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马关条约》和甲午战争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李鸿章勋绩久著,熟悉中外交涉,为外洋各国所共倾服。今티本来文隐有所指,朝廷深惟至计,此时全叔之任,亦更无出该大臣之右者。李鸿章著赏还顶制,开复革留处分,并赏还黄马褂,作为头等全权大臣,与日本商定和约。

——1895214日光绪帝写给李鸿章的上谕

材料二日清战争是作为欧美式近代立宪国家而发展的日本与中华帝国的决战。被称为沉睡的狮子而让人惧怕其潜力的清朝,与世界的预料相反,一下子就败给了新兴的日本,自古以来东亚所持续的中华秩序崩溃了。其后,列强诸国群清朝,马上获得了各自的租借地(借用他国领土的土地),构筑了进入中国的立脚

——日本扶桑社出版的《新编历史教科书》

材料三甲午战争,成为两国历史命运的分水岭。梁启超对此曾有过入木三分的评论:“吾国四千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始。


(1)据材料一,简述李鸿章“与日本商定和约”的内容及其影响?
(2)据材料二,扶桑版日本教科书中关于“日清战争”的阐述,哪些是中国史学界认可的事实?哪些又是中国人民不能接受的?
(3)据材料三,概括梁启超的观点,并列举能论证这一观点的三个史实。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861年以后,航行于中国沿海及内河的各国商船增多。在一些河段,甚至90%以上的航运被外商控制。1872年底,李鸿章奏请筹建轮船招商局,主要经营长江、海洋航运。此后,各国在华轮船公司随即展开恶性竞争,矛盾迭出,美国旗昌轮船公司因盈利减少,加上美国内战结束,国内市场诱惑力巨大,决定出售。1877年,招商局收购了旗昌所属旧船和设备。英国轮船公司最终被迫集体与招商局签订“齐价合同”,损失惨重。洋务运动以来,各行业中类似情况时有发生。18947月,日本政府与英国签订条约,宣布五年后废除英美等国与日本签订的不平等条约。英国在签约后马上就宣称:如果日本和中国发生冲突而不损害英国在华利益,英国将采取“中立”。随后,美国和其他欧洲国家也与日本签约。日英条约签订后9天,日本不宣而战,悍然发动了“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此后洋务派经营的近代企业大部分宣告停业和破产。中日甲午战争影响了世界历史进程,改变了东亚地区的力量对比,塑造了20世纪国际战略的新格局。

——摘编自张鑫典、孙大超、弘治《盛世之毁》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轮船招商局的经营特点。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洋务运动前后列强殖民政策的变化,并分析其影响。
2021-09-20更新 | 125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结合近现代史的相关史实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840年开始,未打开中国的大门,列强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和船坚炮利的军事优势,屡屡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的国家主权遭受严重践踏,中华民族陷入生死存亡的危机中。

——人民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一

材料二   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国军民坚决维护国家主权,捍卫民族尊严,谱写了一曲曲抗击入侵者的光辉篇章。

——人民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一

材料三   中国面临的实际问题就是用什么方式才能呢个解决香港问题,用什么方式才能解决台湾问题。只能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和平方式,另一种是非和平方式。

——19841219日邓小平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时的谈话


(1)近代史上,我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与哪两场侵略战争直接相关?
(2)中国人民在近代—百多年来的哪一次反侵略战争中取得了第一次反对帝国主义斗争的完全胜利?
(3)近代史上,哪个资本主义国家在哪一条约中割占过我国的台湾岛?
(4)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我国哪一位领导人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其具体内容是什么?
(5)“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成功实践是什么?
2020-11-17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保山第九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阶段测试历史试题
4 . 强迫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是近代历史上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基本形式,请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材料二   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对英法两国赔款各增至800万两白银。

材料三   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日本轮船可沿内河驶入以上各口;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


回答以下问题:
(1)上述材料分别出自哪些不平等条约?
(2)依据上述材料,概括三个不平等条约有哪些相同点?与材料一、二相比,材料三反映出列强侵华特征有何新变化?
(3)依据上述条约内容,分析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近代以来,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国军民坚决维护国家主权,谱写了抗击入侵者的光辉篇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40~1900年列强发动侵华战争简表

材料二邓世昌殉国后,光绪皇帝撰挽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材料三1937年日本开始全面侵华,中国开始全民族抗战。1945年8月15日,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正式签署投降书。1945年10月25日台湾光复。

材料四罗斯福说:“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一想有多少师团的日本兵可以因此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


请回答:
(1)填写材料一中的表格。材料二中的邓世昌壮烈殉国于中日甲午战争中的哪一次海战?
(2)材料三中的“中国开始全民族抗战”是在什么事变爆发之后?根据材料三和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国抗日战争的重大意义。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光绪皇帝宣战上谕咨文:朝鲜为我大清藩属二百余年,岁修职贡,为中外所共知。……各国公论,皆以日本师出无名,不合情理,劝令撤兵,和平商办。乃竟悍然不顾,迄无成说,反更陆续添兵,朝鲜百姓及中国商民,日加惊扰,是以添兵前往保护。……明治天皇发布对清国宣战诏书:……朝鲜乃帝国首先启发使就与列国为伍之独立国,而清国每称朝鲜为属邦,干涉其内政。……使东洋平和永无保障。……事既至此,朕……亦不得不公然宣战,赖汝有众之忠实勇武,而期速克平和于永远,以全帝国之光荣。

纽约《先驱报》报道说,日本在朝鲜的作为将有利于整个世界,而日本一旦失败,将令朝鲜重回中国野蛮的统治。亚特兰大《先进报》说,美国公众毫无疑问地同情日本,认为日本代表着亚洲的光荣与进步。

材料二   在中国近代,赴日留学生数以万计,其盛况不仅在中国留学史上是空前的,也是“世界史上最大规模的学生出洋运动”。日本政府在甲午战后,为达到永远独霸中国的目的,势必扶植一批死心塌地为日本服务的势力。所以日本政府积极怂恿清政府派遣学生留日,他们妄图在中国留学生接受日本文化时,培植亲日情绪以利于其统治中国。


(1)根据材料一,分析中日出兵的理由并指出美国如何看待中日战争。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留日学生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

材料二: 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划定北京东郊民巷为“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则各国派兵保护,……惩办义和团运动中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吏,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参加反帝性质的组织……;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哪一条款最能反映当时西方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要求?
(2)近代不平等条约签订导致中国社会性质呈现怎样的变化?

材料三:1919年以来,中国外交呈现出10年一小变、30年一大变的周期性变化。每隔30年左右为一个大周期,迄今已经历了三个周期,这三个周期的起点分别为1919年,1949年和1979年,在每个周期,中国的外交政策都会出现战略性调整。中国外交的这种周期性变化是中国与国际上其他力量实力对比的变化以及国内形势与国际局势联动的必然结果。

——摘编自刘胜湘《中国外交用期与外交转型》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三个周期的起点1919年、1949年、1979年”发生在中国的重大历史事件。

材料四: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4)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有哪些?抗战胜利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2020-08-11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文山州文山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下面材料是日本各界在甲午中日战争时期对中国现状的叙述:

《万朝报》直陈:“自称中华,视他国为夷狄,尝不能摆脱中华不以夷狄为敌的迷信”。嘲笑日本为“模拟欧洲文明之皮相的小岛夷国”。荒尾精在1894年10月《对清意见》一书指出:“在各省设置总督巡抚,任以兵马权,统领绿营军,恐其背叛,割财政权予布政使,储粮权予粮储道,武器权予兵备道。”各地总督巡抚“各自任意制定兵制,进行训练”全国八旗绿营80余万兵,但除“练军”外,皆为手执大刀长矛的旧式兵,士气操练均无可观之处。旅顺失陷前,清军共30余营,但“六统领互不相系属”,“诸将互观望”,“致以北洋屏障措手让人”清军四支水师“皆处于半独立状态,甚至暗地里将对方视为敌人”。尾崎行雄在1895年的《支那处分案》一书中写道:中国人“知道有朝廷,而不知有国家”,“尚不知国家为何物,焉有国家思想乎?”


(1)根据材料,归纳日本认为中国甲午战败的原因。
(2)依据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甲午战争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2020-06-27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明月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自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屡屡遭受列强的侵略,抗击外来侵略、实现救亡图存成为中国近代史的重要主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自今以来,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

-----中英《南京条约》(1842年8月29日)

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定进口税。

-----中日《马关条约》(1895年4月17日)

材料二   慈禧太后垂帘听政以来,重用宦官,偏听偏信,政治腐败、经济腐败加上吏治腐败,使国运可危。李鸿章奉命创建海军,建设国防力量,虽学习西方之经验,但只学其表皮,未触实质。而慈禧太后竟将海军之大量军费挪用,作为修建三海及颐和园之用款。……自光绪十五年至甲午中日战争六年间(1889年~1894年),竟然只舰未添。原来清政府的海军位居亚洲第一,世界前列,此时已被日本超过……日本几乎所有主力舰船都已安装速射炮。

-----罗援《甲午战争惨败的十大教训》

材料三   民国三年,戴季陶遇见一个老农,因戴氏身着日本服装,老农遂问其国籍,戴称“予中华民国人也”。老农“忽作惊状,似乎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当戴氏告诉老农“你也是中华民国人”时,老农茫然恍然,连声说:“我非革命党,我非中华民国人。”

-----唐文权、桑兵;《戴季陶集》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出自于哪场战争中的哪个条约?19世纪中期另外一件与南京有关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这一事件有何意义?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战败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指出这场战争对中国造成的主要危害。
(3)请分别指出教材(课本)和材料三各是如何评价辛亥革命在思想领域的影响的?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辛亥革命的性质及其最大的历史功绩。
10 . 阅读下列图片材料: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所述三个条约,分别与哪些战争相关?
(2)这些条约对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程,起到怎样的影响?
2019-12-11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曲靖市宣威市第九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