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一次鸦片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以下是广州茶叶出口占全国总量比重表,统计数据反映出(     
年份比重(%)年份比重(%)年份比重(%)
1843年100.01846年85.21850年64.2
1853年28.31857年21.251860年23.0

A.中国外贸入超的情况日益加剧
B.五口通商改变了中国外贸布局
C.中国农产品商品化趋势被遏制
D.中国的关税贸易主权遭到破坏
2022-07-22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吉林省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3月线上教学诊断检测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以英国为首的西方殖民主义侵略者的隆隆炮声,在客观上为中国人推开了一扇观察与了解“天朝大国”以外世界的门窗。中国在与西方世界屈辱的接触过程中,也开始了步履维艰的近代化进程。站在中国近代史开端的中华民族有识之士和广大中国人民,开始反思封建专制主又统治制度的没落与腐朽,为维护民族尊严、捍卫国家主权,与西方侵略者展开了长期的不屈斗争,为挽救民族危亡、探求民族强盛之途,开始了艰难的探索。

——据张海鹏《中国近代通史)等整理

材料二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统治者掀起了洋务运动。作为运动代表之一的李鸿章曾说:“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基于此种认识,李鸿章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金陵制造局等。随着洋务运动的深入,李鸿章认识到“古今国势,必先富而后能强。”于是,他又先后创办了(上海)轮船招商局、上海机器织布局等。李鸿章的所作所为,正代表了地主阶级进行工业化探索所走过的独特发展道路。

——《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高等教育出版社

材料三   一般而言,近代思潮主要是以作为时代主导意识的观念形态的变化为其演进标志。在我们看来,将鸦片战争前后、甲午战争之后、五四运动前后和20世纪30年代的理论观念形态的变异或发展,看成中国近代思潮演变的几个阶梯,从其前后的延续和区别中把握思潮的总趋势可能是有意义的。

——摘编自彭明、陈教《近代中国的思想历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走上了解和学习西方道路的背景及目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李鸿章的主要思想。并分析“地主阶级进行工业化探索所走过的独特发展道路”对中国社会有何积极影响。
(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思潮演变的趋势和总特征。
3 . 中国近代历史上,“外洋”一词的内涵及使用频率发生了重大变化,如表反映了这种变化的概况。这说明(     
代指“中国近海”代指“欧美等外国”
嘉庆朝(1790—1820)744
道光朝(1821—1850)14119
咸丰同治朝(1851—1874)2725
光绪宣统朝(1875—1911)8148
A.列强侵略导致中国领海缩小B.民族危局冲击中国传统认知
C.政局更替影响词语含义变迁D.清廷基本沿袭传统夷夏观念
4 . 自古至今,东西方的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发生了多次变化,阅读材料,请回答:

材料一   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商业革命的根源在于中国经济的生产率显著提高。技术的稳步发展提高了传统工业的产量……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早在13、14世纪,连接欧亚非地区的世界贸易网络已经形成,中国处于世界贸易网络的中心,欧洲在其中一直处于边缘地位。……一直到18世纪,原有的世界经济贸易格局仍没有改变。但随着欧洲人越来越广泛深入地融入和利用既存的经济贸易体系,并在其中发挥日益增大的影响力,到19世纪欧洲终于成为世界经济贸易的中心。

——佛兰克《白银资本》

材料三   1854-1856年英国进出口贸易份额示意图


——王斯德《世界通史》

材料四   在19世纪50~60年代,卷入世界市场的大多是农业占主导地位的国家,它们共同围绕着一个巨大的工业中心——英国。英国消费它们的原料,同时供给它们必须的工业品。从1870年至1913年,原料和工业制成品的贸易额都增加了两倍多,这说明发达国家和初级产品生产国家之间的国际分工以及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都加强了。其中1900年,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为:英国19%,美国12%,德国13%,法国9%。

——马世力《世界史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代商业革命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与18世纪相比,19世纪中国在世界经济贸易中的相对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从政治经济的角度分析这一变化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指出1854—1856年英国对外贸易呈现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南京条约》中哪些条款体现了英国自由贸易的目的。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中期英国能主导世界市场的政治、经济原因。
2020-06-01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第六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线上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从道光后期开始,长江流域成为名副其实的“黄金水道”,贸易路线由传统的“京广大水道”构成的南北纵向路线,转向以上海为中心、以长江流域为主体的东西横向路线。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洋务运动的兴起B.外来经济势力的渗透C.交通工具的进步D.京津地区社会动荡
6 . 清代海关设置后即制定税则,不分进出口,往来贸易统一征税,包括正税和杂税,税率总计10%左右。到了1843年一些主要进口货物的税率较原来粤海关实征的税率大幅降低,出口税率一般也比过去降低,中国进口税率长期低于出口税率。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不包括
A.海关主权丧失B.反侵略战争失败
C.列强商品输出D.自然经济的抵制
2020-07-19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辽源市田家炳高级中学等友好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宋明以来,政府与民间着力彰显岳飞“精忠”的形象,即“精忠贯日,大孝昭天”。进入近代,岳飞力主抗金的事迹格外凸显,“还我河山”“精忠报国”成为主题甚至出现地方政府主持迎神祭祀的场面。这一变化反映了
A.君主专制制度没落B.封建迷信活动兴盛
C.英雄崇拜观念兴起D.中外民族矛盾上升
2020-05-01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20届高三4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1840年琦善处理中英关系时,最初给英国人的照会用“天朝大学士直隶总督部堂一等侯爵琦”。但后来仅留官衔成为定例,道光帝也认可他的做法。这一变化反映出
A.师夷长技思想萌发B.清廷调整外交策略C.官员爵位身份弱化D.清廷放弃宗藩外交
2019-12-01更新 | 137次组卷 | 3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榆树市第一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鸦片战争前夕,英国政府认为深入中国本土风险过多,“暂取沿海各海岛之事”较为可行。外交大臣巴麦尊向义律指示战争部署的信件称:“立刻封锁广州与白河或北京诸河,占领舟山群岛中的一个岛,或厦门镇,陛下政府还打算立刻开始捕捉,并扣押海军所能够弄到手的一切中国船只。”战争期间,英军“所至六七省,攻陷城池,如入无人之境,且其所陷之地,旋据旋弃,不敢远离船舰,深入腹裹”。这种与古代中国历代国内战争迥异的战略战术使英军虽远离本土、兵力有限,仍能反客为主,取得战争的主动权。

——摘编自林庆元《论清政府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的战略战术》


材料二
下表为清末与民国初年历史教科书有关鸦片战争内容的记录:
清末民国初年
1905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中国历史教科书》以       片”“    攻”“    战” 等为题来讲述鸦片战争。如写南京议和:“复 用伊里布、琦善驰援请和,遂令噗鼎查于江宁为盟书。其略曰:中国焚英鸦片,偿银二千六百万两,以广州、上海、福州、宁波、厦门为英国交易之区,香港永归英国。中英官吏,以同等交接。”这里也只是简要地介绍了《南京条约》  的内容1913年,中华书局出版的教科书《新制本国史》,对鸦片之战争写道:“道光时申禁,英商勾结内奸,百计私售。宣宗命林则徐赴粤查办,以兵吓英商。战争爆发,清战败,签订条约,割地、赔款、五口通商,法美俄等国,皆援例缔约交涉始多,而鸦片之流毒遍于中国矣。”这里对鸦片战争的叙述,有两处变化:一是在中外条约上,还提到了法国、美国与中国订约。二是在鸦片战争的影响上,注意到鸦片战争未能禁止鸦片,以至于鸦片流毒中国

——整理自刘超《鸦片战争与中国近代史研究》


(1)根据材料一,指出英军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采取的战略战术方针。
(2)根据材料二,指出民国初年中国历史教科书与清末教科书关于鸦片战争叙述的异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10 . 1840年,英国对中国发动了鸦片战争,有学者在谈到这次战争之后中外交往的历史时曾说:“在鸦片战争以前,我们不肯给外国平等待遇;在以后,他们不肯给我们平等待遇。”材料中的变化根本上是由于
A.中英双方实力的变化造成的
B.世界资本主义的迅猛发展
C.中国封建制度的落后
D.中英文化观念的冲撞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