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下图为不同时期中共党员主要成分比例分布情况。中共党员主要成分比例在不同时期的变化反映出
A.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向农村转移B.中共革命策略随形势变化而调整
C.中国共产党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D.民主革命的发展扩大了党的影响
2020-07-03更新 | 1311次组卷 | 31卷引用:海南省万宁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统考历史试题(B卷)
2 . 第二十九军司令部命令“卢沟桥即尔等坟墓,应与桥共存亡,不得后退”。与该命令相关的事件是
A.西安事变B.八一三事变
C.七七事变D.九一八事变
3 . 中共的一份决议指出:“今天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是在使国民党发动的抗战发展成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只有这种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才能使抗战得到最后的胜利”。该决议发表的时间最有可能是在
A.“九一八事变”爆发前后B.中共发表“八一宣言”之际
C.国民政府发表《自卫抗战声明书》之后D.国民党公布国共合作宣言后
2020-01-14更新 | 219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西省全南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4 . 如图为1937年8月23日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布的红军改编为八路军的命令。对这则史料解读正确的一项是
A.它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开始
B.它说明了国共走向了合作抗日之路
C.它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D.它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2019-11-13更新 | 86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年高考重庆历史真题变式练习中国近现代史
论述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36年12月,张学良、杨虎城由于不满蒋介石的内战政策,发动了“西安事变”,逼蒋抗日,震惊世界。围绕着西安事变,出现了极其复杂的局面,各方纷纷表态。

①日本等国谴责张、杨,力图借此挑起中国内战,以便乘机大规模侵华。

②国民党内亲英美派代表宋美龄、宋子文等,坚决反对讨伐张、杨,坚持营救蒋介石,主张和平解决事变。

③国民党内亲日派代表何应钦等视张、杨叛逆,主张武力讨伐

④张、杨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发动政变。面对复杂的形势,骑虎难下,急切盼望中共协调解决危机。

⑤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西北人民)痛恨蒋介石祸国殃民的政策,强烈要求杀害蒋介石


材料中还缺少几种较重要的表态请至少列举两种并进行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6 . 1935年12月,中共中央的一份报告指出:民族资产阶级和地主买办阶级是有区别的,地主买办营垒内部也不是完全统一的,“我们要把敌人营垒中间的一切争斗、缺口、矛盾,统统收集起来,作为反对当前主要敌人之用”。这一报告表明,当时中国共产党
A.形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B.将工作重心转向城市
C.确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D.实行工农武装割据
2019-06-21更新 | 4959次组卷 | 46卷引用:五年(2019-2023年)高考真题分项汇编——专题08列强侵华与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7 . 中国共产党发表宣言,“对于日寇对我国的领土侵略和内政干涉,表示激烈的反抗”,号召大家团结起来,抵抗日寇侵略和蒋介石政府的压迫,“勇敢地与苏维埃政府和东北各地抗日政府一起,组织全中国统一的国防政府”。这反映了
A.日本全面侵华导致了民族危机加深
B.国共两党有合作抗日的意愿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基础初步奠定
D.中共主张建立民主联合政府
2019-06-09更新 | 4206次组卷 | 43卷引用:五年(2019-2023年)高考真题分项汇编——专题08列强侵华与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从中共中央机关报的公开报道来看,抗战时期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广泛使用中华民国国旗而很少使用中共党旗。但在华北各抗日根据地,中共党旗则经常使用于各种节庆活动中。这表明当时中共
A.尚未形成高度一致的革命文化
B.在统一战线中坚持独立自主
C.正在与国民党进行“党内合作”
D.政治影响力存在着地区差异
2019-03-27更新 | 867次组卷 | 25卷引用:湖北省2023届高三期6月模拟考历史试题(一)
9 . 有学者评论:“抗战之前的中国是传统的、一盘散沙的、领导核心无力而且缺乏代表性的非现代化中国,而抗日战争给中国的历史带来了全新的现代性。”这里所说的“全新的现代性”是指(   
A.英美等国家的全力支持
B.抗日战争挽救了亡国灭种危机
C.抗日统一战线的民族性
D.西安事变的发生改变战争进程
10 . 民主人士章乃器曾说:“我们在不久以前,还在欢呼北伐的胜利,以为……我们这样生活在租界的人也可以不再受外国人的轻视、侮辱了。孰知大好形势突然逆转,国家又濒于危亡,悲痛的心情真是难以言语形容的。”这种“悲痛的心情”源于
A.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反革命政变B.日本发动蓄谋已久的九一八事变
C.汪精卫在武汉大肆捕杀共产党人D.国民党对红军发动第一次“围剿”
2019-01-30更新 | 2532次组卷 | 34卷引用:专题01因果关系类选择题-高考历史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