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的含义和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7 道试题
1 . 美国独立之初就将欧洲视为美国文化上的对立面,政治上奉行远离欧洲纷争和排斥欧洲影响的大陆主义。一战后,美国精英逐渐开始突出美欧文化的同源性和一致性,强调美欧休戚与共。二战后,“马歇尔计划”名义上是帮助欧洲经济重建,但通过资本、技术和设备的输出,将欧洲纳入美国的全球经济体系。美国国家身份的重塑(     
A.表明美国与欧洲文化本质上是相通的
B.意在与欧洲争夺世界政治和文化霸权
C.标志着美国从大陆主义走向全球主义
D.反映了不同时期美国发展战略的需要
2 . 美国的全球战略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特点,并深刻影响着中美关系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世界历史的现阶段,几乎每一个民族都必须在两种生活方式之中选择其一。这种选择大都不是自由的选择。一种生活方式是基于多数人的意志,其特点为自由制度,代议制政府,自由选举,个人自由之保障,言论与信仰之自由,免于政治压迫。第二种生活方式基于强加于多数人头上的少数人意志。它所依靠的是恐怖和压迫,操纵下的报纸和广播,内定的选举和对个人自由之压制。

——杜鲁门《国情咨文》(1947312日)

材料二   昨日,美国举行了前总统尼克松百年诞辰纪念活动,政治家和军方高官们称尼克松是一位外交政策天才,熟悉世界各国的领导人,这方面能力无人可以匹敌。……他在任期间对解冻中美关系和结束越战的贡献被屡次提及。尼克松的长女帕特里夏在仪式上敬献了总统奥巴马赠送的花圈。她随后与记者进行交谈,其中包括来自中国的摄影小组。她说:“我认为,在100年内,人们将会记住他是个好人,一个体面的男人。”她称,她相信尼克松的真正遗产是倡导自由、向一个曾被视为美国敌手的国家伸出友好之手。

材料三   世界是美国指挥的大国交响乐队,要跟着走就要参加这个乐队,如果不跟着走,就要让你出局。


(1)材料一中,杜鲁门“强加于多数人头上的少数人意志”的表述暗指哪一国家?美国对其采取了什么政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尼克松为什么要“向一个曾被视为美国敌手的国家伸出友好之手”。
(3)联系材料二、材料三,指出美国对外政策出现了怎样的变化。结合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世界格局、美国经济,简要分析其原因。
(4)上述材料所反映的美国对外政策对中美关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请简要说明。
2021-11-25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广安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有学者认为,战后欧洲的分裂不从杜鲁门主义开始,亦不从北约组织的建立开始,而应从马歇尔计划的酝酿和实施开始。对这一观点的解释最合理的是,马歇尔计划
A.是杜鲁门主义在经济上的具体运用B.直接导致了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出现
C.具有控制西欧拉拢东欧的双重企图D.通过经济援助造成欧洲事实上分裂
4 . 二战后初期,在柏林市中心的分界地带,出现了70多家边界线电影院,这里播放的都是美苏双方精心拍摄的电影。这一现象反映的本质是
A.银幕上美苏的文化较量B.东西柏林间的文化共建
C.冷战下特殊的文化战争D.传媒领域中的文化认同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二战后不久就相继发生了朝鲜战争、柏林危机、越南战争和古巴导弹危机等一系列国际冲突。其相同的背景是(     
A.雅尔塔体系完全瓦解B.美苏“冷战”对峙格局的形成
C.亚欧政治力量失衡D.不结盟运动迅速开展
6 . 20世纪50、60年代,美国培养物理学博士的增长速度超过了其他所有学科。尽管如此,仍不能满足就业市场需求,1962年求职的博士学位候选人仅为待聘岗位的87%。这表明出当时美国
A.政府教育投入不足B.人才结构受冷战影响
C.基础科学发展滞后D.经济扩张使人才短缺
2021-08-24更新 | 11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2016届高三卷中卷大联考(三)文综历史试题
7 . 1947年,苏联和保加利亚货物交换和支付协定以及苏联政府向保加利亚政府提供500万美元商品贷款的协定;到1948年底,苏联还分别同匈牙利、波兰南斯的夫、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签订了类似协定。这些协定的签订
A.直接导致了两大政治军事集团的全面对抗B.抵制了马歇尔计划对东欧国家的经济渗透
C.导致了两种对立的世界经济体系最终形成D.强化了斯大林模式对东欧国家经济的影响

8 . 材料   战略防御计划(Strategic Defense Initiative, 亦称 Star Wars Program), 简称SDI(台湾简称“星球大战”)。该计划源自美国总统罗纳德·里根在1983323日一个著名演说。“星球大战”发表后,198514日由美国政府立项开发,正式名称是:反弹道导弹防御系统的战略防御计划,计划于1994年开始部署。按照计划,从1984年财政年度到1989年财政年度将用 250亿美元来研究先进的反弹道导弹系统的关键技术和验证可能的方案,以便到90年代初决定是否和如何发展这种系统。这个计划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多层次、多手段的反弹道导弹的综合防御系统。这个系统针对弹道式导弹弹道的助推段、末助推段、中段和再入段分四层拦截。主要的武器是天基定向能武器(如氟化氢化学激光器、核能、X射线激光器、带天基反射镜的准分子激光器、中性粒子束武器)和动能武器(非核拦截弹和超高速电磁炮等)。这种反弹道导弹的综合防御系统是继阿波罗登月工程后又一项重大的系统工程。

——摘编自互联网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概括指出美国推行战略防御计划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说明这项计划产生的历史影响。
2021-08-23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自贡市2017届高三一诊文综历史试题
9 . 对史料进行正确的解读、全面归纳概述史料中包含的历史信息、从丰富的史实中得出历史结论,是历史学习的几个重要能力。

材料一   日军占领平津以后,日本军部决定速战速决,妄图在三个月内灭亡中国,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组织多次战役,抵抗日军侵略。为了打退日军对上海的进攻,中国军队同日本侵略者在上海及周围地区激战三个月。193711月上海失守,淞沪会战结束。但是,国民政府单纯依靠政府和军队的片面抗战路线,无力阻止优势敌人的疯狂进攻。(关于正面战场溃败的原因,还有一种说法,认为是由于国民政府腐败造成的。)徐州等地失守。10月,广州、武汉也被日军占领。中国失去华北、华中、华南大片土地。

——2003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材

抗日战争中,既存在着以国民党为主导的正面战场,也存在着以共产党为主导的敌后战场,两个战场基本上是相互配合的。抗日战争初期,国民党的正面战场发挥了重要作用。国民党组织了几次大的会战,其中淞沪会战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梦想,使日军速战速决的计划归于失败;但由于敌强我弱,太原、上海、南京、徐州、广州、武汉等地相继失守。

——2012年岳麓出版社《历史》必修一

材料二   下列两幅图片,描述的是现代史上同一历史事件



(1)比较两种版本教材对抗日战争初期情况的表述有何不同?你如何评价两种不同的表述?
(2)比较两幅图片(含注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创作者设计意图分别是什么?
2021-08-23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攀枝花市2014-2015学年度高二下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10 . 许善达在2009年提出了“和谐世界计划”,提议中国用5千亿美元向友好国家提供国家贷款用于借款国的基础设施建设。与此相似的计划在历史上也出现过,你认为是
A.杜鲁门主义B.马歇尔计划
C.苏联“一五计划”D.中国“二五计划”
2021-08-21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市高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