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卢沟桥事变和全民族的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940年,周恩来在重庆与当时的棋王谢侠逊对弈时一语双关地说:“明人重炮,清人重马,我们应该重兵卒。”周恩来的话实质上反映了
A.周恩来深谙历史知识B.放弃炮马,亦和亦战,能扭转中国战局
C.只依靠政府军队抗战D.中国共产党依靠群众,实行全面抗战
2020-03-19更新 | 134次组卷 | 48卷引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第三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体育班)
2 . 1938年2月,蒋介石在武汉部署徐州会战时,会见八路军副总指挥彭德怀,询问:是否可以在青纱帐起时派队袭击津浦线,声援徐州会战?彭德怀当即慨然回答:为了配合徐州会战,不待青纱帐起时即当派队前往。这主要表明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B.共产党接受了国民党的领导
C.国共两党密切配合,共同抗日D.徐州会战由国共两党共同组织
2020-03-18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大板三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2018年12月,习近平主席指出:“国家之权乃是“神器”,是个神圣的东西。公权力姓公,也必须为公。只要公权力存在,就必须有制约和监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高皇帝以圣德受命,建立鸿业,置御史大夫,位次丞相,典正法度,以职相参,总领百官,上下相监临,历载二百年,天下安宁。武帝元狩五年(前118年),又在丞相府内设置丞相司直,“掌佐丞相举不法”。征和四年(前89年),又设置司隶校尉一职,掌察京师百官和近畿七郡。

——《汉书》卷八十三

材料二 自1938年8月到1943年,陕甘宁边区政府先后制定了《惩治贪污暂行条例》《惩治贪污条例》等有关廉政建设的法规,在1943年2月召开的西北局高干会议上,边区政府对王震等22名克己奉公,功绩卓著的干部予以隆重的表彰和奖励,毛泽东逐一为每份奖状题字,使受奖者感到莫大的光荣。同一次会议上,王华亭等6人因违法乱纪受到开除党籍或严重警告处分。

——《建党85周年特稿:五个案例见证党的反腐之路》


(1)依据材料一指出汉朝中央监察制度的主要内容。并指出其与秦朝监察制度的关系。
(2)根据材料二,概括陕甘宁边区的廉政措施,并简析其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2020-03-18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包头市包钢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38年10月,一场主要由民间自发组织的宜昌大撤退开始。在预定的40天内,这场举世瞩目的大撤退使民生公司付出了重大代价。16艘轮船被日寇击沉,16名工献出了生命,61名员工受伤致残。但是,他们做出的成绩是巨大的。从宜昌抢运出的单位,既有金陵兵工厂这样的大型军工企业,也有大成纺织厂等民用企业,还有机关学校、科研院所、珍贵文物等。600多家工厂,数以万计的抢运入川的专家、技术工人,以及十多万吨物资设备,很快就在西南和西北建立了一批新工业区,构成了抗战时期中国大后方的工业命脉,保存了中国的主要经济实力、政治实体、工业命脉、教育传承和文化、商业事业的精华,为前线将士源源不断地提供武器和给养,为抗战的最后胜利提供了有力保证。

——摘编自徐文杰《世界知识》

材料二   敦刻尔克大撤退,从1940年5月26日至同年6月4日历时九天,英国共动员了861艘各型船只投入撤退,有226艘英国船和17艘法国船被德军击沉。总共有 人撤回英国,其中英军约215万人,法军约9万人,比利时军约33万人。但这些部队撤离时将重装备全部丢弃,带回英国只不过随身的步枪和数百挺机枪而已,在敦刻尔克的海滩上,英法联军共丢弃了1200门大炮、750门高射炮、500门反坦克炮、6.3万辆汽车7.5万辆摩托车、700辆坦克、21万挺机枪、6400支反坦克枪以及50万吨军需物资。在撤退中,英法联军有4万余人被俘,还有28万余人阵亡,这些伤亡人员中,有的是在抗击德军进攻坚守至关重要的防线时战死的,有的是在海滩等待上船时丧生在德军空袭和炮火下,还有的是在海上随着被德军击沉的船只而葬身大海。

——蒂佩尔斯基《第二次世界大战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次撤退相同的时代背景,比较“宜昌大撤退”与敦刻尔克大撤退的不同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两次大撤退的历史作用。(不得抄材料)
2020-02-16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赤峰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5 . 百团大战的胜利振奋了全国抗战军民,坚定了抗战必胜的信心。这次战役的直接指挥者是
A.毛泽东B.周恩来C.朱德D.彭德怀
6 . 毛泽东曾说:“对付蒋介石,就要像陕北农民赶着毛驴上山,前面要人牵,后面要人推,牵不走还得用鞭子抽两下,不然它就耍赖、捣乱。”毛泽东这一说法
A.进一步丰富了“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
B.使国共两党的党内合作得以基本实现
C.有利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发展
D.促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
7 . 1937年9月23日,蒋介石在日记中写道:“本日罗店第四军溃退,但左右各部队未动摇,故未致大害。保定阵线如常,山西平型关幸获大胜,此晋局转危为安之机乎。”该材料表明
A.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开始B.全民族抗战取得决定性胜利
C.平型关大捷增强其抗战信心D.正面战场不再是抗战主战场
2020-01-19更新 | 99次组卷 | 2卷引用: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集宁一中(西校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罗斯福发表的“炉边谈话”指出:勇敢的中国人民抗击日本的侵略,歼灭了无数日军,摧毁了大量的日本军用物资。援助中国进行的英勇抗战并最终发起反击是非常必要的,因为中国的抗战是最终战胜日本的重要因素。这最能证明
A.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
B.中国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起了主要作用
C.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D.国际力量的援助是中国抗战胜利的关键因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1937年8月,由于中国守军的坚守与反击,逼着日本不断把华北、东北和国内的日军调来增援,最后上海变成了它主攻的方向。尽管伤亡惨重,中国守军这种一边抵抗,一边准备第二防线,再准备第三防线,边打边退的战略谱写了十分悲壮的一幕。有关这场战役表述正确的是
A.蔡廷锴、蒋光鼐是驻守淞沪的主要抗日将领
B.迫使日本三易主帅,取得了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
C.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
D.直接推动中国政府正式对日宣战
10 .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挺立潮头,最终夺取革命胜利。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革命靠军阀的部队是靠不住的,我们必须建立自己的武装来打倒反革命。现在,我们起义成功了:这里的军队归共产党领导。

——1927年周恩来在欢庆胜利时讲话摘选


(1)材料一中提到的“起义”是什么起义?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该起义的意义。

材料二 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1927年9月毛泽东《西江月》


(2)材料二中的“霹雳一声暴动”指的是什么事件?发动这个事件是中共在什么会议上决定的?这个事件之后中国革命走上了一条怎样的道路?

材料三     1937年7月7日,日本悍然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中日战端初启时,日本统治阶层认为只消一个月日军便可“凯旋班师”,但由于中国共产党的积极努力和直接推动,中国出现了抗日救亡的高潮并形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是中华民族的全民族抗战,使日本法西斯企图迅速政府中国的狂妄野心彻底破产了。

——摘编自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


(3)结合所学,举一战役证明在1937年日本统治阶层认为只消一个月日军便可“凯旋班师”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幻想。据材料三,指出中华民族“全民族抗战”的旗帜是什么,结合所学说明其作用。

材料四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距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毛泽东《七律》


(4)材料四中“百万雄师过大江”指的是哪次战役?诗中“天翻地覆”主要指的是什么?综合上述材料,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能够取得胜利最为关键的是什么?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