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27 道试题
1 . 冷战结束后,西方学者认为苏联和斯大林应该对冷战的发生负主要责任。一些俄罗斯学者则认为,苏联和西方国家都应对冷战的发生和发展负有责任。据此,下列关于冷战的起源,符合俄罗斯学者说法的是(     
A.是苏联对马歇尔计划过度反应激化的结果
B.美国意图通过实施马歇尔计划而控制西欧
C.美国为防止苏联对欧洲渗透挑起双方冲突
D.特定历史条件下双方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2022-08-02更新 | 14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韶关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下图照片拍摄于1958年第二次柏林危机期间美苏坦克隔街对峙的场景。照片信息可以反映(     
A.两极格局正式形成B.美国处于战略优势
C.局部热战愈演愈烈D.美苏冷战对峙加剧
3 . 1948年3月,美国、英国、加拿大三国代表在华盛顿召开秘密会议,就建立大西洋安全体系进行讨论。这次会议确立了未来北大西洋联盟政治框架的雏形——环状政治联合。该政治结构包括权力行为的中心国家美国,外围国家英、法、加以及欧陆小国这些边缘国家。这次会议(     
A.协调了北约成员国的利益关系B.顺应了美国的国家战略
C.推动了西欧各国经济上的联合D.促进了经济全球化发展
2022-07-27更新 | 563次组卷 | 6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4 . 1962年,美国总统肯尼迪要求国家安全委员会成员必须阅读《8月的枪声》,该书叙述了萨拉热窝事件后发生的一系列很小的、不重要的事件,最终导致了历史上最骇人听闻的军事冲突。肯尼迪想让国家安全委员会重视(     
A.维护美国的核垄断地位B.管控危机应对战争风险
C.遏制苏联在东欧的扩张D.收缩美国海外军事力量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冷战”是指二战后形成的以美国和苏联为首的东西方两大政治、军事集团之间采取除直接交战方式之外的全面对抗。它始于二战后初期,终于1991年苏联解体,持续了四十多年。东西方冷战是战后国际关系的主旋律,对世界各国乃至整个国际格局的演变产生了重大且深远的影响。冷战的影响,余波至今犹存。

——摘编自葛兆富《关于冷战起源研究概述》

材料二   冷战期间,美苏两国为了压倒对方、战胜对方,展开了激烈的军备竞赛,大力研制、发展核武器和各种现代化尖端武器。同时,两国都维持着一支在和平状态下不必拥有的庞大的常规部队,军费开支在国民收入中常年占据很大比例。双方长期的激烈争夺和核军备竞赛,给世界蒙上了核战争的阴影,使世界各国人民生活在核毁灭的恐怖之中。20世纪80年代初,全世界掀起了声势空前浩大的反核和平运动。

——摘编自白建才《试论冷战的后果与教训》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冷战”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冷战”的国际影响,并谈谈“冷战”的启示。
2022-07-25更新 | 123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部分高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7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自由欧洲电台是一家由美国国会出资建立的广播和通讯电台组织,它分别在纽约与慕尼黑设立了总部。1950年五一节试播.其广播员大多数选自东欧各社会主义国家的流亡人员,这些人在电台里号召东欧国家的人民向自己的政府提出自由、民主、独立的要求。这表明(     
A.电台广播加剧了两大军事集团的对立
B.美国和苏联展开激烈的争霸斗争
C.美国政府旨在扩大美国文化的影响力
D.美国政府借助现代传媒宣传冷战
7 . 下表所示为1945年7月到9月间美国相关机构写的报告(部分)。这些报告(     
17月底,美国陆军航空兵司令亨利·阿诺德就向杜鲁门总统表示,苏联将是美国的下一个对手,需要在进攻和防御方面立即采取措施
29月,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给总统提出报告,称:苏联旨在谋求取代德国和日本,在欧洲和亚洲发挥主导作用,是唯一有可能与美国发生冲突的大国。苏联的最终目标乃是整个世界,并正为此加紧准备
A.导致全球政治局势的持续动荡B.表明美国挑起冷战蓄谋已久
C.成为美国挑起冷战的重要诱因D.促使美国对外战略转守为攻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二战使欧洲传统强国如英、法、德、意等国的政治经济地位受到严重削弱,整个欧洲资本势力的衰退已使欧洲面临严峻的挑战。促成美欧战后经济密切合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美国扶植西欧抗衡苏联、美国经济发展需要欧洲市场等因素都是当时面临的首要问题。因此,在杜鲁门政府“马歇尔计划”实施中,美欧经济合作进入“黄金时代”。“马歇尔计划”为西欧经济恢复提供了所需的资金,使西欧重要工矿企业在短时期内完成了重新装备,并有能力购买足够的工业原料。到1949年,西欧工业产量已达到战前水平,西欧各国相继进入持续增长的繁荣时代。美援使西欧国家经济赖以生存的进出口贸易稳步发展。尤其是西欧各国间的进出口贸易迅速发展,相互依赖程度不断深入,为建立经济共同体或经济区域联合创造了有利条件。

——摘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二战后美国与西欧经济合作进入“黄金时代”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二战后美国与西欧经济合作的结果。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20世纪80年代,戈尔巴乔夫上台时、苏联经过20世纪70年代加剧与西方国家的对抗及长期争霸,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经济不堪重负。为此,戈尔巴乔夫提出了外交政策的“新思维”,对外谋求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其也把着眼点放在了美国。里根政府上台时,美国国内财政经济困难,而“伊朗门”事件的发生更损坏了里根政府的信誉和里根作为一个“坚强领导者”的形象。为摆脱政治上的不利局面,里根政府需要从外交方面入手,更为重要的是利用苏联改革和实行“新思维”之机,促使苏联做出更多让步。戈尔巴乔夫在苏联提出政治上的“公开性”与“民主化”,这使得美国及西方盟国认识到它不仅为改变东西方关系提供了历史性的机会,而且为西方多年来梦寐以求的对苏“和平演变”打开了大门。美苏双方进行了裁军,签订中导条约,基本达成和接受了军备控制、地区冲突、人权问题和双边关系的四项议程。自1985年到1991年,美苏双方举行5次最高级会晤,30轮会谈,关于人权问题的讨论就有6次。

——摘编自吕树峰《论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美苏关系的新缓和》


(1)根据材料,概括20世纪80年代美苏关系缓和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20世纪80年代美苏关系缓和的影响。
2022-07-20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铜川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传统观点认为,古巴导弹危机以苏联在美国的武力威胁下,宣布撤走部署在古巴的核导弹而告终。但实际上,美国同样也撤走了部署在土耳其、瞄准苏联的“朱庇特”型核导弹。这反映出(       
A.苏联在冷战对抗中已经转守为攻B.核威慑是冷战中的主要斗争方式
C.两极格局下美苏冲突与妥协并存D.美国旨在缓和与苏联的紧张关系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