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时期的法制建设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9 道试题
1 . 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借鉴人类法治文明建设有益成果,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性质、符合人民利益和愿望,顺应时代发展要求,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的法律文件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2022-11-18更新 | 12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地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在新中国法制史上,有一部法律被视为“人民权利的宣言书与守护神”,也被称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它的编纂历时66年,孕育过程经历了4次大起大落。这部法律最可能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C.《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图1、图2分别为1954年宪法和1982年宪法的日录,与1954年宪法日录相比较,1982年宪法结构的变动表明(     
A.我国宪法结构处于不断完善之中B.我国宪法体现了民主集中制原则
C.我国宪法体现了主权在民的理念D.我国宪法可以根据民意进行修改
4 . 我国1982年宪法制定以后,曾经历过几次修订。下表所示是其修订的部分内容。由此可知,我国宪法的修订(     
时间修订内容
1988年增加“国家允许私营经济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存在和发展”等内容
1993年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取代“计划经济”
1999年增加“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等重要内容
2004年增加“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等内容
A.与改革开放同时起步B.达成了依法治国的目标
C.体现与时俱进的特点D.构建了完整的法治体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下表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民法典编纂的基本历程。这说明我国的民法典(     
20世纪七八十年代1979年,我国第三次起草民法典,1985年,随着改革开放日益深入,民事生活越来越活跃,于是1986年颁布民法通则。
20世纪九十年代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确定了改革开放的方向。随后,与之相适应的担保法、合同法等单行法相继制定。
21世纪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A.彰显了时代精神B.体现了精英政治
C.具有普遍适用性D.具有最高法律地位
2022-11-11更新 | 132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莲塘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1979年12月,李步云、王德祥和陈春龙三人在《光明日报》上发表的《要实行社会主义法治》一文正式拉开了“法治与人治”讨论的序幕。法学界逐渐掀起影响深远的“法治与人治”大讨论,这成为中国法治史上极为重要的观念论争。这一论争(     
A.保障了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B.推动了改革开放事业的起步
C.有利于依法治国理念的传播D.完善了社会主义法律的体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下表是1954年宪法和1982年宪法目录比较表,依据表中的变化可知,1982年宪法新在(     
1954年宪法目录1982年宪法目录
序言
第一章总纲
第二章国家机构
第三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第四章国旗、国徽、首都
序言
第一章总纲
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第三章国家机构
第四章国旗、国徽、首都
A.确立依法治国为国家体制改革重点B.提出了社会主义的宪法原则
C.凸显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D.昭示着国家权力来源于人民
2022-11-05更新 | 143次组卷 | 23卷引用:云南省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中共十五大指出,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此后我国法治建设不断发展,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1999年宪法修正案把“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放在“国家机构”之前
B.2004年宪法修正案把“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
C.到2012年我国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D.2018年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2022-11-04更新 | 13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A9协作体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自新中国成立至2007年底,我国先后将1954年宪法、1982年宪法、行政诉讼法、物权法等15部法律草案全文公布,广泛征求意见。2008年后,法律草案公开征求意见成为常态。这说明,我国(     
A.依法治国理念全面落实B.立法工作回应民生关切
C.法律体系实现与时俱进D.法律制定重视人民意愿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律疏议》共十二篇三十五卷五百条,其篇名为:名例、卫禁、职制、户婚、厩库、擅兴、贼盗、斗讼、诈伪、杂律、捕亡、断狱。其内容特别重视“孝”,要求维护“孝”的律文有几十条。自辽宋金元迄于明清,刑法律条基本上都以唐律为蓝本。古代朝鲜、日本、越南等国的立法,多半从模仿唐朝法律而来。

——据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整理

材料二   进士科始于隋大业中,盛于贞观、永徽之际。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以至岁贡常不减八九百人。……其推重谓之“白衣公卿”,又曰“一品白衫”。其艰难谓之“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其有老死于文场者,亦无所恨。

——王定保《唐摭言》卷1《散序进士》

材料三   4条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

5条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

6条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公平原则,合理确定各方的权力和义务。

267条私人的合法财产受法律保护,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侵占、哄抢、破坏。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节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唐律疏议》的地位,并指出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隋唐时期科举制的影响;请列举3例宋、元、明、清时期科举制发生重大变化的史实。
(3)根据材料三,概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体现的法律原则,并结合所学指出法典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的地位。
2022-11-02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余姚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