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共七大和抗战胜利的原因、意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43930日,日本御前大本营政府联席会议,审议通过设定“绝对国防圈”的第二个战争指导大纲,提出的方针

(一)帝国以在今明年内决出战局大势为目标,继续粉碎美英等敌国的进攻企图,迅速确立必胜的战略态势,同时迅速增强决胜战力,特别是航空战力,并主动进行对美英的作战。(二)帝国须进一步密切同德国的合作,为完成这场共同的战争而迈进,同时主动谋求对苏关系的好转。(三)迅速确立国内决战态势,同时进一步加强大东亚的团结。

大纲的要点还有:(一)排除万难,大致以1944年中期为目标确立对付美英进攻的战略态势,随时捕捉并粉碎敌人的反攻力量。为遂行帝国战争,在太平洋及印度洋方面将应绝对确保的重要区域(包括千岛、小笠原、内南洋(中西部)及新几内亚西部、巽他、缅甸)作为圈域。战争期间,自始至终要确保圈域内的海上交通。(二)努力避免日苏战争,积极改善日苏邦交,同时抓住机会调解德苏关系。(三)继续不断地对重庆施加压力,特别要扼制从中国大陆对日本本土的空袭或对海上交通的妨碍,并伺机迅速解决中国问题。

——据《太平洋战争期间日本的战争指导大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日本政府颁行“战争指导大纲”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二战期间中国战场和太平洋战场的相互关系。
2022-08-28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2023届高三8月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上海的炮声应该是一个信号。这一次全中国的人真的团结成一个整体了。我们把个人的一切全交出来维护这个"整体"的生存。这个"整体"是一定会生存。"整体"的存在也就是我们个人的存在。我们为着争我们民族的生存虽至粉身碎骨,我们也不会灭亡,因为我们还活在我们民族的生命里。

——巴金《一点感想》(载于1937825日《呐喊》创刊号)

我相信中华文化界的优秀分子以前没有一个不是憎恶战争的,但在现在却没有一个不是讴歌抗战的,这原因决不是由于思想的改变,实在是敌人逼迫太甚,我们再不奋起反抗,不但我们自己要陷入至悲极惨的奴隶的命运,连我们的子孙也要任人蹂躏,永远没有翻身的日子。

——摘编自黎烈文《伟大的抗战》


(1)根据材料,指出文中"整体"的含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整体"思想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整体"觉醒的意义。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抗日战争促使中国国际地位提升已成为学术界的基本共识。不过围绕“抗战”时期中国国际地位的具体情况,论者尚有不同的观点。

第一种观点是中国的大国地位存在形式与实质的脱节。

第二种观点是中国战时大国地位存在二重性。既有现实性、真实性的一面,又有表面性、虚幻性的一面。

第三种观点是中国战时获得了大国地位,但在“抗战”后期或“抗战”结束后又逐渐地失去。

第四种观点是抗战时期中国国际地位虽有所提高,但中国实际上仍是弱国。

第五种观点是中国在“抗战”时期是区域性大国。隋淑英认为,战时中国仅仅是亚洲大国而非世界大国。

第六种观点是中国在“抗战”时期具有大国地位。

——摘编自耿密《抗战时期中国国际地位研究综述》


从材料中提炼出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2021-06-05更新 | 177次组卷 | 4卷引用:贵州省新高考联盟2021届高三信息质量监测 (四)文综历史试题
4 . 二战结束后,在审判日本战犯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上,最初法官次序排位是美、英、苏、中、澳、加、法等,经过中国法官(梅汝璈)的积极斗争,最终法官席位按照美、中、英、苏、法等次序排列。这种变化反映了
A.西方大国的阻挠和破坏B.国际场合中席位、排场之争激烈
C.西方大国之间矛盾重重D.中国为打败法西斯做出巨大贡献
2020-05-06更新 | 982次组卷 | 19卷引用:贵州省黔南州龙里县九八五实验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收回租界一览表

收回时间国别租界名称
1902年美国天津美租界
1917年德国天津、汉口德租界
1917年奥地利天津奥租界
1924年俄国天津俄租界
1925年俄国汉口俄租界
1927年英国汉口、九江英租界
1929年英国镇江英租界
1930年英国厦门英租界
1931年比利时天津比租界
1941年日本重庆日租界
1943年美国上海美租界
1943年英国上海、天津、广州英租界
1945年日本苏州、沙市、福州、汉口、杭州、厦门、天津日租界
1945年各国鼓浪屿公共租界
1945年意大利天津意租界
1945年各国北平东郊民巷使馆区、上海公共租界
1946年法国上海、天津、汉口、广州法租界

——摘编自《中国抗日战争史地图集》


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其他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2019-05-16更新 | 160次组卷 | 2卷引用:【全国百强校】贵州省安顺市平坝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史料的搜集、甄别、阐释、运用是新课程下历史学习与研究的重要手段,我们要形成正确的史料观。对于日本制造南京大屠杀的描述,有下列几则不同的材料:
材料一   “在(南京)马群镇警戒的时候,我们听说俘虏们被分配给各个中队,每一中队两三百人,已自行处死。”“七千人的生命(俘虏)转眼之间就从地球上消失,这是个不争的事实。’’

——《东史郎日记》(日)


材料二   《南京大屠杀的虚构》出版后,日本右翼给予了高度评价,渡部升一在初版本的护封广告词中写道:“读了此书,如果今后有人仍然再提南京大屠杀,那就只能说他是煽动反日。"
材料三   下列三幅图片反映了日军在南京的暴行

材料四   青岛的余美红老师在给学生讲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时,引用了她父亲讲给她的一个事例:‘‘当时我7岁,你叔叔4岁,鬼子打南京时,人们四处逃难。你叔叔尚小,就和保姆留在家里看房子。日军砸开咱家大门,保姆被杀,你叔叔右腿被打了一枪,昏死过去,侥幸捡了一条命。”
请完成:
(1)史料证据按照获取的途径和保存状态可以分为实物证据、文献证据和口传证据三类,请依此对上述材料进行分类。
(2)在《南京大屠杀的虚构》一书中,田中正明说:“记述历史有一大禁忌,就是绝对不能以传闻(口述)为证据撰写论文或记事。"对此你作何评价?
(3)材料一、二同样出自日本人,但对南京大屠杀一事为何有不同的论定?这说明了什么?
(4)若想证实余美红老师父亲的说法,上述材料中最有力的证据是哪则?
(5)结合下图,请你谈谈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历史。
7 . 1944年日本天皇裕仁的弟弟三笠宫崇仁在其书中写道:“中国事变爆发以后,日本军队的残暴行为……如掠夺,强奸,杀害平民,放火;等等。”“现在的日本是无所不取,掠夺殆尽。这还成什么事体!”“回顾以前高喊‘圣战’‘正义’云云,叫喊的声音越高,事实越近于相反”。从中我们得到的认识主要是
A.日本反战力量强大B.中华民族意识增强
C.战争引发人性反思D.抗战提高中国威望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