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2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宋代一改以往商税征收多依靠关市之征,不少场务(税收机构),上至都税务、商税院,下至税场,都有“设在桥梁附近者”,该变化可以说明宋代
A.市民阶层开始兴起B.开始废除重农抑商政策
C.基层组织职能转变D.商税逐渐成为重要财源
2 . 中唐以后,长江中游地区州县坊市之外兴起许多形形色色的地方市场。如洞庭湖岸边的渔市,荆州古城濠下以橘为主兼集鱼盐等货的“橘市”,浔阳江早晨最为热闹的菜市,信州版山脚下余之滨以木材贸易为主的汭口市场等等。这一现象的出现
A.严重影响社会秩序的稳定B.反映长途贩运贸易的繁荣
C.源于南方社会经济的发展D.说明坊市界限完全被打破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明朝常熟谭晓、谭照兄弟的家乡“湖田多芜”,乡民弃田不治者数以万计。晓与照“买佣乡民百余人”,让他们将低洼地凿为池塘,其余地垫高后用来耕种。池塘里养鱼,池上架梁造舍,养鸡、猪等,“鱼食其粪,悉罗取而售之”。上述材料反映出
A.商品化农业集约经营B.男耕女织的个体农耕
C.自给自足的田庄经济D.千耦其耘的劳作方式
2022-01-24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省示范高中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下图是四川大邑县出土的东汉《丸剑宴舞画像砖》。图中左上方端坐着一男一女,男子头戴冠帽,女子梳着双髻,二人面前摆着两个酒樽,正在悠闲地观赏面前的杂要。对此合理的解读是
A.上层社会的生活图景B.妇女地位的显著提升
C.审美观念的深入人心D.异域文化的广泛传播
2022-01-24更新 | 258次组卷 | 4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5 . 据《新唐书·地理志》记载,安史之乱后全国兴修水利工程80余处,其中南方70余处,仅江南一道即有50处,占全国总数的近60%。这表明唐后期
A.江南成为全国经济重心B.南方经济有了较大发展
C.南北经济差距越来越大D.北方社会经济日益衰退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日本学者滨下武志认为,历史上的亚洲存在着以中国为中心的朝贡关系和朝贡贸易关系,并以这种关系为基础形成了“亚洲经济圈”即“前近代亚洲市场”。根据这一主张绘制如下示意图:


——据滨下武志《近代中国的国际契机》绘制


阅读上述图文材料,从中提取有效信息拟定论题并简要论述。(要求:观点明确,论述须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2-01-21更新 | 162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蚌埠市2022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7 . 清朝历代皇帝都把广州贸易所获利益作为私人利益的重要来源,海关监督由内务府授权,负责把广州每年海关税收多达855000两的现银输入统治者的私囊,因此广州有“天子南库”之称。这种现象
A.使得广州保持着贸易开放状态B.表明闭关锁国未影响外贸发展
C.说明政府在财政上依赖于广州D.为近代海关管理制度奠定基础
2022-01-21更新 | 793次组卷 | 13卷引用:安徽省蚌埠市2022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8 . 魏晋时期,曹魏政权在北方开凿了淮阳渠、百尺渠、广漕渠等运河,东吴、西晋、东晋等政权也在南方开凿了运河。这些运河的开凿
A.加剧了南北对峙的局面B.推动了纳庸代役的赋税改革
C.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开发D.促进了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晚明时期,江南的市镇权势家族,科举几乎成为推动家族向上流动或维持士绅阶层地位的决定性因素,“缙绅家非奕叶科第,富贵难于长守”。因而,出现了“百姓之富者争出金钱而入学校,百姓之黠者争营巢窟而充吏胥”的现象。据此,从侧面说明了这一时期
A.江南的市镇经济进一步衰败B.工商经营的社会环境恶化
C.科举考试更受权势家族青睐D.传统官本位观念根深蒂固
2022-01-19更新 | 273次组卷 | 5卷引用:安徽省宣城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10 . 《唐会要》记载:“非三品以上,及坊内三绝(住房的门面对坊墙),不合辄向街开门。各逐便宜,无所拘限。因循既久,约勒甚难。或鼓未动即先开,或夜已深犹未闭”。材料表明唐朝
A.市坊的限界被完全打破B.坊市管理足以适应新的经济形势
C.经商时间不受政府约束D.商业活动日趋突破坊市功能界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