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罗马法的评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人际关系主要表现为家族成员及邻里间的关系,而调整这种关系的规范人们多以“礼”称之。有学者认为,全面多样的礼就是中国最早的民事法。《礼记》记载:“礼云礼云,贵绝恶于未萌,而起敬于微眇(细微处)。使民日徙善而远罪(使天下百姓日益趋向善良远离罪恶)而不自知也。”法国思想家伏尔泰说:“在别的国家,法律用以治罪,而在中国,其作用更大,用以褒奖善行。”

——摘编自马小红《中国古代社会的“民法”智慧》

材料二   罗马帝国时代的法学家认为:“公法关乎罗马国家秩序,私法则涉及个人利益。”从一开始,罗马法就打着鲜明的契约烙印。正是这种国家与公民之间的基种隐性契约关系,而非国王对臣民的命令,才是公法私法区分的逻辑起点。公法所调整的行动,必须遵循法律的规定,而私法调整的行动,则依照当事人自身的意原进行。它顺着自由的自生自发秩序在合作中扩展,这或许正是辉煌的罗马之秘诀所在。

——摘编自萧瀚《罗马法权力边界观念的起源》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礼作为民事法的特点及其成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中国古代民事法相比,古代罗马私法具有的不同特征;并分析其影响。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罗马早期社会中,商品经济孕育着自由、平等观念。个人意识使罗马公民在人与人,人与城邦之间表现为契约关系,使法律摆脱了宗教和道德的束缚,成为独立系统。罗马法在平民与贵族的斗争中建立起来。罗马人把私人权利看作国家权力的最高准则,使私法成为罗马法的灵魂和精髓。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治作为治国的基本方略体现在罗马各个角落,共和国的法治精神成为西方法律的渊源。

——摘编自孙振民《古罗马共和国的“法治”建设》

材料二:罗马建国初期,平民和氏族贵族的矛盾很尖锐,平民对贵族高级官吏的专横统治的反抗愈演愈烈,并不断提出新的立法要求。因此,罗马初期的任何一部法律都成了平民和贵族斗争的产物和记录。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1世纪,罗马法也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就罗马法的本质来说,它是“纯粹私有制占统治的社会的生活条件和冲突的十分经典性的法律表现”。“当工业和商业进一步发展了私有制(起初在意大利,随后在其他国家)的时候,详细拟定的罗马私法便立即得到恢复并重新取得威信。”

——摘编自于沛霖《马克思、恩格斯论罗马法》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罗马法治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1世纪罗马法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的表现及原因。
2022-07-10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 陕西省榆林市第十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法律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工具

材料一   唐初先后颁布实施了《武德律》《贞观律》《永徽律》。由于律文言简意赅,再加上某些地方官刻意错误解读律文,导致法律在实施过程中存在误解、不统一现象。唐高宗永徽元年命长孙无忌对《永徽律》律文进行阐释、说明,于 653年编成《唐律疏议》。这部法律成为唐以后宋元明清各朝立法的基本参照,并对东亚各国立法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摘编自《中国法制史》

材料二   在查士丁尼法典之前,罗马帝国编纂过三部法典。公元 528年查士丁尼任命著名法学家特里波尼安等人,根据这些法典以及后来一些皇帝的谕令,删繁就简,剔除已经过时或矛盾的地方,于次年编辑成《查士丁尼法典》,它主要包括从哈德良皇帝至查士丁尼统治时期历代皇帝的谕令集。《查士丁尼法典》与另外几部法律文献合称为《罗马民法大全》,成为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

—-摘编自陈勇《查士丁尼法典评析》

材料三   英国是近代宪政的策源地,其宪法被西方学者誉为"近代宪法之母",不过英国至今并无一部系统、完整的宪法,是不成文宪法的典型,其宪法的渊源包括三部分∶成文的宪法性法律、不成文的宪法性惯例以及涉及宪法制度的判例。英国宪法是历史长期发展的产物,无论其成文的宪法性法律,还是不成文的惯例和判决,都是经过相当长时期的积累,逐渐定型、完善的。新的宪法原则和精神的发展并不意味着彻底否定旧的宪法渊源,而是对旧的渊源的继承和充实,使其能够顺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摘编自《外国法制史》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唐律疏议》和《查士丁尼法典》编撰的异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其历史价值。
(2)根据材料三,概括英国宪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史实对文中画线部分的观点进行举例说明。
2022-01-14更新 | 316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石景山区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罗马帝国皇帝哈德良(76年1月24日-138年7月10日,五贤帝之一,117年-138年在位),在位期间,邀请法学家对罗马法进行了改革,重组罗马社会的规则即罗马法,以重建帝国安全保障体系。以下是学者们明确指出为哈德良时代制定的法律:

一、……

二、对故意杀人、过失杀人以及正当防卫杀人实施区别对待。

三、被判处死刑或流放的人,按照之前的规定,其资产全部充公进入国库。新的罗马法规定,留下其总资产的十二分之一给他的家人。

四、明确遗产继承权。罗马人很早就承认私有财产权,哈德良制定的法律还规定,不得接受不相识之人赠与的遗产,不得接受有子女的熟人赠与的遗产。还有一条法律规定,父亲死后11个月出生的孩子有要求继承遗产的权利。

五、士兵服役期间不得结婚。在其服役期间出生的孩子只能算庶出。但是,这个庶出的孩子也为家庭一员,享有遗产继承权。

六、对于攻击并掠夺因船只遇险游到岸边的落难者的人,之前的法律通常不加以追究。新法规定,对于这种行为,按盗窃行为严加惩处。

七、严禁对孕期女性进行处罚。

八、关于奴隶,新法规定,不管出于什么理由,严禁主人滥杀奴隶或割除其身体的任何部位;禁止主人动用私刑。若有必要应该提起诉讼,交给法庭裁决。

严禁在家设置禁闭奴隶或其他用人的设施。

——摘编自盐野七生《罗马人的故事》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哈德良时代改革法律的背景。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罗马法的法律特点,并分析其历史作用。
2021-09-27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兰州市第二十七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5 . 民主与法制是人类几千年文明积淀的精华,是优秀的政治文化遗产。古希腊民主政治与罗马法律制度,集中代表了古代西方政治文明的杰出成就。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的政府形式之所以称为民主制,是因为权力不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由全体人民掌握。

——摘自伯利克里《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

材料二   我们的制度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的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是平等的;让一个人负担公职优先于他人的时候,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级的成员,而是他们所具有的才能。任何人,只要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对不会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每一个人所关心的,不仅是自己的事务,而且也关心国家的事务。我们自己决定我们的政策,或者把决议提交适当的讨论……

材料三   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则以法律。武力因罗马帝国灭亡而消失,宗教随着人民思想觉悟的提高、科学的发展而缩小了影响,唯有法律征服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征服。

——(德)耶林


(1)为保证“全体人民”掌权,伯利克里时代设立了哪些政治权力机构?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表现。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谈谈你是如何理解罗马法对后世的影响的。
2021-08-25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检测历史试题
6 . 历史的发展是--个延续和传承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罗马共和国建立之初,平民为了摆脱悲惨的命运,同贵族进行了长期的斗争,其斗争的焦点之一就是反对贵族的司法垄断和专横,迫切要求制定成文法律。《十二铜表法》正是平民反对贵族统治取得的一个胜利成果。《十二铜表法》内容庞杂,包括民法、刑法和诉讼程序,基本上是习惯法的汇编。它不仅是罗马法从习惯法演进为成文法的里程碑,也成为后世罗马法的渊源,对中世纪和近代欧洲法学也有重要影响。

——摘自李红《浅谈古代罗马法的形成与发展》

材料二   英国在经济体制改革进程中主要是分两步走的。第一步是解决农村问题,重点解决消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和确立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的问题;第二步是解决城市问题,即以城市为中心的经济体制改革。通过这两个步骤,一方面摧毁了城乡封建主义经济体制,另一方面在摧毁的基础上确立了资本主义的经济体制。英国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的改革不是盲目进行的,是在先进的理论和思想指导下进行的。英国近代历史上的著名思想家、政治经济学理论家的学说便指导了资产阶级进行社会制度改革。例如培根、爱尔顿、霍布斯和洛克的社会契约学说与国家理论指导了君主立宪制及其自我完善化的改革。

——摘编自张天《论英国社会制度近代化》

材料三   1787宪法是新大陆第一份具备高度法律意义的文件,与之相当的就是古罗马的十二铜表法。在文明世界的其他民族或国家,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我们似乎都未曾见证过这两部法典所带来的那种奇特气象:它们创生于民族成长的开端之处,却又如此强有力地影响了随后民族法律的发展,进而又影响到整个民族的生活方式。

——林国荣《托克维尔眼中的美国1787宪法与古罗马十二铜表法之比较》


(1)根据材料一,指出《十二铜表法》颁布的原因,概括《十二铜表法》与习惯法的历史联系。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实现经济体制改革两步走的措施及其启蒙运动时期指导英国经济、政治体制变革的理论。
(3)综合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请选择:①阐述美国1787年宪法给“新大陆”带来的重要意义;②评述罗马法在世界法制史上的地位。
2021-06-28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茂名市高州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如果说,罗马法……能有所创制,那是因为罗马共和国以及之后的帝国乃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多种族”的大国的缘故。法规应该设立起来以作为分属于各个种族的个体之间的社会纽带,并使得原先在属于相同种族的各个小城邦的范围之内盛行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也能在帝国范围内得以奉行。体制上各类灵活的机制使新的规章得以形成、受到检验并获得确认,它属于“再试验再犯错”这一漫长的过程,最终选择出了受所有人真正理解的规章,并可有效地避免冲突及改善社会的合作状态。

——菲利普内莫《罗马法与帝国的遗产》

材料二:历史上各个王朝都有一整套典章制度……但人们如果稍稍翻阅一下史书不能不对一种现象感到困惑不解,正史中可以用《舆服志》《礼仪志》等大量篇幅来记载什么身份的人戴什么帽子,穿什么衣服,衣服用什么料子、什么颜色、多大尺寸、用什么装饰,仪仗队有多少人,排什么队伍,手里拿什么东西,每件东西什么尺寸这一类近于无聊的内容,甚至连演滑稽戏一样的“禅让”也要照录那三劝三让的表文和诏书,可是真要查什么有关国计民生的重大制度,却往往非常简略,或者前后矛盾,语言不详,有的竟毫无踪影可见。其实这倒并不是史官们的疏忽,而是由于有关国计民生的重大制度基本上都存在着两个系统:由皇帝和官员们制定的正式制度,由官吏们执行着的实际制度。前者是官方的、法定的、成文的,见于记载,却不一定起实际作用;后者是实际通用的、得到法律认可的、不成文的习惯做法,但从来未被正式记载,却真正得到了执行。

——葛剑雄《统一与分裂》


(1)依据材料一,概述古代罗马规章产生的社会背景。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成文规章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3)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成文规章对罗马和中国分别产生了哪些影响。
2021-01-01更新 | 128次组卷 | 18卷引用:山西省朔州市应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1
8 . 世界各国的诞生原因、存在方式和发展道路,都大不相同。

周初的统治形势十分复杂:一方面,周人以一个小国代商而有天下,兵力单薄,不足以统治东方各族;另一方面,武王早逝,周公代年幼的成王摄政,破坏了周人自古即已实行、“父死子继”为主的习惯继承制度,导致了与宗主国关系最为紧密的方国离心离德。


(1)依据材料,概括西周初年面临的两大问题,并写出为了解决这两个问题西周分别实行的两种制度的名称。

图腾是部落的象征和凝聚力的源泉。随着国家的建立,必须要有一个具有图腾作用、又高于图腾的东西,以使国家更好地凝聚成整体。

不同道路产生的作用和影响
埃及人把图腾变成了“神”示例:对国家来说,族长方便地变成了国王,族民快捷地变成了臣民;对社会来说,对“神”的信仰为国家提供了一个通俗的文化认同核心。正是依靠这种“神力”,埃及从部落国家到统一王朝只用了短短几百年,但非理性的神权无法为国家提供一个更加长期稳定的核心。
罗马人把图腾变成了“法”

(2)请参照示例并结合所学,将表格填写完整。

1787年美国最终形成的共和政体方案,对历史上各种政体的要素进行了创造性转化和综合吸收:它吸收了雅典民主的理念,保障了“人民”对政府的参与、信任和制约;①它借鉴了君主制的长处,强化了行政权的功能和作用,并将它赋予单独一个人行使;它②在英国式制衡的基础上,设计出了多向复合的分权和制衡体制。③


(3)结合所学,分别列举与材料中①、②、③对应的1787年宪法的内容。
2021-02-12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五表   凡以遗嘱处分自己的财产,或对其家属指定监护人的,具有法律上的 效力。

第七表   树枝越界的,应修剪至离地十五尺,使树荫不至影响邻地;如树木固风吹倾斜于邻地,邻地所有人亦可诉诸处理;橡树的果实落于邻地时,得入邻地拾取之。

第九表   不得为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

——《十二铜表法》

材料二: 19531227日,毛泽东带领宪法起草小组着手宪法起草工作。宪法在起草中,总结了新中国建立以来的宪政建设经验,确定了人民民主原则,还遵循了社会主义原则, 以适应新的社会形势。1954915日,第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部宪法所确立的政治制度奠定了我国政治生活的基本面貌。

——摘编自豆星星《修宪制度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罗马法的基本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罗马法对后世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五四宪法》所依据的“新中国建立以来的宪政建设经验”和“新的社会形势”各指什么?该宪法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2020-08-08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法治取代人治、民主代替专制是历史发展的趋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公元前8世纪,希腊开始进入城邦时代。城邦的诞生不仅为法律开辟了广阔的用武之地,而且也为人们的思想观念提供了一个自由的空间。希腊人崇尚法律观念、维护法律权威的观念以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等观念就诞生在这个自由的精神世界之中。

——《浅谈从古希腊到现代西方法治理念的转变》

材料二   第五表凡以遗嘱处分自己的财产,或对其家属指定监护人的,具有法律上的效力。

第七表树枝越界的,应修剪至离地十五尺,使树荫不至影响邻地;如树木因风吹倾斜于邻地,邻地所有人亦可诉诸处理;橡树的果实落于邻地时,得入邻地拾取之。

第九表不得为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

——古罗马《十二铜表法》

材料三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议会成员之选举应是自由的。……议会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的自由,不应在议会以外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弹劾或询问。

——《权利法案》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希腊人的治国理念。在这一治国理念下,古希腊建立了怎样的政治体制?
(2)根据材料二,概括罗马法的基本特点。
(3)依据材料三,指出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主要取得了什么权力?由此初步确立了英国怎样的政治体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