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全民族英勇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毛泽东的诗词是珍贵的史料,下列可用于研究抗日战争时期的诗句是
A.“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
B.“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C.“浴血冬瓜守,驱倭棠吉归。沙场竞殒命,壮志也无违。”
D.风云突变,军阀重开战。洒向人间都是怨,一枕黄粱再现。
2021-01-13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第二十九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文)试题
2 . 据萧克等主编的《八路军》史料丛书记载,八路军与日伪军作战约10万次,消灭日伪125万多人,深入华北敌后,创建了拥有7000多万人口的广大敌后抗日根据地。这表明八路军
A.为抗战作出了巨大贡献B.与日军作战长达14个年头
C.消灭了所有的侵华日军D.建立的抗日根据地遍及全国
2021-01-03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2019年6月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3 . 新编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39页,史料阅读栏目中的《平型关战役文献资料汇编》中说“平型关战斗胜利后,蒋介石致电八路军参谋处表示祝贺:贵路军一战攻克平型关,毙敌遍野,俘虏甚多。忠勇之气,益寒敌胆。特电驰贺,续候捷音”。这则史料表明
A.国共两党团结抗战亲密无间
B.教材记录最能还原历史真相
C.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而模糊不清
D.国共合作是抗日战争的历史事实
2020-03-04更新 | 188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本书以大量档案资料和文献史料为基础,综合运用历史学、地理学、区域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统计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首次对抗战期间国民政府大后方交通及其对西部地区的经济影响进行了全方位、多层面的研究。

——摘编自谭刚《抗战时期大后方交通与西部经济开发》

材料二   河北师范大学历史系研究生王凤鸾在申报史学硕士学位时,选取了史学研究的一个空白区域——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的军事工业,研究了晋察冀边区的军事工业从无到有、从简单修复破旧枪支弹药到能够大批量生产比较先进的军事武器等一系列问题,从根据地科研人员的无私奉献、人民的支持、爱国的热情、战争的需要以及八路军的发展壮大等多个角度,首次对抗日战争时期敌后根据地的军事工业的发展进行了系统研究,形成了结论性成果。

——摘编自王凤鸾《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的军事工业》


(1)指出材料二中涉及的抗战地域与材料一的不同,并分析材料二涉及的地域在抗日战争期间地位的变化。
(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些研究成果对全面认识抗战的作用。
2020-09-09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皖北名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37年,抗战全面开始。这一年,陈禹文从航校毕业,辗转进入武汉空军第九总站工作,并参加1938年6月开始的武汉大会战,这是他作为空军的一员经历的第一次战役。武汉大会战以中国空军与敌激战闻名。“那时苏联援助中国,来了苏联人和苏联飞机。”作为总机长,陈禹文的任务就是维修苏军志愿队的战机。“我们修飞机的就知道,那时候,苏联的飞机比日军的飞机优势,总是日机被打落得多些。”

——摘自《探访抗战老兵记住他们勿忘前事》原载2014年12月31日《潇湘晨报》

材料二   一位叫李国芷的女兵,毅然脱下旗袍,抹去脂粉,投身到抗战中,她在后方的伤兵收容所为伤兵们设立俱乐部、组织春游、办壁报,陪他们说话,为他们换药喂食、整理内务、缝缝补补——这些点滴细节的描述为残酷的战争场面增添了温馨融和的生活画面,读来使人动容,亦是展现抗战大后方生活情况的生动史料。

——摘自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马德静《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湖南抗战老兵口述录>》

材料三   由于日本侵略战争的刺激,战时中国的民族战争宣传和教育得到了空前的开展。……中共对此更为重视……中共的抗战教育在各个地区、各个层面展开,根据地的发展某种程度上也是中国民族生存和民族意识不断推展的过程。

日本侵华战争是一场近代战争,日本利用空中优势控制中国前后方,造成对中国的全方位打击,包括对大后方实施无差别轰炸。但是,也正是这样的全面战争,使大后方的中国民众切身体会到日本侵略的威胁。换言之,近代武器加强了远程打击能力,使总体战有了可能,却也促进了被侵略国家民众民族意识的集结。当时报纸描述重庆大轰炸后的状况:“有许多难民,即使是平时不关心国事的,这一次经过敌机狂炸的教训后,他们都自发的要求做救亡工作,实践‘抗战报仇!’。”日军的暴力侵害,延续整个战争的始终,成为激发中国民众敌忾心最直接、持久的因素。高敏夫日记中记有:“前天俘虏过西河涧村,当一位同志告诉群众‘这是鬼子’时,有一位老乡立刻愤怒得要咬他一口,因他们的房屋被烧去不少。这种民族的仇恨使他们咬牙切齿。”

——摘编自黄道炫《战时中国民众的民族意识》原载《史学月刊》2018年第5期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苏联援助中国抗战的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抗战女兵李国芷身上突出体现了哪些优秀品质?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抗战时期民族意识勃兴的因素,并简要说明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地位。
6 . 古往今来,中国统一民族国家不断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夺取阴山以南及河西走廊,设立河西四郡(酒泉、武威、张掖、敦煌);派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丝绸之路,公元前60年设西域都护府;加强对东南沿海及西南少数民族的控制,设郡县。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1)依据材料一,概括西汉在边疆治理方面所采取的措施。结合所学分析其历史意义。

材料二   

管理机构备注
中央理藩院掌管内外蒙古及青海、新疆、西藏等地区的民族事务
地方内地18个省设总督或巡抚;省之下设道、府、县
将军辖区在奉天、吉林、黑龙江、伊犁、乌里雅苏台设置5个将军辖区,由将军总领军政事务
办事大臣辖区在西藏和青海设置办事大臣,与达赖、班禅共同治理藏区
盟、旗在蒙古族地区任命蒙古王公为盟长、旗长


(2)依据材料二,概括清朝加强地方管理的特点。

材料三 现在为求得与国民党的精诚团结,巩固全国的和平统一,实行抗日的民族革命战争,我们准备把这些诺言中在形式上尚未实行的部分,如苏区取消、红军改编等,立即实行,以便用统一团结的全国力量,抵抗外敌的侵略。

——《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3)结合所学知识,运用材料三中的史料证明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材料四   

序号史实
(共同纲领》第五十一条: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分别建立各种民族自治机关
1950年,政务院颁布(全国少数民族卫生工作方案》和《少数民族妇幼卫生工作方案》。1951年召开第一次全国少数民族卫生工作会议。1952年,在少数民族地区建立县级卫生基层组织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都有保持或改革自己的风俗的自由
“一五”计划期间,内蒙、新疆、西藏、昌都等地,投资重心以交通运输和工业建设比重为大
2000年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国家把支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


(4)依据材料四,选用两则历史资料,写出序号,提炼一个主题,并用所选资料对主题加以说明。
7 . 某位当事人一直珍藏一枚抗日时期的纪念章(如图)。作为史料,它可以印证该当事人参加过
A.淞沪会战B.太原会战C.武汉会战D.百团大战
2019-11-02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宝山区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历史试题
8 . 2015年9月19日,日本参议院全体会议通过了被指为“战争法案”的系列安保法案。这严重违背日本和平宪法精神,引起了国际国内社会的广泛关注。回顾20世纪以来的中日关系,发人深思。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西安事变可以说是一件不幸中的幸事,既帮助统一了国家,也停止了内战。蒋中正(介石)不再被看作是抗击日军的绊脚石,而是具有新使命的民族英雄,领导祖国统一战线抵抗外来侵略。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1949年苏联在审判日本战俘时,据川岛清少将供认:从1941年起七三一部队每年用于实验的人数是400到600人。据此推算大约有3000人死于七三一部队的活体实验。

——于小军《日本侵华罪行若干史料摘编》

材料三   1972年9月29日,日本外务大臣大平正芳在北京记者会上宣布:“虽然《联合声明》中并未提及,但由于日中关系正常化的结果,日台和约已丧失其存续意义,可认为已终止。这是日本政府的见解。”大平正芳的谈话使在日的台方人员目瞪口呆,有些人竟大声谴责日本政府。当日午后,台湾“外交部”发出对日断交声明。

——《台日“断交”30年—东京最长的一日》

材料四   根据日本观光厅发布的最新数据,2015年1至10月,到日本旅游的中国游客,达到428.37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加大约一倍,成为日本最大旅游客源。2015年7月至9月,人均旅游支出为28万日元(约合14870元人民币),比上年同期增加19%……而自1979年开始中日经济关系有了突破性进展,到2004年中日贸易额首次超过美日贸易,成为日本最大贸易伙伴。

——陈景彦《喜忧并存——中日建交以来的历史回眸》

材料五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5年10月9日发布的消息,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国际咨询委员会第12次会议经过4日至6日在阿联酋阿布扎比的评审后,决定为《世界记忆名录》新增47个项目,其中包括中国申报的《南京大屠杀档案》。日本文部省科学副大臣义家弘介19日表示对此事不满。中方则表示,这是作为历史而决定的。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献汇编》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说蒋介石承担了“领导祖国统一战线抵抗外来侵略”的使命,请以国民政府正面战场抗战的史实举例论证。
(2)据材料二,分析日军侵华战争犯下的罪行。结合所学知识,除此之外,日军还有哪些罪行。
(3)据材料三,指出“台方人员目瞪口呆”的原因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近代台湾两次与大陆分离的原因。
(4)据材料四分析,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影响。
(5)据材料五,指出《南京大屠杀档案》“申遗”的重要意义。综合上述材料,你对20世纪以来中日关系的发展有何重要认识?
2019-12-05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大桥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历史(必修)试题
9 . 国民政府统计武汉会战日军伤亡人数为25.6万人,日本《战史丛书・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记载为31486人。1938年至1940年武汉日军第11军作战伤亡统计为650639人。可见,武汉会战日军伤亡人数统计
A.国民政府官方的数据比较权威
B.日本战史为一手资料接近真相
C.还需补充其他史料佐证和甄别
D.史料来源宽泛且无法辨别真伪
2019-07-03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天门市、仙桃市、潜江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下表为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作出的部分规定。它表明当时国民政府(     
发表时间出处内容
1937年7月12日《卢沟桥事件第二次会报》必要时令第三者出绥东侵内蒙,以扰敌之侧背
1937年7月底《第三者使用方面及经路之建议》建议红军部队“一切旗帜、符号、服装,均改换”,并“以察东龙关为根据地,经赤城向丰宁、承德方面活动”
1937年8月3日《卢沟桥事件第二十四次会报》即令陕北朱、毛所部开绥东出察北,向热河挺进

A.初步意识到抗日根据地重要价值B.放弃了反共的基本立场
C.着手调整对中共及其军队的策略D.主动促成国共新的合作
2023-01-14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