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卢沟桥事变和全民族的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晋地至不能立足或不如意时,陕省或甘省皆可任阎先生(山西军阀阎锡山)治也。……果迎敌剿共,则余必明白讨阎……邪正决不能混淆,夏夷岂能两可!如阎通敌剿共,无论其出诸如何形式,余必毫无犹豫的率领共党以讨阎。”这段对阎锡山的明确警告电文
A.可以看出蒋介石以抗日为名清除地方军阀
B.反映北伐战争时蒋介石拉拢威胁地方军阀
C.可以看出此时蒋介石的民族主义立场
D.反映国民大革命时期国共合作的关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第二次国共合作初期,国民党政府承认各党派的合法地位,召开国民参政会,吸收部分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参加政府的抗战工作,并还公开拒绝和驳斥日本“共同防共”的谬论。这表明
A.日本全面侵华战争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
B.国共合作促进了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
C.国民党放弃了反共反人民的政治立场
D.国共合作是政治、经济、军事的全面合作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和部分国民党高级将领认识到,中国对日抗战是持久战,必须以空间换时间。淞沪会战的紧要关头,蒋介石曾经在日记中写道:“凡我中国之寸土失地皆洒满吾中华民族黄帝子孙之血迹,使我世世子孙皆踏此血迹而前进,永久不忘倭寇侵占与惨杀之历史……”在日军攻占南京后,他拒绝德国方面的斡旋,坚持既定的抗战国策。决定蒋介石抗战态度的主要因素是
A.民族立场
B.国际方面的有利条件
C.对敌我双方形势的正确分析
D.战争的性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