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9 道试题
1 . 在不少描述17世纪苏州丝织业工场手工业劳动状况的史料中经常出现“机户出资,织工出力”“大户张机为生,小户趁织为活”等文字表述,这些表述说明了当时(     
A.重农抑商政策终结B.家庭手工业蓬勃发展
C.自然经济已经解体D.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2 . 下表所示是隋唐五代时期汉文商业契约文书(部分)的基本构成情况。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类别数量构成
买卖文书约75件卖牛契、卖地契、买车具契等
借贷文书约163件贷银钱、贷粮食、贷布匹等
租佃文书约103件庄园、土地租佃等
其他约103件大多为混合型契约

A.商业贸易主体多元化B.人身依附关系逐渐松弛
C.经济史研究史料全面D.经济活动秩序趋于规范
2022-01-21更新 | 206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开元初,栗田(日本使臣)
复朝,请从诸儒受经……其副
朝臣仲满慕华不肯去,易姓名曰
朝衡,历左补阙、仪王友(官职
名称),多所该识(掌握众多学
识),久乃还。
——《新唐书》

榆林窟壁画《玄奘西行求法》

在印度尼西亚打捞的一艘唐代
商船中,发现的带阿拉伯人像的长沙
窑瓷器

材料二   1757年,清朝将通商口岸缩减至广州一处,对外贸易皆由官府指定的广州     十三行行商代理。清政府禁止外商在广州过冬,禁止外商雇役华人办事,规定外商平时不能随便走出商馆,只能在每月逢八之日出外游览散步,且人数不得超过十人,对华人出洋船只型制大小、货物品种数量、商贩水手人数、往返期限等,清政府也都有非常严格的规定。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材料三况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逆,可以勤远略。                      

——曾国藩《复陈购买外洋船炮折》(1861)


(1)指出①②③的史料类型,并依据上述史料概括唐代对外交流的特点。
(2)材料二反映清朝在对外贸易方面采取什么政策?结合所学简析其影响。
(3)依据材料三,概括曾国藩的主张及目的。
2023-02-20更新 | 76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以下两则史料记录了 17世纪苏州丝织业的情况,从史料中可以推断明朝苏州丝织业出现的新特点是(     
吴民生齿最繁,恒产绝少,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织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

——《明神宗实录》

我市吴民,罔籍田业,大户张机为生,小户趁织为活……两者相资为生久矣。

——蒋以化

A.生产自给自足B.自由雇佣劳动C.产品远销海外D.商帮控制市场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北宋)规定州郡长官由文臣担任,长官之外另设“通判”,使其互相牵制。后来,又把全国州郡分为十五路,陆续在各路设转运使、提点刑狱、安抚使(管军事)、提举常平(管常平仓救济、农田水利等)四司,统称“监司”,也都由文臣担任,只有安抚使用武人。

——摘编自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北宋)开封以经商为业的有二万多户,囊括米、盐、茶等各类商品贸易。号称“正店”的大酒楼有七十二家,兼具饮食与商品贸易的多种功能,作为商人验看商品质量、商定商品价格、签订契约的场所。……酒楼、茶坊与娱乐场所瓦子,都通宵营业。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十六讲》

材料三 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或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

——摘编自[英]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北宋地方官制呈现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该地方官制对北宋王朝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北宋城市商业发展的主要表现。
(3)根据材料三,概括该学者关于宋代科技发展的观点,结合所学找出支持该观点的史实。
2022-12-31更新 | 423次组卷 | 25卷引用:江苏省镇江市丹徒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明代有医书传世的医家中,有明确文献记载其为中途弃举从医者多达数十人,而未有医书传世的儒生弃举从医者更是不在少数,在各地方志及其他史料中有许多相关记载。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A.八股取士阻断平民入仕道路B.医药事业进步带动从医热潮
C.商品经济发展冲击传统观念D.经世致用思想改变价值取向
7 . 下表所示是隋唐五代时期汉文商业契约文书(部分)的基本构成情况。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A.商业贸易主体多元化B.人身依附关系逐渐松弛
C.经济史研究史料全面D.经济活动秩序趋于规范
8 . 中国古代赋役制度在唐中后期发生了重要变化。记载这一变化的史料是
A.“废井田,开阡陌”“奖励耕战”B.“上于是约法省禁,轻田租,什五而税一”
C.“量出以制入”“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D.“机户出资,织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古民之赋算口钱,起武帝征伐四夷,重赋于民,民产子三岁则出口钱,故民重困,至于生子辄杀,甚可悲痛。……武帝始临天下,尊贤用士,辟地广境数千里,自见功大威行,遂从耆欲,用度不足,乃行一切之变,使犯法者赎罪,入谷者补吏,是以天下奢侈,官乱民贫,盗贼并起,亡命者众。

——班固《汉书·贡禹传》

材料二 有关汉代赋税政策的一些史料

史料出处
官收百一之税,民收太半之赋。荀悦《汉纪》
贾人与奴婢倍算。司马迁《史记•平准书》
举民孝弟力田复其身。班固《汉书•惠帝纪》
女子年十五以上至三十不嫁,五算。班固《汉书•惠帝纪》
被灾害什四以上,民资不满三万,勿出租赋。班固《汉书•成帝纪》
年八十复一算,九十复甲卒。班固《汉书•武帝纪》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汉武帝时期税负沉重的时代背景。
(2)据材料二,概括汉朝赋税政策的功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据史料记载:明中期以后,江苏江阴县“农无田者十有七”、“吴中之民,有田者什一,为人佃作者什九”、“乡间富户,田连阡陌,合一二里饥饿之民,皆其佃户”。由此可知,当时江阴县
A.租佃经营方式盛行B.商品经济比较发达
C.人们生活比较富足D.富商大贾横行乡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