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的含义和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3 道试题
1 . 美苏“冷战”开始的标志是
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B.“北约”的成立
C.马歇尔计划的实施D.“华约”的成立
2022-04-23更新 | 217次组卷 | 37卷引用:2016-2017学年山西省临汾侯马市502学校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2 . 马歇尔计划“删掉”了“关于共产主义的明确提法”,强调“计划”的目标“是战胜饥饿、贫困和混乱”。因此,“各国共产党如果反对这个计划,就无异站到赞同饥饿、贫困、自暴自弃和混乱的地位上去了”。“从宣传的观点看来”,这样做”对于那些内部有强大共产党的国家来说是很有分量的”。这意味着马歇尔计划
A.专注改善民生并稳定社会秩序B.不再注重意识形态领域的分歧
C.较之于以往政策更具有隐蔽性D.被东欧各个社会主义国家接受
2021-10-05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阳泉市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3 . 1947年,苏联和保加利亚货物交换和支付协定以及苏联政府向保加利亚政府提供500万美元商品贷款的协定;到1948年底,苏联还分别同匈牙利、波兰南斯的夫、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签订了类似协定。这些协定的签订
A.直接导致了两大政治军事集团的全面对抗B.抵制了马歇尔计划对东欧国家的经济渗透
C.导致了两种对立的世界经济体系最终形成D.强化了斯大林模式对东欧国家经济的影响
4 . 某学习小组在探究“两极世界的形成”时,列出了“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华沙条约组织”等内容。若再为其补充一个内容,下列选项最恰当的是
A.北大西洋公约组织B.欧洲联盟
C.科索沃战争D.“9·11”事件
2021-06-09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2018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据下表,可知
A.冷战局面呈现不断强化趋势B.外部力量影响着美苏冷战走向
C.两极下世界存在某种和平机制D.美苏双方始终加强相互对话
2021-01-10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晋中市祁县中学2021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复习班)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二战后饱受战争浩劫的西欧满目疮痍,生产凋敝,原料燃料和生活必需品奇缺,严重的经济状况引起了社会动乱,英、法、意等国工人运动蓬勃发展。194765日美国国务卿A在哈佛大学毕业典礼上宣称:“美国应该尽其所能,帮助世界恢复正常的经济状态,从而使自由制度赖以存在的政治和社会条件能够出现。”194843日美国总统B签署了国会通过的“援外法案”,法案规定:受援国必须购买一定数量的美国商品;必须尽快撒销关税壁垒,允许美国对其内部预算做某种程度的控制:保障美国私人投资和开发的权利,限制同苏联和东欧国家的贸易等。有.16个国家和德国的英法美占领区接受了总额为131.5亿美元的援助。在计划执行过程中,美国始终把争取欧洲统一作为其欧洲政策的核心,掌管美援分配和使用的经济合作署先后与一系列受援国签订协定,逐步削减了西欧国家之间的关税壁垒,取消了一些贸易限额,并成立了西欧支付同盟,以促进西欧贸易和支付自由化。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


(1)材料中A.B两个人分别是谁?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经济计划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这一经济计划。
8 . 1947年7月,美国参众两院通过《国家安全法》,该法案要求成立国防部、参谋长联席会议、国家安全委员会、中央情报局、国家安全资源委员会等部门,并使国家安全委员会成为国家安全战略的最高领导机构。该法案的颁布主要是为了
A.维护两极政治格局B.巩固美国主导的单极世界
C.服务全球冷战战略D.加强对欧洲地区政治控制
2020-12-02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长治市潞城区第四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在60年代末70年代初,田中角荣认为世界已由“两极”进入“多极”,从“‘冷战’时代”过渡到“通过对话缓和紧张局势”的新时代,基于自身实力的不断增强和对当时国际形势的判断,他认为:“日本应适应世界潮流,推行‘自主多边和平外交’”。其外交设想
A.直接推动了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B.促使日本提出成为政治大国目标
C.客观上有利于亚太地区和平稳定D.导致世界范围内“冷战”的结束
10 . 二战结束后,美国一方面向日本开放庞大的国内市场,另一方面又想方设法阻止日本同中国进行贸易往来。美国此举旨在
A.控制日本以服务于意识形态对立B.遏制日本经济确保其经济优势地位
C.组建美日联盟阻碍中国经济发展D.挑拨中日关系破坏亚太地区的和平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