
A.公共利益高于个人权益
B.个人权益无关紧要
C.法律制度有重大缺陷
D.奴隶主特权受保障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