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甲午中日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8 道试题
1 . 《马关条约》中最能体现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的条款是
A.增开通商口岸B.赔款白银两亿两
C.割台湾等地给日本D.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设立工厂
2 . 甲午战后,日本出版学术著作,向世界呈现日本人眼中的中日战争,证明日本遵守西方国际法并愿意接受西方文明,而中国是不遵守国际法的未文明开化的国家,其意图是
A.为“三国干涉还辽”正名B.证明其发动战争的合理性
C.展示明治维新的重要成果D.加入八国联军侵华的计划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1891年,在检阅北洋海军后,李鸿章在奏折中称:“综核海军战备,尚能日新月异,目前仅限于饷力(军费不足),未能扩充,但就渤海门户而论,已有深固不摇之势。”这反映了清廷当时
A.中体西用思想获得广泛的认同B.反侵略战争导致海军军费不足
C.未能全面认识到海洋国防危机D.政治改革推动军事现代化进程
4 . 1840—1894年,资本在100000元以上的外资企业在中国有23家,设立时的资本总额为7631000元。1895-1913年增加到136家,设立时的资本总额为103153000元。外资企业在华激增的主要原因是
A.鸦片战争后清政府日益腐败B.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合法化
C.西方国家工业革命突飞猛进D.晚清政府积极引进外国资本
2020-06-19更新 | 634次组卷 | 19卷引用:广东省珠海市2020届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题
5 . 黄遵宪在给好友的信中说:“新约规定,天旋地转”,“东南诸省所恃以为藩篱者,拱手而让他人之”,“敲骨吸髓,输此巨款,设机造货,夺我生产”。黄遵宪信中的“新约”
A.打破了闭关锁国的局面B.使清政府成为了列强的统治工具
C.推动了洋务运动的开展D.反映了列强对华侵略方式的转变
2020-06-10更新 | 440次组卷 | 21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部分学校2020届高三6月诊断考试(二模)历史试题
6 . 以下为近代某一时段中国留日学生人数统计。
年份189618901901190219031904190519061907
人数13612746081300240080001200010000

这反映出中国社会的主题是
A.中体西用B.维新变法C.民主共和D.救亡图存
7 . 梁启超说:“观李鸿章此次议和情状,殆如春秋齐国佐之使于晋,1870年法爹亚士之使于普。当戎马压境之际,为忍气吞声之言,旁观犹为酸心,况鸿章身历其境者”。此次外交和议的签订
A.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B.刺激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C.使中国失去东北等大片领土D.使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8 . 自开商埠,是近代中国完全不同于约开口岸的另一种通商口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甲午战后,外国列强争相在中国攫取势力范围,并在各自势力范围内,强租港湾,强索铁路修筑、矿山开采等一系列垄断性特权。

1898年4月,总理衙门奏请开湖南岳州、福建三都澳、直隶秦皇岛为通商口岸,这是中国第一批自开商埠。同年8月,清廷又颁发“广开口岸”上谕:“欧洲通例,凡通商口岸,各国均不得侵占。现当海禁洞开,强邻环伺,欲图商务流通,隐杜觊觎,惟有广开口岸之一法。”后北洋大臣袁世凯、山东巡抚周馥等于1904年春奏请将山东济南、潍县、周村一并自行开为商埠。

济南开埠后,一跃成为“山东内陆第一大商贸中心”。据统计,1927年,济南城关及商埠两地区的商户已达6700家。1904年,电影传入济南,一名德国人在济南经三纬二路建立了济南历史上第一家电影院——“小广寒”。这一年,自行车在济南销量大增。济南成为清末城市“自我发展”的一个典范。

——摘编自朱英《中国近代史十五讲》等


(1)根据材料并结仓所学知说概括清末中国自开商埠的基本特点并简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末中国自开商埠的历史影响。
9 . “若将列强侵华的史实解释为‘破坏与建设促进并存’论的话,其实质是在公牛身上强行挤奶的一种行为。”这种观点认为可提供在公牛身上“挤奶”空间的史实是列强
A.规定华工可以出国B.在通商口岸投资建厂
C.割占中国大片领土D.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
10 . 1942年10月,国民政府就晚清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分别与美、英两国进行谈判。美、英经过协商,主动提出废除与中国的不平等条约。以下不属于中国与美英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的内容是
A.协定关税B.拆除大沽炮台
C.在北京设立使馆区D.割让辽东半岛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