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共七大和抗战胜利的原因、意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2 道试题
1 . 下列是日本《新历史教科书》株式会社扶桑社(市版本)对中日战争起因的描述。回答问题。
事 件
描 述
甲午中日战争
清不想失掉最后的朝贡国朝鲜,开始将日本作为敌人。日本进行了日清和日俄两场战争






“九一八”事变
随着国民党统一中国的逼近,中国人的反日运动激化,不断发生妨碍列车运行和迫害日本学童的事件。此外,对日本来说,北面有苏联的威胁,南面有国民党的力量不断逼近

七七事变
1937年7月7日夜,在北京郊外的卢沟桥,发生了有人向日本军队开枪的事件。第二天,中国方面继续开枪,进入了战斗状态。事件本身不过是一个小摩擦,虽然人们希望就地解决,但是与日本方面的冲突事件不断发生,解决变得困难起来

2014年12月1日,在日本众院选举公告发布前一天的党首辩论会上,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就战争责任问题做出了避开直面回答的模糊表态:“过去那场战争的原因何在,必须交由历史学家去判断。”
就日本教科书中关于两次中日战争起因记述,谈谈你对中日战争责任问题的看法。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面是1960年我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中“抗日战争”内容的目录摘编。

第二十章 全国抗日战争的开始

第二十一章 两条路线、两个战场

1.抗日战争中的两条路线

2.国民党军队的大溃退

3.平型关大捷

4.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迅速发展

第二十二章 毛主席《论持久战》的发表和中国共产党的六届六中全会

第二十三章 国民党反共高潮的被击退和《新民主主义论》的发表

第二十四章 日本帝国主义在沦陷区的殖民统治

第二十五章 解放区的巩固和发展

第二十六章 国民党的黑暗统治和民主运动的开展

第二十七章 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1.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2.解放区军民大反攻和日寇的无条件投降

3.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目录提修改建议,并说明修改理由。(所提修改建议及理由需观点正确,符合历史事实。)
2016-11-27更新 | 4238次组卷 | 26卷引用:全国卷小论文题专项指导与训练——修改建议类(四)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