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3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 . 洪武时,朝廷规定地方政府需以廪给(粮米资助)脚力(由官府佥派役力)等方式为应举举人提供赶考路费,但这种资助并不稳定。明中期以后,地方的财政体系中逐渐确立了举人的定额资助,如万历时福建规定新科举人每名旗扁贺礼等项银八两。举人资助方式的变化折射了(     
A.赋役制度的调整B.选官制度的完善
C.资本主义的萌发D.抑商政策的瓦解
2 . 明隆庆初年,“ 抚臣涂泽民用鉴前辙,为因势利导之举,请开市舶,易私贩而为公贩,易只通东西二洋,不得往日本倭国,亦禁不得以硝黄、铜、铁违禁之物夹带出海。奉旨允行,凡三十载,幸大盗不作,而海宇宴如。”这说明当时
A.官府废止明初以来“海禁”B.官府有条件地开放“海禁”
C.巡抚掌握对外贸易决策权D.官方朝贡贸易体系已瓦解
2019-01-30更新 | 3435次组卷 | 52卷引用:安徽省宣城市2019届高三九月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3 . 清初的赋税因袭明朝的一条鞭法,地有地税银,丁有丁税银。雍正时期摊丁入亩办法推广全国,把康熙皇帝五十六年固定下来的丁银额共计335余万两,全部摊丁入亩,与田赋一起征收。这一规定
A.增加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性B.确立以各有土地多寡收税的标准
C.改变了白银原有货币属性D.客观上起到了促进人口增殖作用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市舶司,古代封建王朝设置的负责外事和外贸管理机构,宋代是市舶制度发展的重要时期。市舶司设置区域与宋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有密切关系。



根据上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在答题卡的地图中标示出宋代市舶司集中分布的区域,并说明集中分布的理由。(要求:只需标示出宋代市舶司的一个集中分布区域;在答题卡的地图中用斜线//明确标示,理由准确充分,表述清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5 . 明末有人描述江南农村的变化时说,百年前的雇工“戴星出入,俗柔顺而主令尊”,如今“骄惰成风,非酒食不能劝”“夏必加下点心,冬必与早粥”。这一变化反映了
A.市镇经济与手工业的发展B.政府积极推行重农政策
C.社会矛盾日益尖锐D.农业中人身依附关系强化
2016-11-27更新 | 4348次组卷 | 104卷引用:安徽省宣城市2019届高三九月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6 . 唐宋时期,南方民众在丘陵山区的坡地开垦耕地,引泉水灌溉,形如阶梯,被称为山田,也叫梯田。这种做法
A.推动了美洲农作物的传播B.加剧了土地兼并
C.适应了南方深入开发需要D.刺激了人口南迁
2018-11-28更新 | 3196次组卷 | 35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毛坦厂中学2019年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往届)
7 . 《吕氏春秋·古乐》记载:“昔葛天氏(远古部落名)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歌曲):一曰载民,二曰玄鸟,三曰遂草木,四曰奋五谷,五曰敬天常,六曰达帝功,七曰依地德,八曰总万物之极。”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已具备国家的初始形态B.礼乐制度初步形成
C.原始农业获得一定发展D.神权政治色彩明显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东汉初年,政府数次推行“假民公田”政策:“其令郡国募人无田欲徙它界就肥饶者,恣听之”;“肥田尚多,未有垦辟,其悉以赋贫民,给予粮种,各尽地力”。该政策
A.推动了区域间平衡发展B.加快了土地制度的创新
C.制约了社会的长效发展D.促进了小农经济的恢复
2022-05-31更新 | 441次组卷 | 3卷引用: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2届高三适应性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9 . 据《新唐书·地理志》记载,安史之乱后全国兴修水利工程80余处,其中南方70余处,仅江南一道即有50处,占全国总数的近60%。这表明唐后期
A.江南成为全国经济重心B.南方经济有了较大发展
C.南北经济差距越来越大D.北方社会经济日益衰退
10 .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由李冰主持修建、惠泽中华民族两干余载,堪称世界水利工程的典范的水利工程是
A.灵渠B.都江堰C.郑国渠D.白渠
2021-03-11更新 | 882次组卷 | 17卷引用:安徽省马鞍山市中加学校2017高三第一学期10月考模拟试卷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