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的含义和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1 . 1947年,马歇尔计划强调其目标是“战胜饥饿、贫苦和混乱”,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却不去援助投票赞成共产党的国家。这反映出,该援助计划
A.只是无条件地援助西欧国家B.企图遏制东欧国家经济复兴
C.具有遏制共产主义的隐蔽性D.加剧了美苏间的军事对抗性
2 . 1973年9月26日,苏联外长葛罗米柯在联合国大会发言中强调∶"缓和不是暂时现象而是国际关系根本变化的开始……缓和意味着克服矛盾和来自反对和平共处的阻力。"葛罗米柯这一发言反映出当时苏联的主要意图是
A.集中力量发展国内经济B.应对中美联合的挑战
C.拉拢广大的发展中国家D.与美国共同主宰世界
3 . 1945年10月23H,杜鲁门总统在国会宣称"美国现在的战斗力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强大”,提出美国要在国际间起“领袖作用”。1946年初,他又表示“已厌倦于笼络苏联人”,“我们不应该再做任何妥协”。这表明
A.美苏共同主宰世界的局而破裂B.美苏“冷战"由此拉开了帷幕
C.美阀称鞘世界的野心已经显露D.美国欲以战争手段遏制苏联
4 .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   邓小平在1989年曾说过:可能一个“冷战”结束了,另外两个“冷战”又已开始,一个是针对整个南方、第三世界的,另一个是针对社会主义的,这说明,西方国家正在打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转引自《中国还能不能说“不”》

材料二   面对严峻的全球性挑战,面对人类发展在十字路口何去何从的抉择,各国应该有以天下为己任的担当精神,积极做行动派、不做观望者,共同努力把人类前途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摘自习近平在2019年3月26日中法全球治理论坛闭幕式上的讲话


(1)阅读材料一,列举70多年前西方国家挑起的那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的几个典型史实。
(2)阅读材料二并结合现实,指出当前人类面临哪些“全球性挑战”。
(3)阅读材料二并结合近年来我国领导人的外交活动,为了应对全球发展面临的共同挑战,我国提出了怎样的中国智慧或方案?(用凝练语句高度概括)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阻止共产党人的可能是面包和选票,而不是子弹。”为此,二战后美国在西欧(  )
A.实施马歇尔计划B.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C.与社会主义苏联对抗D.出台杜鲁门主义
6 . 1946年3月,丘吉尔在美国发表的《和平砥柱》演说指出:“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在这条线的后面……所有这些名城及其居民无一不处在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上述演说的主要目的是。
A.制造西欧与苏联的矛盾
B.呼吁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共同对付苏联
C.宣告“冷战”开始
D.揭露苏联侵略扩张、称霸欧洲的野心
7 . 1967年美苏两国在葛拉斯堡罗进行会谈,虽然在重大问题上分歧重重,但会谈达成了新的妥协。如在中东问题上,使中东继续保持着“不战不和”局面。双方决定签署不扩散核武器条约。这一会谈
A.导致两国关系趋于紧张
B.维持了美苏两极格局
C.有利于解决地区性争端
D.推动多极化趋势出现
8 . 1972年,在雷克雅未克举行了一场国际象棋比赛,比赛双方是苏联当时的世界冠军鲍里斯·斯帕斯基和美国国际象棋大师鲍比·非舍尔,美国国务卿亨利·基辛格亲自介入,以便促成这场比赛。这表明冷战期间
A.体育竞赛带有浓厚政治色彩
B.体育成为美苏竞争的焦点
C.文化沦为冷战中的万能武器
D.美苏重视双方的文化交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947年6月,美国提出了马歇尔计划,但要求先查明受援国的经济资源等情况,制定统一的经济计划,然后确定援助份额。苏联则主张应查明受援国对美援的需求,然后由美国负责提供援助。由此可知
A.苏联明确拒绝接受马歇尔计划的援助
B.美苏两大阵营之间的矛盾已不可调和
C.双方分歧的实质是国家主权的独立性
D.马歇尔计划导致欧洲出现对峙的局面
10 . “从波罗的海的斯德丁【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在这条线的后面,坐落着中欧与东欧古国的都城。华沙、柏林、布拉格、维也纳、布达佩斯、贝尔格莱德、布加勒斯特和索菲亚——所有这些饱经沧桑的城市及其居民无一不处在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丘吉尔1946年3月的这次演说
A.确立了以美苏主导的国际关系新体制即雅尔塔体系
B.宣示了力主遏制共产主义的“杜鲁门主义”出台
C.揭开了美国及其盟友对苏联实施冷战的序幕
D.标志着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形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