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独立自主外交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1 道试题
1 . 新中国建立之初,我国在外交上实行“一边倒”,1953年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5年在万隆会议上又提出了“求同存异”的外交思想。这种变化是基于
A.国际国内形势变化B.放弃了意识形态斗争
C.中苏关系彻底破裂D.不结盟运动迅速发展
2021-04-08更新 | 351次组卷 | 6卷引用: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县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高考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2 . 下表是1949一年1956年《人民日报》中“领土、主权、完整”和“干涉内政”的使用频率。据此可知,新中国初期
关键词19491950195119521953195419551956
领土、主权、完整456321217206194132
干涉内政71018158122154127
A.外交政策趋于成熟B.新的制度已经确定
C.国民经济日益恢复D.对外交往打破僵局
2021-03-31更新 | 807次组卷 | 19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区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6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材料词汇是一个时代的标记,承载了历史的信息,有时也随时代发展而消失。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任选一个阶段,提炼一个观点并简要论述。(要求:主题明确,论述有史实依据,表述条理清晰)
2020-12-29更新 | 14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元氏县第四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下图为创作于1951年的漫画《亚洲民族团结》,该漫画意在体现(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取得丰硕成果B.中国周边国际环境得到根本改善
C.社会主义阵营密切合作反殖反霸D.新中国维护世界和平的外交立场
5 . 1954年10月,周恩来明确指出:“五项原则不应只限于中印和中缅关系,它也可以适用于全亚洲,甚至全世界各国”,“美国如果愿意和平共处,我们也欢迎。”材料反映了
A.我国开始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B.我国外交政策发生关键性转变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国际法D.我国外交走出大国封锁的困境
6 . 1960年,中法间贸易额为5991万美元,1965年达12092万美元。同期,中国与意大利的贸易额也从4565万美元增加至8573万美元。这表明当时我国
A.意识形态外交有所淡化B.对外贸易出现蓬勃发展态势
C.全方位的外交卓有成效D.与西方国家关系实现正常化
7 . 据学者统计,1953年到1956年《人民日报》使用“和平共处”一词每年都成倍地增长,尤其是1954年后使用频率增长更快。此现象
A.直接推动了日内瓦会议召开B.说明和平共处理念成为国际共识
C.反映了意识形态影响的减弱D.利于促进中美关系的调整与缓和
8 . 1949年春夏之间,当中国革命战争即将胜利时,毛泽东为制定新中国的外交政策先后提出了三条方针,其中,“另起炉灶”外交方针所回答的问题是
A.如何对待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B.如何着手建立自己的外交关系
C.如何处理好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关系D.如何对待美国和其他帝国主义
2020-10-05更新 | 5294次组卷 | 67卷引用:河北省廊坊市三河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阶段考历史试题
9 . 1952年4月,中国在莫斯科国际经济会议上,直接与英国、法国、西德等11国签订了总值达22400万美元的贸易协议,与日本工商界代表签订了总值达6000万英镑的贸易协议。这表明当时我国
A.突破了意识形态的束缚B.摆脱了美国的经济封锁
C.提出了独立自主的方针D.调整了外交的基本原则
2020-07-10更新 | 965次组卷 | 20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政府确立中外建交新基础——坚决断绝和台湾国民党残余势力关系;平等友善对待新中国;恪守彼此尊重领土完整及主权独立之原则。该“基础”反映了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确立B.“另起炉灶”方针的提出
C.美国封锁中国政策破产D.中国成为独立民族国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