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中国的成立及其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7 道试题
1 . 1953年《选举法》规定,农村与城市的全国人大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比例为8:1;1979年《选举法》经历了其后六次修改,在城乡选举人大代表人口比例方面,逐渐从8:1、4: 1转变为城乡“同票同权”。这说明我国
A.农民阶级的社会地位得到逐步提高B.建立了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新政权
C.形成了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选举制D.随社会发展城乡差别逐渐缩小消失
2 . 1954年10月,周恩来代表中共中央提出有关召开第二届政治协商会议的建议。其中包括调整政协的组织形式,地区和军队今后不再作为参加人民政协的单位,不再制定新的共同纲领,各民主党派经研究协商,-致同意。这一建议表明
A.政治协商会议职能的转变B.“共同纲领”的临时宪法作用结束
C.政治协商制度的初步确立D.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2020-08-01更新 | 771次组卷 | 24卷引用: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习近平指出,“民族工作能不能做好,最根本的一条是党的领导是不是坚强有力。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民族工作成功的根本保证,也是各民族大团结的根本保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少数民族独享的自治
B.我国五个省级自治区是新中国成立后建立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推动爱国统一战线发展
4 . 2020年5月28日,新中国历史上首个以“法典”命名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高票表决通过。而在66年前,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第一部宪法也同样意义非凡。以上法律均体现的原则有
A.议会至上和自由主义原则B.民主集中和人民主权原则
C.三权分立和法律至上原则D.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原则
5 . 2001年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对《民族区域自治法》进行修改,修改与增加的条款大多涉及支持与帮助民族自治地方、落实自治权等方面。据此可知,《民族区域自治法》的修订
A.为民族自治地方发展提供保障B.扩大了自治机关的自治权
C.突出民族自治体制的长效化D.提高了少数民族政治地位
2020-06-28更新 | 420次组卷 | 18卷引用: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第一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1954年宪法所体现的原则是:
①人民民主②民主集中③社会主义④民主协商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7 . 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选出63人组成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其中,6名副主席有3人为中共党外人士,56名委员有27人为中共党外人士;地方各级政权也大力吸收爱国民主人士参加新政权。由此表明新政权重视
A.无产阶级专政B.工农民主专政
C.民主政治建设D.人大代表普选
8 . 1951年,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委员会原主席成思危说:西方的政党制度是打“橄榄球”,一定要把对方压倒。我们的政党制度是“唱大合唱”。这里的“大合唱”指的是
A.民主党派在新中国取得合法地位B.各民主党派直接参与政府管理
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020-06-07更新 | 550次组卷 | 67卷引用:2014届甘肃省临夏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9 .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社会建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国家在过渡时期的总任务是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逐步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就把过渡时期总路线在国家根本大法中规定下来的。上述内容摘自
A.《新民主主义论》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年)
10 . 1982年宪法序言中指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统一战线组织,过去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今后……将进一步发挥它的重要作用。”序言中“过去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是指
A.它曾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B.它曾代替国家宪法的职能
C.它曾是两次国共合作的重要组织形式D.它曾为国家统一做出贡献
2020-05-26更新 | 100次组卷 | 25卷引用:甘肃省甘谷县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