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卢沟桥事变和全民族的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抗日战争爆发后,原先割据一方的地方军阀纷纷请缨杀敌,电报如雪片般地飞向南京。抗战期间,川军、滇军、晋军、桂军等地方部队奋战在抗日前线,撑起了抗日战争的半边天。这反映了
A.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了全国
B.中国的民族意识空前加强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得到巩固
D.全民族抗战局面正式形成
2019-08-10更新 | 195次组卷 | 24卷引用:内蒙古包头市四中高一2018-2019学年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如下表所示。

时期口号
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师夷长技以制夷
十九世纪九十年代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实业救国;扶清灭洋;变法自强
二十世纪一十年代外争国权,内惩国贼;打倒孔家店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打倒列强除军阀;打土豪,分田地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发展经济,改善民生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口号与标语在一定程度上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的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定的论题进行简要的论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2019-07-13更新 | 797次组卷 | 27卷引用:内蒙古包头一中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3 . 近代中国诞生了很多反映历史的歌曲。根据歌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不分穷,不分富,四万万同胞齐武装;不论党,不论派,大家都来抵抗。”
②“跟着领袖毛委员,走上雄伟的井冈山。革命要有立脚点,地是根来枪是胆。”
③“遵义会议放光辉,全党全军齐欢庆,万众欢呼毛主席,马列路线指航程。
④“雪皑皑,野茫茫,高原寒,炊断粮。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②③①④
D.③②④①
4 . 观察下图,佩戴这种臂章的军队应该处于
A.国民革命时期B.抗日战争时期C.解放战争时期D.抗美援朝时期
2019-06-28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青山区内蒙古北方重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5 . 下图报道的消息最有可能是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卢沟桥事变
D.八一三事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6 . 观察时事漫画《不许戎衣有泪痕》(见下图),对其涵义理解正确的是
A.夫唱妇随赴战场B.抗战流血不流泪
C.国共北伐齐协力D.解甲归田喜而泣
2019-06-10更新 | 3425次组卷 | 36卷引用:内蒙古包头市包头钢铁公司第四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七七事变以后,国内戏剧空前繁荣,到1938年底,全国共发表剧本142个,涌现出了如《最后的胜利》《难民曲》等精品。戏剧在这一时期获得极大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适宜塑造丰富的人物形象
B.剧本创作出现了空前繁荣
C.适宜动员民众支持抗日
D.直面抗日战事人民生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941年皖南事变后,郭沫若写了《甲申三百年祭》一文。本文是以丰富的史料揭露了明末尖锐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下李自成农民起义军由起义到进京推翻明朝专制统治,而后又败走出京而消亡的历史事实。此文于1944年3月在《新华日报》全文连载和在《解放日报》全文转载。此连载和转载旨在
A.鼓舞全民族抗日的士气
B.促进国民的思想解放
C.加强革命党的思想建设
D.为解放战争做思想动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陕甘宁边区政府规定:国民党及一切抗日党派均有合法地位,允许其有竞选与公开活动的自由。这一规定的主要目的是
A.争取国共合作的实现
B.分化国民党的阵营
C.壮大统一战线的力量
D.创建新型民主政权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如下表所示。



口号与标语在一定程度上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的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定的论题进行简要的论述。(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