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史记》记载江南地区“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南朝《宋书》则载江南“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据材料可知,发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魏晋以来江南逐渐得到开发B.江南地区少战乱社会较安定
C.统治者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D.南方自然条件优越资源丰富
2020-02-05更新 | 988次组卷 | 13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线下自测考试(四)历史试题
2 . 唐末草市兴起之后,有人描述当时彭州唐昌县建德草市,“人既繁会,俗巴丰饶,又置一镇,抽武士三十人而御之,亦立廨署,早暮巡警,盗将窜迹,人遂高眠”。这反映了
A.坊市制度逐渐走向瓦解B.唐朝末年开始出现了草市
C.草市功能转向政治军事D.政府重视商业环境的治理
2020-02-05更新 | 436次组卷 | 9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线下自测考试(四)历史试题
3 . 如表为不同史籍关于榷场的历史叙述,据此能被认定的事实为
A.北宋榷场贸易受契丹控制,北宋处于被动地位
B.南宋时榷场贸易获利很少,主要向金国赠送物品
C.宋朝与少数民族互相交换战俘的地方,不利于民族关系的发展
D.两宋与少数民族进行商业贸易的市场,有利于民族关系的发展
4 . 公元1666年,康熙帝令各省将须征税的货物种类及税率刊刻在木榜上,竖于各关口,并在商贾往来的孔道上“遍行晓谕”。康熙帝此举有利于
A.提高商贾地位B.推动中外贸易
C.保障市场公平D.恢复社会经济
6 . 《史记·货殖列传》所载诸大实业家,有从事于畜牧的,有从事于种树的,有从事于开矿的,都非占有山泽之地不行。据此可知当时大实业家
A.具有环保意识B.非法占有国有资源
C.开发利用自然资源D.展开激烈的产业竞争
2020-01-11更新 | 100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线下自测考试(六)历史试题
7 . 《宋史·食货志》载当时的农民,“幸而收成,公私之债,交争互夺;谷未离场,帛未下机,已非己有。”这说明当时
A.钱庄盛行B.借贷流行
C.租佃关系发展D.社会和谐稳定
8 . 下图所示为宋代的一种收获农具,《农书》记载该农具“夫笼、钐、绰三物而事,系于人之一身,而各周于用,信乎人为物本,物因人而用”。据此可知,当时
A.小农经济劳动力过剩B.农具配套使用提高功效
C.耧车得到一定的推广D.男耕女织协作生产形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两宋时期,不论是通都大邑,还是集市小镇。多是商贩云集。如北宋开封城内不仅有繁华的商业街区,而且有专业交易场所,“诸酒肆瓦市,不以风雨寒暑,白昼通夜"经营。据统计,北宋时,东南亚、南亚等地区与我国发生贸易的国家已有50多个。影响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A.政府重商政策B.农业、手工业发展C.国家政局稳定D.城市迅速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乾隆元年至六十年(1736-1795年)尚存的5.8万件刑科题本中有关土地债务方面的涉及农业雇工的记载有6000余件,分布地区达20余省。《大清律例》中“若农民佃户雇请耕种之人……彼此平等相称……素无主仆名分者”。这
A.主要得益于赋税制度的变革B.体现了封建生产关系的调整
C.反映了户籍等级制度的废除D.导致封建小农经济开始破产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