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发展模式的价值内核吸取了延续几千年的政治传统的经验。这种传统达到西方难以企及的历史高度:一是强大的中央集权国家,国家机器和军队由中央政府掌握,而非欧洲那样由封建领主或教会掌握。二是高度的行政管理体制,官员由公正、普遍的考试制度选拔,而非西方或中东那样由世袭或门第操纵;三是政治对人民负责,体现一定的“民本主义”。

——摘编自俞邃《“中国模式”之我见》

材料二   英国政体由三部分组成:国王、上院和 下院。专制制度瓦解后,上院成为权力重心。从19世纪起,重心明显向下院转移,20世纪下院成为权力重心。现代君主制的关键是立宪。从理论上讲,英王仍握有最高权力,但实际上,国王只是按政府的决定办事,其私“人行动在某种程度上也要受到政府的限制。世袭的原则不符合现代民主精神,英国人只是在事实上剥夺了上院的大部分权力,在形式上并没有触动它,使其保持了原有的尊严。民主制在20世纪的英国下院体现得相当充分。它由直接普选产生,在理论上获得了充分的合法性。在选举权方面,19世纪末已基本实现成年男子普选权,20世纪主要是使妇女取得选举权。

——摘编自钱乘旦《20世纪英国政治制度的继承与变异》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政治发展模式的突出特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从19世纪到20世纪英国政治的发展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英政治制度发展的历史启示。
2022-06-28更新 | 854次组卷 | 20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浏阳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4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方民主制度建立的理论基础主要是“天赋人权”思想和“三权分立”原则……美国建国初期,联邦党人又进一步提出“制衡”原理。启蒙思想者提出“三权分立”原则主要是基于人性恶和权力恶的假设,他们认为只有实行权力分立、以权制权才能防止权力滥用……事实上,有些国家如英国并不是严格的“三权分立”,而是议行调和,就连标榜实行严格意义上的“三权分立”的国家美国也发生了嬗变,出现了行政权扩张、立法权式微和司法权的政治化。

——摘编自《如何看待西方资本主义革命》

材料二   李剑鸣在《“人民”的定义与美国早期的国家构建及其启示》一文中指出,美国的建国者设计的分权和制衡的体制,在18世纪是一件非常具有创造性的事情。当时英国实行的是等级分权,不同的社会等级掌握不同的权力,拥有不同的权力份额。美国人认为他们的社会是一个平等的社会,只有人民一个等级,因此,英国的等级分权对他们不适用,他们需要的是功能性分权体制。美国的建国者强调三种权力分别交给三个不同的机构行使,同时强调三种权力的平等和平衡,要在相互制约中实现合作,这是美国分权体制的突出特点。

——摘编自夏辉辉《历史课标解析与史料研习·世界古代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美民主政治体制确立过程中“嬗变”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美政治体制的不同,并分析不同的成因。
2021-12-13更新 | 13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郴州市嘉禾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民主与自由关系密切,但不能等同。实行民主是为了保障自由,但其本身也需要自由的辅助。公权利比私权利距离民主更近,它本身是代议制民主制度的一部分,民主选举、民主监督都不完全属于权力、而主要属于权利范畴。民主与自由可能和谐,也可能冲突,民主机制本身可能构成对自由和权利的压制,还可能出现多数人暴政;自由有时也可能妨害民主,如对私权利的沉溺使人们对民主选举、民主监督漠不关心,而失去分寸的自由也会使民主陷入僵局。

——摘编自马岭《民主与自由关系的思考》


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古代、近代史的相关知识,自行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可以赞成材料相关观点,也可以反对其观点,请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权力配置及其运行逻辑关系着政治体制的发展。当前,对权力进行约束、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已经成为所有现代国家的基本共从本质上来讲,“控权”的本质就是权力制约与监督,从而防止其滥用专断。但毋庸置疑,由于历史、文化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基础等的差异,各个国家“控权”的方式有所不同

——摘编自皇甫鑫《中外权力制约监督研究》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不能简单摘抄材料,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2021-11-21更新 | 13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大附中2022届高三上学期月考(二)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政治妥协是处于冲突中的政治行为主体之间通过谈判、协商、讨价还价,以及基于避免直接对抗造成严重后果的共同认识或默契而互相做出让步以求得争端缓和、平息以至解决的行为、方法与过程。在西方民主政治下,政治妥协是一种基本的常见的政治现象。

考察英国近代政治发展与制度演进史,人们不难发现,革命与保守的张力与平衡是其基本政治态势,不同阶级间的斗争是其主要内容,各政治势力之间的妥协则是发展的常态,并与革命交替发生,或纠集在一起……斗争与妥协的总趋势是使英国政治制度缓慢发生质的变化,使专制君主制演变为君主立宪制,使议会从一个权力较小的封建等级会议,转变为国家的政治中心,使英国的政治文明缓慢但稳定而有序地向前发展。

妥协也是美国政治发展与制度演进的主要方式。提到这一点,人们必然联系美国宪法的制定。制宪者们虽然在一些问题上有一致意见,但由于他们来自不同地区,各自代表着不同的经济利益,他们在许多问题上又有着重大分歧……宪法制定过程中充斥着妥协,妥协是宪法得以产生的重要原因,因此,美国宪法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一捆妥协案”。

——摘编自龙太江《政治妥协与西方民主政治》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近代英美民主政治建设中“政治妥协”的表现。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政治妥协”对西方近代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与法国不同,美国人并没有因为狂热追求平等而失去自由,因而也避免了一场法国式的革命。英国也是通过“光荣革命”,以较小的代价达到了目标,并形成了通过改革解决社会矛盾的传统,使英国在长期的社会发展中,避免了激烈的社会冲突。

——摘编自陈婧茹《自由与平等——托克维尔命题》

材料二   从德国政治现代化进程的角度出发,统治阶级适时而进的“防御性”政治策略对德国政治发展的这种独特性有不可替代的巨大影响。所谓统治阶级适时而进的“防御性”策略,是指统治阶级在历史发展潮流和革命“威胁”面前,能够“先发制人”,主动顺应历史潮流和满足某些“革命”要求,进而达到驾驭时局和最大限度地保障自己利益的目的。

——摘编自邢来顺《论德国政治现代化初期的“防御性”特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英、美两国是怎样“以较小代价”实现民主自由道路的,并分析其共同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德国统治阶级的“防御性”策略对1871年《德意志国宪法》影响的表现。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明清两朝的制度,大体相沿。明初废宰相,于是由天子亲领六部,此非嗣世之主所能,其权逐渐入殿阁学士之手。清世宗时,又设立军机处,机要之事,均由军机处径行,事后才下内阁,内阁就渐渐的疏远了。历代六部皆以尚书为主,侍郎为副,清代六部尚书侍郎皆满汉并置,吏、户、兵三部,又有管部大臣,以至权责不一。明朝废宰相后,政务本由六部直接处理,后虽见压于内阁,六部究竟权力还在。清朝则内官五品,外官四品以上,全由内阁主持,人事任免、筹边之权,全在军机。又明朝六部用人,多取少年新科进士,清朝则一循资格,内官迁转极难,非六七十 不得至尚书、侍郎,管部又系兼差,不能负责,于是事事照例敷衍,行政全无生气了。

——摘编自吕思勉《中国通史》

材料二1215年制定的《大宪章》,起因是众多贵族强烈不满国王查理 (1189—1199)和约翰(1199—1216)长期以来超越王权常规的所作所为,愤然起义,迫使国王约翰签订了这一文件,试图以此来限制王权,特别是 其中所谓的“无耻条款C.第61条)规定:由25名贵族组成的委员会有权随时召开会议否决国王的命令,甚至可以用武力占据国王的城堡和财产。1689年继位的国王威廉三世和玛丽二世没有后代,无法依据《权利法案》继承王位,英国议会于1701年制定了《王位继承法》,以相应条款确保任何王位继承人及其配偶都必须是英国新教徒。

——摘编自苏力《大国宪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两朝中枢权力发生的变化并 简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王权发展演变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英两国最高权力相比呈现出的不同之处,并谈谈你的认识。
2020-03-13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大附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题

8 . 古往今来,中外的有识之士都在不断地追求政治进步,不同的历史因素造就了各具特色的政治制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是一个专制的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的。在最初的那些朝代,政府的专制精神也许稍微差些,但是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

——孟德斯鸠(1689—1755)

材料二   (雅典)最初是实行君主政体,以后让位于由九个执政官主持的寡头政治。这九个执政官是主要执政官,全部属于贵族……后来朝益于民主化的方向发展。急速发展的贸易创造强有力的中产阶级,他们同失去产业的农民联合,要求政治自由化。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光荣革命创造了一种适合英国历史和政治传统的新的社会进步方式……从此以后,英国就是在议会制度的框架之内,进行和平和渐进的制度的改革。

——钱乘旦

材料四   目前中国正在进行当代最伟大的社会实践……中国定将实现一种特殊的民主,这种民主将考虑到这个大国的社会、文化和经济特点。这种亚洲“社会主义民主”所涉及的是史无前例地继续思考,不是抽象地复制西方民主。

——2008年2月7日德国《新德意志报》

(1)列举清朝一个典型史实,简要论证材料一中“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的观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雅典政治制度经历的过程以及雅典要求“政治自由化”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17世纪晚期至19世纪中期英国政制改革的和平进程。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一个近代中国(1840—1919年)复制西方民主的事例,并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特殊的民主”的主要形式。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两汉时,以“侍中”“给事中”等侍从官为原型逐渐发育出专职谏官队伍与谏官官署,开始充当言谏的主要施体,皇帝罪己求谏现象非常普遍。贞观时谏议大夫等言官事前监督与给事中事后监督制度相互结合,初唐政务“鲜有败事”。宋代以降,言官多结党营私,谏官制度逐渐演化为皇帝御下之工具,始而谏院独立,继而科道合一,六科独立置署而后干脆并归督察院,成为监察六部的专职监察机构。

中国古代长期存在的言谏制度,以臣谏君的运作模式,以及给、谏分署办公的体制,表面上类似于西方近代民主制度的两院制代议制,然而实质上却是截然不同的两回事。中国古代言谏制度的思想武器是融“阴阳五行”等迷信思想与进谏尽忠的纲常观念于一体的神学政治思想,其权力基础是原始民主制度遗留下来的议事惯例与君王的授权,它体现的目标价值是君主集权而非分权与制衡,其行为没有国家的强制力之效果。

——摘编自陈秋云《中国古代言谏文化与制度研究》

材料二   中国古代言谏制度体现了对决策的民主性和科学性的追求以及在权力运行中弱者对强者的可监督性和可质疑性精神,可以启发我们积极挖掘并扩大其中的民主决策的因子,将这种特殊的“民监”运用到现实中。古语有云:“以天下之目视,则无不见也”。……将言谏中的“民”扩大化是现代普遍民主的要求,让“行政体制外的民”也能用“言谏”的方法对国家政策的制定等发表意见无悖于言谏精神。

——摘编自张盛霞《中国古代言谏制度特点及现实意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言谏制度的变化。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你认为应该如何理解“中国古代言谏制度表面上类似于西方近代民主制度的两院制代议制,然而实质上却是截然不同的两回事”?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探究中国古代言谏制度的现实意义。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有历史学者认为:现代化的历程就是西方化的历程,但是任何一国的现代化又不能完全脱离本民族国家的优秀传统而全盘西化。否则就会产生传统与现代“脱节”而导致社会分裂或社会矛盾的激化,从而阻碍现代化的正常历程。

——摘编自罗荣渠《现代化新论》等


阅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运用世界史与中国史的相关史实,对其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