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与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轴心政治制度是政治体系中居于核心主导位置的制度。构建一个政治体系内部具有强大而高效整合功能的轴心政治制度对于完成一个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是有重要意义的。但是轴心制度的形成与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它的形成需要一个相当长的制度之间的竞争与博弈的过程。并且,随着时代与环境的变化,轴心制度也要不断地进行自我调整与更新,否则就有被替代的可能。

——摘编自谷宇、王竟晗《轴心制度与政治体系——现代国家建设研究新视角》


围绕材料,结合世界近代史的相关知识,自行拟定一个具体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实正确,逻辑清晰)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英国近现代的政治制度是英国中世纪政治制度的延伸和发展。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所变革的并不是英国中世纪的政治体制的机构和框架,而是变革了中世纪遗留下来的政治体制中的阶级构成。……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发展,部分内容也被不断变革着,使之更加适合英国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马啸原《西方政治制度史》


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史相关知识,围绕“政治制度的继承与发展”,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早在18世纪中期,掌握政权的辉格党左翼主张议会改革,成为议会中的反对派,并发表了选举制度改革计划。19世纪初期,资产阶级激进派又活跃起来,议会改革的高潮又一次兴起。I829年,伯明翰工业家组成以阿特伍德为首的伯明翰政治同盟。此后,类似组织在其他城市相继成立,议会改革是这些组织活动的主要目标。他们还宣布同工人联合,竭力争取工人和其他劳动者的支持。在群众的压力下,1830年重新上台掌权的辉格党人表示赞成改革,提出《议会改革法案》,1832年6月被议会通过,并经国王批准生效。

——摘编自齐涛主编《世界通史教程近代卷》

改革法把英国的选民人数从48.8万增加至80.8万,从人口总数的大约2%上涨至3.3%.中等阶级的多数虽然还不掌权,但是获得了选举权。改革前,出现竞争的选区比例最高的是1826年为36%,最低的1812年仅有23%,改革后,最高的1832年为74%,最低的1847年也达到47%。经过改革,政党制度的现代化快速发展,政党的活动范围开始向全国而不再像过去以议会为中心。尽管改革法案对日益壮大的工商业资产阶级做出了让步,但是土地贵族继续保持优势地位。即使是对当时新兴社会阶层的让步,也是竭力限制其影响,使其处于旧统治阶层的控制之下。

——摘编自方家、张士昌《迈向大众民主——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探析》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1832年议会改革的“民主性”。(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成文。)

2019-06-20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宾阳县宾阳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不列颠百科全书》,又称《大英百科全书》,被认为是当今世界上最知名也是最权威的百科全书,英语世界俗称的ABC百科全书(又称世界三大百科全书——《美国百科全书》《不列颠百科全书》《科利尔百科全书》)之一。1771年在苏格兰爱丁堡出版,共三卷,以后不断修订出版。1941年版权归美国芝加哥大学所有。不列颠百科全书由世界各国、各学术领域的著名专家学者(包括众多诺贝尔奖得主)为其撰写条目。该书囊括了对人类知识各重要学科的详尽介绍,和对历史及当代重要人物、事件的翔实叙述,其学术性和权威性为世人所公认。2012年3月宣布停印纸质版,将全面转向数字版。


结合世界近代、现代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概括中提取《不列颠百科全书》发展过程中的一个节点,指出当时的社会特征,并用史实说明该特征。(要求:对当时社会特征的表述要简洁,史实使用要准确全面)
2019-06-03更新 | 145次组卷 | 1卷引用:【校级联考】湖北省鄂东教育协作体2019届高三高考最后一卷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西欧现代的发展是一种资本主义的发展,它首先必须解决的是其体制的发展问题。经济的现代发展,在某种意义上,既是其体制变化的结果,也是推动体制变革的重要因素。事实上,经济机遇是随时都有的,但只有在一个社会具有一定的法治基础,具有社会公认的游戏规则,现代经济才可能持续地生长和发展起来。从欧美大国的发展历程看,一切有所作为的现代化大国,在自己的历史中都产生了某种独一无二的东西,那就是引领时代潮流的大家思想。

——钱乘旦主编《世界现代化历程》


材料蕴含了欧美各国现代化的诸多启示。从材料中提炼一个启示,并结合所学的世界近代史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孟德斯鸠认为:“政体的性质是构成政体的东西,而政体的原则(法律)是使政体行动的东西。一个是政体本身的构造,一个是使政体运动的人类感情。”并提出“所有拥有权力的人,都倾向于滥用权力,而且不用到极致决不罢休……为了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限制权力”。

——摘编自钱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的政体思想评析》


解读材料,结合世界政治史的相关史实,围绕“政体与法律”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加以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法国革命的经验表明,一旦法律人(以律师、法官、检察官为代表的经法律专业训练掌握法律知识和技能、信仰法治恪守法律职业伦理的成员)被排挤于政治生活之外,他们“必将成为革命的急先锋”。不仅如此,当法国法院被路易十五废除后,革命也就不可避免地到来了。如果为实现民主自由的权利,而造成长期的社会动乱,就违背了社会变革的初衷,法国不仅革命过程中充满暴力与血腥,革命之后,由于革命过栈中造成社会分裂,导致政局的长期动荡,经历近百年才确立共和政体。与法国不同,美国人并没有因为狂热追求平等而失去了自由,因而也避免了一场法国式的革命。

而在美国,托克维尔认为,法律人在美国社会崇高权威是“防止民主偏离正轨的最坚强堡垒”。一是因为他们生性喜欢按部就班,由衷热爱规范,他们虽然喜欢自由,但是更重视秩序。这决定了他们特别反对革命和轻率的民主激情;二是法律人从利益上看属于人民,而从习惯和爱好上看属于贵族。“他们是人民和贵族之间的天然锁链,是把人民和贵族套在一起的环子。”能够用最小的流血代价换来最大的社会进步,才是最成功的革命。

——选摘自陈婧茹《自由与平等托克维尔命题》和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


围绕上述材料,结合世界近代史的相关史实,自拟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8 . 附加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面是晚清驻外使节有关近代世界政体大略的综述:

地球万国内治之法,不外三端:有君主之国,有民主之国,有君民共主之国。今日之德、日皆君主之国也,与中国无异。美、法,皆民主之国也,其政权全在议院,而(总统)无权焉。英国,君民共主之国也,大约民权十之七八,君权十之二三。民主之国,其法合于孟子“民为贵”之说;然其弊在朋党角立,互为争胜,甚且各校私见而不问国事之损益,则权不一而志不齐矣。君主之国,主权甚重,操纵伸缩,择利而行;然其弊在上重下轻,或役民如牛马,伴无安乐自得之趣,如俄国政俗是也。惟君民共主,无君主、民主偏重之并,最为斟酌得中。

——摘编自《薛福成(1838年一1894年)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晚清驻外使节对近代西方民主政体的认识找出其中的不当之处,并运用相关史实选择一处予以简要说明。(要求史实正确,史论结合,语言简明。)
2019-05-11更新 | 436次组卷 | 17卷引用:河南省新蔡一高2016-2017第二学期高二历史月考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面是两则对政治道路认识的内容

(一)有学者评价英国政治制度时说:英国议会与国王近半个世纪的斗争以议会的胜利而告结束,建立了资产阶级和贵族的联合统治。社会建立了纠错机制,社会矛盾得以调整、释放和缓解。因此国家走上了渐进的,生产力可以积累的良性发展道路。“较少的腥风血雨,较少的声色俱厉,较少的深思高论,只有一路随和,一路感觉……温和中包含着刚健,渐进中累计着大步。

(二)章太炎在1903年《驳康有为论革命书》中写道:“长素(注:康有为)以为中国今日之人心,公理未明,旧俗俱在,革命以后,必将日寻干戈,偷生不暇,何能变法救民,整顿内治!夫公理未明、旧俗俱在之民,不可革命而独可立宪,……然则公理之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之俱在,即以革命去之。革命非天雄大黄之猛剂,而实补泻兼备之良药矣。”


阅读提取材料信息,形成一个自己的看法,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要求:写明看法,史论结合,逻辑合理。)
2019-05-10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世界进入近代以来,一些国家先后兴起,成为世界性的支配力量,下表列举部分重大事件。

大国兴衰交替,是不可避免的历史法则。结合材料和所学世界近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大国兴衰的启示”提炼一个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合理、明确、源自材料;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2019-05-09更新 | 232次组卷 | 1卷引用:【市级联考】山东省菏泽市2019届高考适应性练习(一)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